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网络社会化挑战与和谐社会的创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3日11:12 人民网

  20世纪末,互联网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扩张,一跃成为继报刊、电影、电视等传统大众传媒后的第四大媒介。互联网凭借方便快捷的信息传播方式,无以伦比的信息承载量宣告了网络时代的来临,伴随着新时代的来临,我们的社会逐渐依循网络与自我之间的两极对立而建造([美]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因此,青少年社会化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了新的范式——网络社会化,这无疑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传统形式造成冲击,给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

了挑战。

  一、虚拟与主动:网络社会化的挑战

  所谓社会化,就是指作为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郑杭生:《社会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7页)。网络时代来临的今天,作为一种历史趋势,信息时代的支配性功能与过程日益以网络组织起来。网络建构了我们社会的新社会形态([美]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69页)。社会化的环境也因此由传统的单一环境,发展为双重环境:一是传统的现实社会环境;二是虚拟的网络社会环境。在传统的现实环境下,青少年的传统社会化是在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和传统大众传媒中进行的。传统社会化的主要特征是外界社会化客体的真实性和确定性,青少年社会化主体的受控性和被动性。而在网络社会环境构筑的虚拟社会中的网络社会化,则是青少年在互联网等计算机网络中进行的社会化。

  (1)网络社会化的施化者虚拟而不确定。在网络社区中,大多数的社区居民都是虚拟的,社会角色多具有匿名性、隐蔽性。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社会化施化者的真实身份和地位就很难确认。互联网的匿名性和无地域性,使得国家和地区的边界在网络世界中消失的无影无踪,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化过程中的惩罚性和强制性不再存在,无论是对施化者,还是对受化者,网络社会对社会化过程的控制锐减,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施化者虚拟而不确定的存在提供了生长空间。

  (2)社会价值观念的现代化和多元化。在网络信息时代,人们的生存生活方式已出现了新的变迁,这对青少年传统社会价值观念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的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开放程度高的特征要求并促使青少年建立平等、效率、学习的现代观念。然而,网络的浩瀚信息在给青少年打开认识世界窗口的同时,也带来了良莠不齐的多元价值观,互联网信息的无选择性更使得思想免疫力不强的青少年暴露在大量庸俗、灰色信息之下。

  (3)扩大的网络互动与弱化的社会规范。网络社会互动的超地域性、超时空性、虚拟性、匿名性和弱社会规范等特征,为青少年提供了更方便且范围更大的社会交往机会,使得青少年得以突破传统社会化中狭小的人际交往群体,最大可能的扩展自己的人际互动网络。但是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缺少制度化的社会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的瞬时性、隐蔽性和超地域性,又大大削弱了社会外在控制的效度。由于年龄、认知水平、教育程度等方面的限制,大多数青少年的社会规范意识较弱,在接触到庸俗、灰色的信息时,更容易产生猎奇、违规意识,在网络中的外显行为中表现为失范,甚至出现犯罪。

  (4)网络社会为青少年的角色预演提供了虚拟空间。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是学习扮演社会角色,即依照社会对人的要求和标准学会承担特定的社会角色,实现角色期待与角色实现的整合。传统社会化中,青少年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社会角色,实践角色扮演,在社会角色的转换中常常遇到阻碍和挫折。而网络社会中的虚拟社区为青少年的社会角色的进行提供了“实践空间”,青少年网民们在虚拟社区中,选择意愿中社会角色,进行社会角色的预演和社会地位的转换,体会不同社会角色的需求和情感,并通过网络群体成员间互动的信息反馈,检验角色扮演情况,规范调整自己的角色行为,从中收获社会角色的实践经验,进而把握将来自己在现实社会中承担角色的尺度。

