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村里走出省级模范调解员沙守芳(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7日18:59 人民网
村里走出省级模范调解员沙守芳(图)
沙守芳工作照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而家务事仅是农村众多纠纷的一种。在莱州市沟刘村,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凭着一种执著的精神,从事村里的调解工作17年,以公正、体贴的处理方式让全村人信服,声名远播,甚至外地人都特地跑来找她调解。日前,她被评为山东省模范人民调解员。

  沙守芳,39岁,莱州市夏邱镇沟刘村委委员、妇代会主任、调解主任,自1988年从事村里调解工作,17年来处理大小纠纷数百起,建立的调解档案更是厚厚的几大本。谈起调解工作,沙守芳说有苦有甜,最大的感触就是乡邻对她的信任。

  那一次,我爱上了调解

  1988年,担任村妇女主任的沙守芳接过了村里老调解主任的工作,负责协调村民的矛盾。对于从来没接触过调解工作的她来说,这项工作非常烦心,村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理不清、剪不断,还经常得罪人。当时年仅22岁的沙守芳曾一度想放弃,但一次调解的成功让她产生了兴趣,继而开始了长达17年的调解历程。

  那一天早上,本村村民杨兴广与妻子王青云一前一后,怒冲冲地来到沙守芳家,女方表示要离婚。沙守芳觉得奇怪:杨兴广有个厂子,生意不错,儿女孝顺懂事,一家人过得和和美美,怎么突然闹起了离婚?沙守芳分别与两人进行了交谈。她最近改脾气了,动不动就发火,晚上也唠唠叨叨没完,我两夜没睡觉了,实在受不了。杨兴广说了一下他的看法,而王青云则埋怨丈夫不但不理解她操持家务的辛苦,还惹她生气,也坚持离婚。沙守芳听了两人的话,心里松了一口气:两人并不是因为感情不合,而是情绪烦躁惹的祸。于是,她让两人先回去,然后各自找两人谈心。谈话期间,她猛然想起了两人的年龄以及参加妇女培训班时学到的有关更年期的知识,显然,王青云爱唠叨的状况及其丈夫心烦的情况都是因为更年期所致。

  既然找到了根源,矛盾迎刃而解,沙守芳帮助他们分析了矛盾的根源,还特地联系了莱州市人民医院的大夫,介绍王青云前去进行健康咨询。夫妻俩找到了自身的原因后,互相取得谅解,加深了感情。

  听着他们一声声的感谢,我心里非常激动,第一次感受到了调解工作的伟大。那一刻,我觉得这不再是烦心的琐事,而是关系到一个家庭、一个村集体和谐的大事。当时一瞬间的感动永远铭刻在沙守芳的心里,也正是从那时起,她爱上了调解,并且一干就是17年。从家庭矛盾到邻里纠纷,从日常琐事到各种事故,她都成了人们的主心骨。

  调解出村到外地

  调解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沙守芳刚被选为调解主任时,许多热心姐妹、朋友曾善意地劝阻,让她放弃这个苦差事。当时我也没想到这么难,只是宽心地说了几句,干起来后才知道里面的辛苦。沙守芳回想这十几年的点点滴滴,有苦有乐。

  调解纠纷不免得罪人,沙守芳曾一度陷入了困境。到底怎样才能既解决问题又让双方满意?17年来,她每天从早到晚都在思考,分析自己处理纠纷的方式,琢磨更好的处理方法。通过不断地改进,沙守芳的调解已经无往不利,无论事情大小难易,她都锲而不舍,总能找出一个办法妥善解决,让所有人不得不竖起大拇指。

  沙守芳所在的村石材企业特别多,有一百多家,随着近年来外地工人的增多,各种经济纠纷也越来越多。沙守芳连续处理了几起后,就感到自己的调解知识面已经跟不上现代纠纷的转变,特别是涉及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传统的村级调解,往往多依靠人缘、辈份和家族力量,现在社会开放了,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越来越强,必须走依法调解、以理服人的新路。为了将工作做好,她坚持每天读书看报,随看随剪,将书报中介绍的许多经典案例积累起来,用心琢磨,不懂的地方就向当地司法人员请教。除了坚持每天读报,她还特地学习了上网,从囊括万千的网络世界中汲取法律知识。她的女儿曾对母亲说:你这个网盲主任,竟变成了网迷主任。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及时充实自己,沙守芳很快对处理经济矛盾得心应手,而且每次都令当事人双方达到满意。

