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保护的前提是尊重(文博杂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7日06:48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当前,各类文化遗产的文化意义、旅游效益、经济价值已被人们广泛认识,并加以充分发掘和利用,但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尊重却十分匮乏,有的甚至到了无知的程度,给文物的保护留下了隐患,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

  有座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山,除了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外,还拥有大量的历史建筑,是近现代史上无数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地。也就是说,在某种意义上,人文特征是其享

誉天下的关键。但遗憾的是,山上那些曾记录时代、见证历史的特殊建筑,几乎被商店、饭店、旅馆充斥着;山上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鲜于发掘,而画蛇添足地编造着神话、传说。在此参观,让人很难感觉到是在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名山。人们心中充溢的对历史圣地的向往和对文化名山的憧憬,遭到了损害。

  历史是时间的痕迹,文化是思想的沉淀。虽然我们不能苛求文化名山都一成不变地保持历史旧貌,也不应强求每座历史文化建筑都千篇一律地静态保护,但文化景观、文化态度、旅游环境所反映出对历史的误读和对遗产的随意,还是让人感到不少地方缺少对文化遗产的尊重。

  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于2002年10月公布以来,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保护意识明显增强,许多地方还不惜花费重金保护文物,挖掘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使众多文化遗存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一些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还存在着重有形轻无形、重实物轻历史的现象。不少地方只注重遗产的经济效益、形象展示,缺乏对它们起码的尊重,导致了建设性破坏、开发性破坏、旅游性破坏文化遗产现象时有发生。

  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象征、时代的见证,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善待这些历经沧桑的文化遗产,尊重那些成败参半的纷繁史实,就是尊重历史,尊重古人,尊重我们自己。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文物保护逐渐深入人心的今天,政府加大投入,社会加深关注,专家加强研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都是十分必要的。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对文化遗产本体及其内涵的真正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缺少了这个前提,遗产的保护不可能是彻底的,至少是不完美的。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9月17日 第七版)

  作者:王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