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山城重庆热议“棒棒”改名 掀起民工尊重关怀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8日10:2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重庆九月十七日电 题:山城热议“棒棒”改名 掀起民工关怀风

  中新社记者 邹辉

  “山城棒棒军”是山城一景。“棒棒”又称挑夫,一根棒,一根绳,几乎构成了他们谋生的全部家当,伫立街头的“棒棒”在重庆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重庆市民手提重物时,只要在街上叫一声“棒棒”,马上就会有“棒棒”应声而来揽活,从农村来到城里的“棒棒军”用“肩膀”和“汗水”为这座城市做出了很大贡献。

  最近重庆市长王鸿举在“进城务工农民服务管理工作会”上建议市民给“棒棒”改名,呼吁市民不要歧视这个特殊群体。

  一时间市民们纷纷响应,大街小巷热议为“棒棒”改名,一股“民工关怀风”悄然在重庆掀起。

  市长的呼吁热到了“棒棒”的心坎里。几名从山村来到重庆的“棒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一直期盼城里人平等的目光,希望感觉到家的温暖”。

  三十多岁的刘渝进城已十余年。他说,工作再苦再累自己都不怕,就怕被人歧视看不起。

  调查显示,八成多的市民认为,“棒棒”的称呼不够尊重,应该重新取名。于是,新名“层出不穷”,“师傅”、“力哥”、“挑哥”、“帮夫”、“帮手”、“力夫”、“农友”,但无不体现对“棒棒”这个特殊群体的尊重与关怀。

  据称,重庆市相关政府部门给农民工所建公寓原来亦被称为“棒棒公寓”,目前也已改名为“阳光公寓”。

  不过,亦有人认为,“棒棒”的叫法是民间长期自发形成的,属约定俗成的东西。这种叫法属中性词,不能理解成是一种贬义。

  方言剧《山城棒棒军》曾风靡一时,其剧中演员也表示,“棒棒”只是个行业称呼,是在重庆特殊的历史、地理背景下,延续下来的一个称呼。尊重“棒棒”最关键要从心底去平等对待他们,真心、和谐地与他们相处。

  社会学专家称,给“棒棒”改名其实只是一个“引子”。通过改名大讨论,让每个人养成关爱民工的习惯,让全社会共同努力解决好农民工进城求职、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以及子女就学、婚姻家庭等问题,才是最终目标。

  这位专家称,因为约定俗成,其实未必能让所有人改掉“棒棒”的称呼。但只要每个人从内心善待农民工,从骨子里把农民工当作自己的亲兄弟亲姐妹,那改名这个“引子”,就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重庆市民其实早已习惯有“棒棒”相伴的生活,在这座爬坡上坎的城市里,没有“棒棒”兴许会让他们有些“不知所措”,市民们没有理由不善待这些为自己生活带来方便的“棒棒”们。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