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淄博陶瓷五十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3日21:06 淄博新闻网

  王尔孝陶瓷作为淄博重要的工业产业之一,有着8000多年的历史,唐宋时期曾盛极一时,后因兵荒马乱而长期衰落。解放前,淄博的陶瓷产品也只是盆、碗、缸等粗陶货,登不上大雅之堂。建市后,淄博陶瓷工业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其中虽也曾受到过“三年自然灾害”及“文化大革命”的干扰,但是,淄博陶瓷行业的广大干部职工始终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创造出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截至去年,全市陶瓷行业共有500多个企业单位,陶瓷结构不断优化,日用陶瓷生产总量6.49亿件,并能生产

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档日用陶瓷及国家用瓷和国家礼品瓷,日用陶瓷、建筑陶瓷等各种陶瓷的年销售收入已超过100亿元,并成为我国重要的陶瓷出口基地。淄博日用陶瓷共获得具有较高的科研成果170项,其中,16项获国家级奖,合成骨瓷获国家创造发明二等奖,淄博是全国陶瓷行业科研成果最多的陶瓷产区。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建市初期,淄博陶瓷的生产情况是“牛拉碾,驴打场,成型手拉坯,干燥靠太阳,一座破圆窑,围着几间小草房”。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的生产方式到上世纪五十年代还在一成不变地重复着。六十年代,淄博加大了陶瓷生产工艺的改造力度,在生产工艺上积极进行创新,经过艰苦努力,建成了中国第一条日用陶瓷隧道窑,实现了陶瓷烧成由间歇式向连续化的飞跃,出装烧成周期由12天缩短到1天。首创全国第一条链式烘干机,改变了靠太阳晒的烘干旧方式,使生产实现了连续化、机械化。六十年代的大缸成型机,则引起了陶瓷业生产工艺的一场革命。其生产方式实现了“六化”,即原料粉碎机械化、产品成型滚压化、产品烘干链式化、产品烧成隧道化、产品烤花辊道化、产品包装彩色化。在此基础上,又先后研制成功了节能隧道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温快烧隧道窑、小截面节能隧道窑、自动拖釉线、水煤浆发生炉以及异型滚压成型机。在生产工艺上向国际一流水平迈进,实现了陶瓷生产工艺的一次次飞跃。产品档次实现了大跨越1955年建市初期,淄博只能生产粗瓷砂器,在全国没有什么地位。通过对产品材质进行创新,淄博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陶瓷风格。七十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淄博陶瓷有了长足的发展,研制出了六大新瓷种。一是滑石瓷系列的乳白瓷、鲁青瓷、象牙黄瓷;二是高石英质瓷;三是高长石质鲁玉瓷;四是系列精炻器;五是鲁光瓷;六是合成骨瓷。这六大瓷种由于技术含量高,材质新,在全国独树一帜,形成了淄博陶瓷风格。高石英瓷、合成骨瓷、鲁光瓷、滑石质瓷进入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成为国家用瓷,精炻器成为美国国会礼品瓷。特别是合成骨瓷是当今世界上最高级别的日用细瓷,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销售市场得到了极大拓展建市初期,由于淄博陶瓷产品档次较低,销售市场主要面向农村等不发达地区,随着产品的高档化和优质化的发展,销售市场也得到了极大拓展,据不完全调查,产品除满足山东省本省需求外,还畅销北京、河南、河北、山西、陕西、东北等十四省市,并大量出口创汇。1989年淄博的国宾瓷进入了钓鱼台,这也是淄博陶瓷产品继进入中南海紫光阁、人民大会堂、国务院办公厅后又一次进入国家级重要活动场所,成为国家用瓷和国家礼品瓷。

  日益向环保节能型产业发展积极响应党中央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淄博在大力发展陶瓷产业的同时,还时刻将环境保护当作大事来抓,逐渐杜绝燃煤窑炉的存在,变燃煤为燃煤气、液化气、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鼓励陶瓷企业打破传统的生产观念,告别污染严重的燃煤窑炉,采用获国家专利的燃气、快烧、节能、环保型隧道窑。经过不懈努力,当地现在的大气环境和境内的河水水质都得到了明显改善,这些为建成环保型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产品科技含量日益提高通过研制开发与引进吸收并举,跟踪国际上先进的科技成果,采用先进技术,不断地改造现有生产工艺,淄博由仅能生产日用瓷,发展到能生产电瓷、工业陶瓷、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美术陈设瓷、功能陶瓷、结构陶瓷等高技术工业陶瓷,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同时,还积极与日本旭硝子合资生产氧化法电熔锆刚玉等高级耐火材料,与德国、美国等国家合资生产高技术含量的陶瓷、玻璃装饰材料,使陶瓷新材料的品种不断增加,陶瓷新材料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应用效果越来越好,淄博已成为中国陶瓷新材料的研发中心。2004年,淄博被中国轻工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评为中国陶瓷名城。(作者系市政府特邀顾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