  (5)受化者的主动性增强,受化方式呈多样化。在传统社会化中,家庭、学校、社会是具有绝对权威性的施教者,青少年始终处于受教的地位,是传统文化价值观、行为模式、社会规范、法律制度等教化、塑造的对象,主体的选择性极其微弱。而数字化生存的网络时代中,青少年可以通过互联网,将受化的内容、方式和方法,按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和重构,建造个性化的社会化受化方式。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1999年底的统计,我国互联网用户中88.2%的是35岁以下的青少年(周键:《对青少年网上交往行为的分析和引导》[J],《青年研究》,2000年第9期,第14页)。正是由于青少年在网民中占有极高的比例,对网络知识形成一定的霸权,他们已不再满足于单纯地接受传统社会的教化,而已经开始主动通过网络文化反哺,作用于现代社会。

  二、挑战与危机:构建和谐社会

  网络的发展犹如一把双刃剑,对青少年传统社会化提出了挑战,面临浩瀚的互联网信息,虚拟的网络社区,社会化不足的青少年暴露出网络虚拟社会化与传统真实社会化之间的断痕,使得网络社会化处于失序状态,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来危机和挑战。

  (1)社会控化的削弱和道德约束机制的乏力。人是社会的人,人性中有阴暗、虚弱的一面,但由于受法律、道德规范的约束,一般不会轻易表现出来,然而在缺乏法律和道德社会规范约束的条件下,它们可能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在传统的社会化过程中,家长、教育工作者等施化者都是以一种真实的、确切的社会角色影响青少年的社会生活,他们的经验和威望使得他们在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中扮演权威角色。然而网络世界中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平等性从一定程度上瓦解了施化者权威体系,导致社会对青少年社会化控制的减弱。同时,由于网络世界的匿名性和虚拟化的特征,使得一方面给青少年呈现真实的自我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也为非道德行为打起了保护伞。真实社会中的社会道德约束机制、传统的过滤器和控化人作用对网络而言变得形同虚设,垂直约束力锐减,社会支持结构趋向扁平化。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网民可能游离于正面社会化网络之外,甚至还会受到某种网上非法信息的控化。

  (2)网络价值多元化的冲击和不良信息的泛滥。任何事物都是辩证发展的,科学技术也是一柄双刃剑,所以网络既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一方面网上学术信息、娱乐信息、经济信息以及各种各样的黄色暴力信息混杂在一起,良莠不齐。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将全世界各个国家联系起来,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形成不同的文化共享,不同的文化形态、思想观念在网络上交融碰撞,使得文化的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成为可能,而且在整个传播体系中,信息富有的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网络的无地域性又强化了青少年的全球意识和国际人心态,不断弱化他们的民族、国家意识。青少年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接触它们时很容易与中国文化观念形成冲突,产生困惑,诱发青少年人生价值观的冲突和失范,思想上的混乱和迷失。网络在为人们提供有益的学术资料、娱乐资讯、经济见闻的同时,也成为不良信息传播的隐蔽平台。大量的调查研究显示:当青少年接触了网上黄色或暴力信息后,很多人会产生性犯罪、暴力犯罪的动机或行为。这不得不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3)人际关系的失调和社会互动的异化。在网络这个虚拟社区中,无论是通过OICQ与网友聊天,还是在BBS上高谈阔论,实质上都是一种人机互动方式。网络交往的符号化、匿名化使得诚实可信的人际交往在网络世界里难觅其踪。青少年随着网络信息的流动将自己融会到“无限”的网络群体中,如BBS,但是网上的人际交往不是面对面的交往,网络在物理空间上隔绝和孤立人们,缺失人际直接交往固有的丰富的人情表达和密切的情谊,青少年正常的交往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因而会逐渐失去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力与参与力,在人际关系的失调中无所适从。以致使青少年可能在虚拟的交往环境中,以一种符号化的方式和机械的操作伦理来对待真实的他人和社会,导致人际交往的数字化、非伦理化,这种人际关系的疏离,使得一旦走出网络,面对直接现实的人际交往时,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不平衡,往往导致青少年对网络的极度迷恋,发展成为病态的网络沉溺,容易患上“网络心理障碍”、“网络上瘾症”、“网络孤独症”等网络心理病症。据调查,全球有6%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网络病。

