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因地制宜 小社区做出大文章(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3日13:29 信息时报
因地制宜 小社区做出大文章(图)
  荔湾逢源街耀华社区和睦的邻里关系让很多已经搬出耀华的老居民想搬回来。时报记者黄亦民摄

  时报记者 王丽凤 见习记者 黎詠芝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社区也一样,邻里和睦,文化、教育、环境、卫生、治安上去了,一切才会良性循环。但如何将各有特点的社区建成百姓安居的“温馨大家庭”?时报今日推出的四个社区典型给了大家一个很好的答案:因地制宜,小社区也能做出大文章。

  天河区员村街华颖社区

  主动联系广电集团关爱退休居民

  天河区员村街华颖社区是一个主要以国企职工生活区为主的混合型社区,华颖社区现有居民7000人,其中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就有1220人。多数人在同一个单位工作,邻里关系异常融洽,但从单位归到社区的退休和下岗居民,对社区没有归属感,有事还会找原单位,并且出现的问题会相对集中,容易引发群体事件。

  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及时向街道党工委反映情况,在街党工委的支持下,除了上门慰问困难群众,还召开了听取群众意见座谈会。同时,主动联系广电集团公司共同关心曾为企业建设和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退休人员,让他们分享企业发展取得的成果。2004年春节前,广电集团公司向全体退休人员发出《慰问信》,并送了慰问金,至到如今,每逢中秋、春节,都会为困难退休人员送上节日礼品和慰问金。

  除此之外,华颖社区开展了科教、文体、法律、卫生、警务“五进社区”活动。

  华颖社区还开展了面向老年人、残疾人、困难户、低收入者、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建立了为困难群众提供应急服务的“庇护站”,筹资10多万元,建起了100多平方米的“星光”老年活动中心。华颖社区连续二年治安发案率下降了50%,2003年和2004年分别有5个月零发案率。

  白云区松洲街道槎龙社区

  股份分红半军事化管理

  白云区松洲街槎龙社区,位于广州市西北出口处城乡结合部,改革开放以来,槎龙社区解决了两个大问题。

  城中村如何发展经济?这是槎龙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据槎龙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张丽影介绍,槎龙经济发展公司保持集体分配的模式,30多个村社企业都是集体承包的,每个职工都是企业主人。后来槎龙党总支开发集贸市场,在增槎路先后办起了大型的江南蔬菜批发市场、东旺批发市场、山西运城水果批发市场、新源粮油批发市场、嘉忠物流中心、华盛联物流有限公司和西盈货运场,还有槎龙村自己经营管理的华南电器广场、槎头蛋品市场等颇具规模的专业市场,先后建起了大批商住楼。现在,槎龙社区年总收入近4亿元,纯收入超过8000万元,每年多数家庭光是股份分红就有3万多元,再加上退休老人每人每月的退休金和股份分红合起来有上千元,还自有闲置住房的租金,多数村民即使不干活日子也能过得很好。

  村子富裕了,就容易出现靠吃“分红”为生、游手好闲的“二世祖”现象,这就是槎龙解决的第二个问题。

  在村里做保安的村民阿德告诉记者,他今年31岁,夫妇俩一个月也就挣2000元,每年的分红由他父亲掌管,家里要有盖房子、儿女结婚这些大事,父亲才会把钱拿出来。原来,槎龙人的法宝就是“股份分红半军事化管理”,让年轻人“没钱难当‘二世祖’”。从上世纪90年代初,村里每年的分红按户支付到老人家手上,老人都吃过苦,不会乱花钱。年轻人要想有钱花必须要自食其力,这逼得年轻人出去工作。

  多年来,槎龙村(社区)先后获得“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广州市文明村”、“广州市先进基层党支部”、“广东省文明村”、“中国特色经济村”、“中国特色生态农产品交易中心”、“广州市文化社区”等荣誉称号。

  荔湾逢源街耀华社区

  以人为本小巷深处见真情

  坐落着荔湾最集中西关大屋群的逢源街耀华社区,由24条纵横交错的内街内巷组成,现有常住人口6574人,其中老年人就占了五分之一。底子薄、环境改造难度大、弱势群体多是耀华最突出的特点,

  然而,就是这个小巷纵横、地头不大的老社区,已经先后捧到了“全国十佳学习型社区”、“全国万家社区图书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先进集体”、“全国社区志愿服务先进单位”、“全国首届社区服务示范社区”、“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全国青年文明社区”等6项“国字号”荣誉。逢源街党工委副书记江桂洪说,“横街窄巷作文章,小巷深处见真情,以人为本,这就是我们的秘诀。”

  社区居委会在耀华大街及耀华西街多处设置街头绿化小景,建设西关文化宣传墙,增强了社区西关文化风情气息。目前绿化覆盖率达到25.2%。为了搞好治安,逢源街因地制宜对辖内的18个出入口实行24小时监控。社区组织老党员、老同志、失业人员、退伍军人,参加长者治安义工队、治安巡逻队、自行车巡防队、辖内单位内保联防队等七个群防群治队伍,总人数达700余人。去年社区刑事发案率同比下降61%,其中“两盗”案件下降50%。长者义工队长、73岁的陈杰寓老人说:“建设平安和谐社区离不开我们这帮老人家,因为我们熟啊,义不容辞!”

  社区党委成员在每年慈善会周年志庆都带头踊跃捐款捐物,带动其他社区党员主动参与慈善活动。社区有一名孤寡患病老人游志坚,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原同住的亲戚怕被拖累而离他而去。社区党委和居委会基干得知情况后,经常上门看望他,送他到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所就医,发动志愿者为他打扫卫生,整理家居,发动辖内的饮食个体户坚持长期为他免费提供正餐,辖内不少热心人煲了汤水也不忘为他送上一碗。耀华社区居委会主任冯凤娴自豪地告诉记者,很多已经搬出耀华的老居民也纷纷想搬回来,“这是我们最大的工作动力。”

  番禺中心城区西面榄山村

  土地不够耕田改建房变富

  番禺中心城区西面的榄山村里,共住着365户人家。在这儿,每一户都拥有一套价值约25万元的单家独户式住宅,人均面积达到74平方米,并享有公园、居民广场、运动场等一批配套设施。这个自建自用的“榄山村花园别墅住宅区”只是榄山村房地产业的一个缩影,在2003年,该村裕福花园的销售收入为4170万元,2004年达到5395万元。“土地不够耕田改建房”的思路,使房地产业成为主要收入来源,更使榄山村成为人均年收入达27800多元的富裕村。受距离本村北边仅一、二公里的祈福新村启发,榄山村成立了房地产开发公司,获得省里第一个村一级的房地产开发权,并从第一期工程中赚取了1000多万元。

  虽然购买商品房的多是外地人,但榄山村政府不忘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福利待遇。1995年,他们花费7500万元建造“榄山村花园别墅住宅区”;2003年,拨出30多万元兴建老人活动中心;并投入60多万元对道路和下水道进行改造,共改造道路2000多米、下水道1000多米。榄山村新村里只有3个环卫工人,但街道每天都能保持干净。

  2000年,一个由13个国家组成的记者访问团到村里参观,他们说,像榄山村这么成功的例子,即使是在外国也极为罕见!(来源:信息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