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家属最担忧的是巨额债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14:51 新民晚报

  特派见习记者 吕剑波文/摄

  造成至少21名中国拾贝者死亡的英国莫克姆海湾惨案,昨天在英国普雷斯顿巡回刑事法庭进入实质性庭审阶段。此时此刻,那些身在福建的遇难中国拾贝者家属,会有怎样的酸楚?

  9月18日,中秋节。记者来到福建省福清市。这个人口不到200万的小城中有一半的人在海外,是著名的“侨乡”。这里原先只是一个小渔村,真正繁荣起来也就是近十年的事。

  “反偷渡”标语相当醒目

  在去遇难者家的途中,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公路周围林立的小洋楼。基本都是3层的,也有些是5层的,外表看上去甚至可以说是奢华。一个当地人告诉记者,洋楼的主人基本上都在国外打工,平时根本没人住,只在过年时可看到主人回来住上一个月。

  路边竖立的大标语牌上写着:“全面贯彻全国反偷渡会议精神,严厉打击偷渡犯罪行为。”标语用红色作底色,相当醒目。不到30公里的路上,这样的标语牌就有4块。

  泽朗村位于福清市三山镇,是福清出国打工者最多的地区之一。在莫克姆海湾遇难的21人中,有3人来自泽朗村,分别是18岁的郭长茂、41岁的郭念珠和30岁的郭炳龙。

  第22名“受害者”是位母亲

  67岁的郭克书至今都不相信老伴已永远离开了,他每天都会望着老伴施爱珠和二儿子郭炳龙的遗像发呆,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今年3月3日,莫克姆海湾惨案发生后1年零27天,施爱珠趁家人外出,在自己房间里喝农药自杀。施爱珠就成了莫克姆海湾惨案的第22名“受害者”。郭克书提起老伴的死显得很激动,“家里欠了那么多钱,过年人家来催债,我们也没钱还,(英国)那边又一直没有说法,她想不开了才自杀的呀!”

  据了解,郭炳龙在去英国打工前曾在国内做过生意,后来因亏本负债10多万元,于是便想出国打工挣钱。为了出国,他又向别人借了20多万元。可谁知,刚到英国3个月便遭遇不幸,这近40万元的债务一下压在了家人的头上。

  郭炳龙的大哥在福州打工,收入相当低,弟弟郭炳忠一直没有固定的工作。一家人想要偿还这笔债务几乎是不可能的。

  今年春节前,债主来催债。施爱珠的情绪异常低落,“妈妈常常会自言自语,说‘没钱还’之类的话。”郭炳忠回忆道。没多久,不幸便发生了。

  中秋节连月饼也没买

  郭念珠家的房子“掩藏”在一群小洋楼中间:一座2层的平房,外墙面用石灰涂了一下,与周围的“豪华别墅”比起来寒酸很多。房子是1989年盖的,当时算是村里比较好的。郭念珠和弟弟郭念国原本想过一段时间再盖一座新楼,可现在连翻新房子的钱都没了。

  “2年前哥哥出国打工,受他影响我去日本打工。现在他出了这样的事,我也不想在日本呆了。”郭念国说。

  郭念国还保留着报道莫克姆海湾惨案的报纸。在日本时,他就是通过这些中文报纸了解整个事件的经过。在那些被揉得皱皱的报纸上,每一条报道都被郭念国作了记号,有些话还被划上了重点符号。

  郭念珠的妻子游银宋在事发前就有些不好的预感:“他之前是在法国打工的,(事发)一个月前才到英国。在法国时,他每个礼拜都会打电话回家,可到英国20多天一直没有打电话回来,我就有不祥的感觉……”

  现在,家里仍然欠债20多万元,游银宋不得不去福州打工。郭念国去年9月18日回家后一直没找到工作。这个中秋节,家里人不知道该怎么过。

  “随随便便过一下好了。”郭念国说,“反正家里也没准备什么,连月饼也没买。”话虽这么说,郭念国的母亲还是准备了一些东西——在厨房里,记者看到了这一家的中秋晚餐:2袋速冻小汤圆,1碗海蛎。

  村里人竟然默认偷渡

  在泽朗村村委会门口,有一条用黑漆刷上的标语——“偷渡一次,后悔一生。”据村里人说,这条标语是在莫克姆海湾惨案发生后不久刷上去的。但是,标语并不能改变这里人们的想法。几乎所有的受访者,包括遇难者家属,都对偷渡这一做法表示默认。偷渡似乎成了村里人的“集体选择”。

  “你看村里这些小洋楼,都是在外面(指国外)打工的人家盖的。他们大多数是偷渡过去,现在有了合法移民身份,就可以把家里其他人也接到外面去了。”一名村民不无羡慕地说道。即使是遇难者家属,抱怨的也只是自己运气差:“别人出国赚钱,我们不但钱没了,人也没了。”郭克书说。

  一旦发生意外,偷渡者是最没有保障的,因此平时村里人常在一起聊哪个国家的“待遇”比较好。“前一阵,村里有人在韩国打工出车祸死了。他的家属很快就拿到了赔偿金,为什么我们要等这么久?”郭炳忠对此愤愤不平。

  这群人有着令人同情的不幸,但似乎并没有认识到导致自己不幸的根源。

  见第31版

  郭克书仍沉浸在对儿子和妻子的怀念里

  家人将郭炳龙和母亲的遗像挂在一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