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疆辉煌50年:公司加基地加农民 城市“放”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2日10:51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九月二十一日电 题:城市“放”牛

  中新社记者 刘舒凌

  每天清晨,郑祥都和雇佣的两名工人一起给奶牛挤奶,乳品公司的车子会准时来养殖小区给牛奶过秤、拉走;然后,他们喂牛、清扫牛圈。

  这里是昌吉回民自治州,新疆天山的北坡,水草丰美,自古是牧人和牛羊繁衍生息的好地方;多少年后,像郑祥这样原本远离农牧生活的乌鲁木齐人也在这座城市的边缘,挽起衣袖“放”牛。

  二00三年来到昌吉投资之前,新疆财经学院退休职工郑祥对养牛这件事一无所知。当时,他携着在乌鲁木齐经营饭馆三年所累积数十万元人民币,刚从“曾经很挣钱”的餐饮业脱身。

  一手拿着新疆农业学校出版的《养牛综合知识》,一面请教国营牛场专业人士,郑祥自筹四十万、贷款二十万,在两年前买下二十一头牛,成为首家进驻当地食品企业所创建养殖小区的商户。“销售有着落,那就不存在问题了”,郑祥认为。

  对于这位新加入的城里人,本地养殖业农户问:“他也能把牛养好?”郑祥不做多想,他相信:在地广人稀、沃野千里的新疆,农牧业有前景;当地急速壮大的食品加工厂商也急需牛奶等农产品,多多益善。

  昌吉州二000年发出文件,声明将对外来和本地投资者一视同仁,税收的财政返还等投资优惠先后执行;食品加工成为竞争趋激烈的产业。前景可期,愿担风险的内外投资者持续涌现。

  本地前豫剧演员、六十七岁的路玉忠,一心要让生活更富足,尝试过许多生财路径,包括养牛。从一九八六年开始,他养牛、零售牛奶,牛群数量在二00一年初也达到了三十头。

  当地人告知,包括昌吉在内,新疆北部养殖牛羊历史颇长久,传统畜牧业却很难让多数牧人过上富足生活;销售生变时,路玉忠曾把白花花的牛奶倒掉,而且是时有发生。

  就在这几年,农民发现养牛的收入可以比经营农田还要高。作为本地中等规模的养殖户,郑祥算过一笔账,二00五年,养牛六十二头,每天可产四百多公斤牛奶,出售一公斤牛奶利润约零点五五元人民币,每个月利润为人民币六千多元。

  账算清楚了,当地食品企业二00二年建成的养殖小区很快被投资人瓜分,每天交售牛奶达五吨;其中,五六家养殖户也从乌鲁木齐来,他们的到来和郑祥的引介有关。

  养殖规模大才节省成本,这是共识。二00一年,路玉忠拿出多年积蓄,加上当地加工企业帮助提供贷款,先后投入近二百万元人民币,在城市边缘建起牛场和饲草基地,牛群很快增长,二00五年增长到二百七十多头。说起这段经历,路玉忠眼睛、表情都放光彩。

  很有把握在四、五年内收回投资,但郑祥说,现在的牛奶供应行情稳定,但价格偏低;乳品市场竞争激烈,奶源也紧俏。“还是要让市场定价,该加的时候要加。”

  有昌吉官员描绘当地农业景象时称,八成以上农民发展“公司加基地加农民”,畜牧是当地农业中的主导,占百分之四十四。奶制品、粮食、肉制品等列为十大重要产业,一批企业如麦趣尔自一九八八年手工作坊创始,至今已成为资产近十亿元人民币的食品加工集团公司,乘势变为“龙头企业”。

  当然,昌吉市目前被称为新疆唯一一个依靠科技加快农牧业产业化的示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