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Qiè Bayì:“怯八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8日10:17 今晚报

  中国的历史文化太古老了,幅员又广大,加上人多嘴杂,常常是一个字,一个词,一句俗语,传来传去难免走样。这就给研究语言文字的学者带来很多麻烦。但我看必定也带来很多快乐,诗人流沙河该就是一个,他又把他的快乐让别人分享。

  读冉云飞记流沙河文,引用了诗人“捯根儿”的例子:现在都说吃“盖浇饭”,错了,查梁代顾野王《玉篇》,里面有个怪字,音义皆如“羹”,原来是“羹浇饭”。四川话里

说一个人散淡闲逸、无所约束为“散眼子”,其实是从庄子的“散焉者”而来。全中国都会说“糊里糊涂”,河南人还把粥叫“糊涂”,够俗了吧,够家常吧,也够形象的吧,这却出自《诗经》中一个四字句:“弗虑弗图”,挺抽象,但极准确地道出一种“无所虑”也“无所图”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这想来是“糊里糊涂”的本义了,今义倒也庶几近之,只不过多了一层容易出错或容易上当的意思,那是我们今天附加的吧。

  语言文字,过去叫它“小学”。其实它影响于一国的文化至巨。

  我小时候,就从母亲、外祖母们口里听过一句话,“大红大绿———qièbɑyì”,那是近七十年前北京城里,也许是我,也许是别的孩子穿了红裤绿袄,往往就在妇女中提起这句话。“大红大绿”我懂,什么叫qièbɑyì?稍长一些,知道衣服颜色搭配不当叫“怯”,京城里对地方乡音也贬为“怯”(或“侉”),触类旁通,乃知乡下姑娘喜欢大红大绿的衣裳,老辈说“怯”,倒也只是习惯式地说说,并没有正式批评或歧视的意思,因为自家的孩子有时也这么打扮。

  怯(qiè)字有了着落,但bɑyì呢?很久以后,读《论语》见了“八佾”二字,且查明“佾”字读yì,可还没悟到这跟我那“大红大绿”的疑案有什么关系。直到读了当代有关祭孔仪式的报道,我才豁然开朗,这句话必定是当年人们对古老乐舞“八佾”的审美评价,至少也是审美印象吧。

  据说“八佾”是古天子所用的乐舞,纵列八人,横列八人,舞者一手执木制的斧(戚),一手执革质的盾(干),都装饰着禽兽的毛羽。八八六十四人在宫廷里“朱干玉戚而舞,发扬蹈厉”,的确很气派,很壮观。天子以下的贵族,在自己家里观乐舞,按规矩,排场不能这么大,诸公是六六三十六人,诸侯是四四一十六人,大夫应该更少一点吧。鲁国的大夫季氏,居然在家里用了“八佾”规模的乐舞,“八佾舞于庭”,引得孔夫子极其不满,说出了直到两千五百年后“文革”时还流行的一句声讨之词,“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因为那时候的“礼”,等级森严,不许僭越,退一万步说,也是“僭诸侯犹可,僭天子不可”!

  后来历代帝王宫廷里的乐舞,恐怕不仅继承还会有发展吧,总会越来越多样,越来越花哨。那古天子所用的“八佾”乐舞,还能派得上用场吗?

  有之,竟是两千五百年后在孔夫子的家乡曲阜。据报道,在去年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的“祭孔”典礼上,“仪式尽量依旧制,钟鼓礼乐、八佾舞于庭”。如果起季氏于地下,他会对孔子反唇相稽:你一个开坛讲学的用八佾,就不算僭越吗?孔子的学生会替他辩护:我们老师累世加封到“大成至圣文宣王”,当然可以享受天子级待遇了!不过,我又想,这个八佾云云,也许只是曲阜(还有天津等地)祭孔大典上的“祭孔舞乐主题表演”之类借用的包装吧。

  诗人邹静之一再申明,他编的电视本子《康熙微服私访记》、《铁嘴铜牙纪晓岚》等,都不是历史剧,而是古装剧(就如民国年间京剧舞台上的清装戏)。祭孔大典也是一场古装表演,新华社报道说,“身穿汉代文士服装的学生昨天按照汉朝礼仪祭拜孔子”;但又说,“有300多名身着古装的表演者,再现了清朝乾隆年间祭孔的场面”,可见“复”的也是清代的“古”,有电视剧便于参考吧。资中筠女士在《大哉孔子》一文中说,她未曾躬逢其盛,但从网上照片看,韩国和东南亚的代表穿的是峨冠博带,古汉服。而中国官员却是清朝顶戴;至于有没有装辫子,是几品朝服,看不出来,也不必管它了。反正是化装表演,不联系工资级别,也不涉及“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历史公案的。官员的服装尚不可考,那乐舞的服装能有多少历史依据?

  据说,去年台北市孔庙的祭孔大典,由当时的国民党副主席(今年已当选为主席了)、台北市市长马英九主持,孔子后人“衍圣公”孔德成任奉礼官,祭祀后马英九分别用中英文向民众宣讲了祭孔的意义。我关心的却是,不知马市长和孔先生穿的是哪一朝的衣服。

  看来,“大红大绿———怯八佾”这句话的发明权,绝不在我的母亲和外祖母,而是更老的老辈儿,他们是在什么地方得观“八佾”,待考,而首先嗤之为“怯”的人们所见的那个乐舞,未必是原汁原味的八佾,反正一定是大红大绿的配色,留下了这个话柄。古天子看的是不是大红大绿?天知道!

  《论语·八佾第三》:“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而照我们的国情,今天在大陆各地祭孔时的乐舞,不会受古制之限,你八佾不过八八六十四人,我们必定大大超过;但大红大绿,估计不会那么土了。至于好看不好看,另说。最好看的,应该还是政府官员穿上不知什么朝代的古装出场。

  揣着好奇心派生的疑问,等待今年的祭孔大典上细看:公历9月28日,快到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