  (4)自我角色的失调和网络人格的异化。在虚拟社会中,尽管青少年也在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也存在角色认知与角色定位,但他们却是在完全隐蔽的环境下表现自我,对社会角色的重塑可以在此发挥到极至,他们随心所欲的扮演理想中的自我,逐渐形成了自我中心的心理。网络聊天和在线游戏使部分青少年网民沉迷网海,不能自拔,忘记了现实中的社会角色,逐渐迷失了现实社会的自我。沉溺在虚拟社会中的青少年,常感到在现实世界中自己的渺小与无助,在未能有效实现客观现实和虚拟现实之间的角色转换时,极易造成心理上的错位,开始逃避现实社会真实的人际交往,进而不愿与他人直接沟通,自我封闭,甚至会致使网络中青少年人格的异化以至畸变。同时,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在网上青少年以“隐形人”的身份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生活,可以用虚假的姓名、性别、年龄,更可以发送虚假的信息,而且认为对此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例如曾经有一份调查显示:对于“在网络交往中,应遵守诚实守信的社会公德”这一观点,有38.8%的人表示“现在做起来很难”,还有5.3%的人认为“没有必要”。所以同样一个人,在网络虚拟环境下的行为与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往往产生了强烈的反差.呈现出双重道德人格,导致青少年伦理道德判断能力的弱化,造成网络中青少年人格的异化。

  三、个性心理:影响网络社会化的社会心理因素

  在个体接受社会化的过程中,受施化者的心理动力是很重要的,它是受施化者将思想转化为行为即内化过程的关键。人的个性心理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个性倾向性,它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决定着它追求什么,什么对他来说最有价值,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它决定着受施化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的积极性、选择性及接受程度和接受方式。

  (1)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是青少年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动力。需要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它激发人去行动,使人朝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对象,以求得自身的满足。网络作为第四种媒介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要,这种精神需要推动着人们去进行网络活动,在网络中,我们应注意合理的需求与合理的实现方式相结合,形成一种正反馈,所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要分析青少年的需要。

  (2)动机是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驱力。动机就是在需要的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因素,是使主体处于积极状态的心理倾向或动力。它促使人进行某种活动,按某种方式行事。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利用丰富有益的网络资源优势,以强化青少年的需要,激发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机,使之更有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展开。

  (3)价值观是青少年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催化剂。价值观是人们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它为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是浸透于整个个性之中支配人行为、态度等的内心尺度。兴趣、信念和理想是价值观的表现形式,其中兴趣是它的初级形式。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它是鼓舞人从事活动的重要力量。兴趣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它不仅表现在个体接受的选择性方面,而且更突出的表现在个体接受的敏感性和承受力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兴趣的人,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会缺乏主动和热情,处于被动状态,接受教育的活动不可能加强,反之,如果对思想政治教育抱有浓厚的兴趣,那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压力变为动力,心理上产生愉悦,从而强化网络思想教育效果。

  四、应对与发展:青少年德育工作

  网络的隐蔽性与匿名性导致了青少年网民道德感的弱化,直接影响网络行为并反作用于青少年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面对网络社会化的挑战,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已经成为迫切的社会问题。网络道德教育是一项浩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密切配合,一起来构建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网络空间,实现传统社会化与网络社会化的有效对接。