  一传十,十传百,调解主任沙守芳的大名从沟刘村流传出去,甚至到了外地。2004年6月6日,平度市大泽山大疃村村民徐学林慕名找到沙守芳,请求帮他调解一起厂内纠纷。

  原来,他的石材厂有一名叫刘善海的工人,因工作时发生意外,抛下老父、妻儿离开人世。事后,双方商谈赔偿事宜,因意见不合,不但没达成一致,反而矛盾越来越大。陷入苦闷的徐厂长突然想起了广为流传的调解主任沙守芳。通过沙守芳在平度的亲戚,他打听到了地址,从平度专程赶到莱州寻求帮助。按照法律规定的属地管辖原则,这件纠纷应在平度大泽山本地处理,但见对方苦苦哀求,沙守芳应诺下来。经了解,原来双方当事人都想尽快解决事后赔偿,但因各自提出的赔偿数额相差过大,才引发矛盾。沙守芳多次与死者家属商谈,并将相关的法律知识一一讲解。两天半的时间,沙守芳终于做通了他们的工作,最终,双方在自愿的前提下达成赔款11万元的协议。

  真希望多一些沙主任

  沙守芳的调解有情有法,总能把许多将要激化的矛盾化于无形。她的一些调解手段不仅令当事人信服,还赢得了许多执法人员的赞赏、佩服。

  2002年8月,本村村民刘京友、刘付德两家因雨天排水产生纠纷,大打出手,刘付德的妻子受伤住院。一对好邻居变成了陌路仇家。事后,刘付德一纸诉状将刘京友告上法庭。在调解不成的情况下,法院判决刘京友负担药费,但不服气的刘京友拒不支付药费。没有办法,法院决定进入执行程序。当时,沙守芳的脚受了伤,在家休养,听说此事后,立即拖着受伤的脚奔忙于两家之间,不厌其烦地做工作,让他们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替对方想想。刘京友也不愿为了2000元钱惊动执法干警,但就是心中憋了一股气,通过沙守芳的劝解,他不再倔强。最终,两家人都表示想通过调委会解决。几天后,一个临时执行庭在沙守芳的家里成立,在执行庭工作人员的共同协调下,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平分医药费,刘京友则负责解决排水问题,两家重归于好。解决完问题后,执行庭的干警感激地说:沙主任,如果调解主任都像你,我们可就省事多了。真希望多一些沙主任啊。

  沙守芳的公道让大家信服,本村一位村民不慎将一小孩撞伤,两家因此纠缠不清。这本该执法部门管辖的事情却落在了沙守芳的头上,原因就是两家就信服沙主任。经过调解,几天时间,所有的事宜都得到妥善解决。

  其实很多案件都是一些小矛盾激化而成,如果之前能及时处理,哪来如此多的犯罪?沙守芳谈了自己感受:关键是处理方式,只要方法得当,任何事都能化解。确实,她找到了自己的方式:科学溯源,解除误会;耐心面对面,充当化解桥;依靠团体,齐心使劲;借助法律,教育劝导……在村两委同事和沙守芳的共同努力下,沟刘村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文明村,2003年,全省综合治理现场会的观摩现场选在这里,现在,许多县市区经常到村里参观学习。

  前方的路还很长

  17年的努力,17年的艰辛,沙守芳的成绩让人敬佩,但她并未因此自满,仍然一丝不苟地处理村民求助。她说:我也想放下担子,但村民信任我,连续几次都选我担任调解主任,我不能辜负大家,前方的路还很长,我相信能干得更好。

  我们采访时,她就诉说了一件仍在处理的事,也是一件折磨了她几个月的纠纷本村一对八旬老人,儿子去世多年。因房子问题,两位老人和儿媳妇闹起别扭,互不上门。沙守芳了解情况后,认为全是一些误会。其实,儿媳妇没有收回房子的意思,只是因为老人的孙子要结婚了,但一直没有新房,想将老人和其孙子共住的房子翻新重盖。儿媳妇的意思是先让老人搬出,和自己暂住一起,等新房盖好后再商量住哪儿的问题。但老人没有理解,以为媳妇想赶他们出门。也许双方的性格都比较倔强,沙守芳一年多的时间一直在老人和其儿媳妇之间奔忙,做了很多工作,可老人仍然不同意搬出,只让孙子翻盖空余的三间房,而原本就赌气的儿媳妇又恢复了旧态。

  几个月下来,沙守芳嘴皮都磨破了,仍没有成效,幸亏老人的孙子非常懂事,表示不想马上结婚,不必现在翻盖新房。

  这是我做调解工作以来,最难处理的一件事,也是花费时间最长的,其实,事情不麻烦,但就因为双方太倔强,才造成现在这种状况。沙守芳的脸上看不到沮丧,依然信心十足。

  调解纠纷面对面,你让我谅化积怨。你敬三尺为我好,我敬一丈加倍还。当面赔礼品格高,登门道歉显风范。你的胸内能走马,我的肚里能撑船。握手言和归旧好,和好如初留美谈。这首自创的《和好歌》是沙守芳多年经验的心得,是她的调解档案的主题曲,也是村里的调解之歌,将来也是广为流传的和谐歌。(吕俊峰 任镝 郭新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