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茶马古道:“茶生活方式”在普洱历久犹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1日09:03 新华网

  新华网昆明10月1日电(记者周雷 王长山)在千年茶马古道上,地处云南思茅的小城普洱为“普洱茶”重要的原产地和集散地。虽然幽深的古道已经青苔满布,马帮的足迹也无从寻觅,茶却早已渗进当地的文化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普洱产茶、卖茶,普洱人制茶、品茶,这种传统在普洱可以追溯至东汉时期,而宋朝时期普洱已是著名的茶马市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提到的“女儿茶”即为“普洱茶”,

就连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也有喝中国普洱茶的记述。

  普洱人的茶生活方式不仅体现在县城随处可见的茶铺、茶楼、茶坊、现代工艺装备的大茶场,还体现在每个普通百姓的生活中。

  在普洱一些普通人家中,农村厅堂、宾馆大堂中常挂的匾额已经不再流行墨书,而是“茶书”--用茶叶压成“芬芳的文字”,制成匾额、对联、挂画悬在客厅。老人在院落里,坐在茶树下,品着普洱茶,下着象棋,连棋子也是茶叶所制;逢喜庆、婚姻、儿女即将出世等重要场合,一些人还会到茶庄定购一桶普洱茶,仿造葡萄酒存放方式,将普洱茶在木桶里封存数年后赠与自己珍爱的人。

  普洱人的茶生活方式早在历史中得到镌刻,在普洱境内残留的茶马古道就是见证之一。在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凤阳乡附近,一条长约12公里的古道保存如旧。行于古道中,周围树木峨然高耸,藤萝漫布,残留着深深马蹄印的青石茶马古道在云雾缭绕的山中延伸。

  如今的普洱县城,城市布局紧凑,周围群山中仍遍布古茶。为探访普洱古茶园及其周边居民的“茶生活方式”,记者还从县城驱车约35公里,进入古茶树“居住”的困鹿山。

  在困鹿山十社村中,在古茶树下世代居住的还有13户人家。记者一行来到当地老社长薛金强家中。在院中坐定,54岁的薛金强摆上从百年老茶树摘下、自己在火上煨烤的古茶,琥珀色的茶水盛于棕色的陶盏里。之后,薛金强又走进厨房,蹲在火塘前烘烤另一罐茶,边烤边说:“我们平常每天都喝茶,一天只在陶罐里烤一把茶叶,喝干了以后把剩茶再放到火上烤一遍,然后续水,反复冲泡茶味还是很浓。”

  仅在困鹿山13户人家所居住的房舍周围地带,当地政府已经普查出372棵古茶树,树龄大都约为数百年,整个困鹿山古茶树约为1600棵,占地100余亩,古茶树的最大径围为300多公分。

  像薛金强这样在困鹿山古茶园附近居住的村民,每个家庭都认养了几株古茶树,从4棵到20余棵不等,他们每天除了从事农事劳作,还把部分精力放在古茶采摘和简单打点上。老薛说,这些古树跟他小时候看到的没什么改变。

  当地政府计划将困鹿山古茶园附近的农户整体后退搬迁到困鹿山的另一处,以免他们的生活影响古茶树的生存。但是对于村民而言,这种影响实际上已经延续百余年,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