  1.创造良好的心理情境,增强网络德育工作的效果

  心理状态是指我们的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会出现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在青少年的网络社会化中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是密切联系的,施化者只有了解受施化者的心理状态,才能把握受施化者各种心理状态,及时抓住时机,创造良好的心理情境,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这里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1)思维定势的影响。思维定势是指人在一定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某种准备状态,它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定势心理影响受教育者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比如,社会上有部分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多大的意义和价值,不值得重视,或者认为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这些不恰当的思维定势都直接关系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2)逆反情绪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情绪是指受教育者对外部环境刺激所产生的与社会要求相对立.或与事物常态性质相反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的时期,特别是现在的青少年喜欢别出心裁,标新立异,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但在创造自我的过程中,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教育与自己主观意愿发生矛盾,从而认为自己被干涉,产生强烈的排斥、反感情绪。只有弱化、克服青少年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情绪,才会使他们自觉接受。这就要求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社会现象一致,做到客观真实,避免只重灌输,不重消化。在具体教育方式上,对教育理论介绍和观点的宣传要采取渐进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去影响教育青少年改正错误观点,否则如果采取了强制性的手段,只会导致“南辕北辙”,有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开展。

  2.加强网络意志教育的力度,倡导“慎独自律”的网络道德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标,克服困难,知道目的实现的心理过程。主要的意志品质表现在独立性、坚定性、果断性和自制力。青少年的意志品质发展是不平衡的,独立性和坚定性的水平要高些,而果断性和自制力的水平要低些,我们要善于分析不同受教育者的意志特征,根据不同水平的人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结合他们优秀的意志品质开展教育,注重在教育过程中提高他们较差的意志水平。在目前社会控化、网络防范技术都尚待提高的情况下,只有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意志教育的力度,才能顺利实现青少年网络社会化与传统社会化的有效对接。另一方面,应在青少年中倡导“慎独自律”的网络道德。在网络社会中,社会互动和人际关系都是间接的,网络社会中的道德不像传统道德那样,主要依靠舆论来规范个体行为,而是靠网民以“慎独”为特征的道德自律。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在网络上的虚拟社会中往往会失效,只有上升到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层次上,才能更有效地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因此,要引导学生具备一定的网络道德,使他们以自觉的态度进行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反省、自我批评。真正做到在网络交往面前的“慎独”(江传学:《网络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年第2期,第37页)。

  3.深化青少年网络心理动力分析,加强对青少年心理状态的调整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充分利用网络的快捷性和虚拟性以及网络的信息共享功能,可以及时准确地搜集到青少年需求、动机和价值观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就可以采取合适的手段,灌输合理的内容,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利用网络的普及和青少年对网络的喜爱,在网络上对青少年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以新颖、时尚的风格表现出来,同时进行分析和点评,充分利用网络的多媒体功能中交互式的特点进行网上讨论和交流,在交流中找到思想政治教育与青少年的共同点,并逐渐地感化其逆反情境,使其逐渐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意志水平,更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总之,要充分利用网络的物理特点,根据网络文化对受教育者思想的影响状况,分析青少年的心理动力和心理状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提高德育工作者网络素养,构建平等的网络沟通平台

  互联网并非洪水猛兽,作为现代社会高科技产物的网络,在引发了青少年社会化新范式——网络社会化的同时,也为传统社会化的顺利展开提供了平台。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因此网络社会化的存在并未消解传统社会化的功能,青少年自制力差,辨别能力不强,需要传统社会化中的重要施化者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对他们进行网络道德及相关法制教育,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网络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保证其网络社会化向健康方向发展。同时应当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网络知识,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加强对网络管理,不仅应把网络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纳入校园网络建设的总体规划。在网络社区中,德育工作者应当学会利用网络与青少年进行沟通,以普通网民的身份上网与学生聊天,参加他们对热点问题的讨论,了解他们的心理困惑,进行教育和疏导,利用网络来进行道德教育。虽然这种人际沟通是在虚拟环境下的社会交流,但与现实德育活动中教师单方面占有主动权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权威压制模式相比,更容易被青少年接受。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指出的那样:“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关系的根本这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学会生存》[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0页)

  显然,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由传统社会化中的权威施化向网络社会化的平等互动转变,中间必然会有许多的新课题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然而,勿须质疑的是,在网络社会化的挑战下,进行一番德育工作模式的改革,已是迫在眉睫了。

  (作者分别为:安徽医科大学蔡翥,中国人民大学贾文芳)

  作者:蔡翥贾文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