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西湖天下景 谁能识其全——杭州西湖博物馆侧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1日11:41 人民网

  蓊郁的树林里,一大块有坡度的绿地悄然升起。椭圆形的天窗,一大四小,如同静态的水珠,与紧邻的西湖熠熠相映。

  花木掩映中,记者寻到了入口处,这是一条仿造的考古探沟,渐入地层深处。记者循台阶徐徐而下,一直下到低于地面9米处,便是西湖博物馆的主展厅。整个建筑大部分延伸于地下,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仅以一条道路、几扇门窗,提示人们从这里可以走向西湖历史的深处,探寻西湖深厚的答案;以斜坡式大草坪为屋顶,与湖滨绿化漫延相连,呼吸着绿色的空气,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个独特的西湖博物馆,在今天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西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一个浓缩

  西湖是杭州的西湖,西湖是中国的西湖,西湖是世界的西湖。

  西湖需要一个博物馆,是西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一个浓缩。杭州市委、市政府将此提上议事日程。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说:“西湖是杭州的‘金名片’,要保护、管理、经营好西湖,首先要研究好西湖,以研究推动保护西湖。建立西湖博物馆,其功能定位是西湖展示中心、西湖旅游服务中心、西湖学研究中心、西湖图书馆,成为世界上最权威的西湖文献图书馆,成为研究西湖的资料中心和研究中心。”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局长张建庭对记者说:“去年9月9日,我们专程到了北京,向国内五位文博和建筑方面的顶级专家请教。”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说,建造西湖博物馆是体现杭州城市文化和西湖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它是自然历史文化的综合体现。如何陈列和展示是博物馆的关键所在,尤其是文物,博物馆最需要的是镇馆之宝。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说,在西湖边建造这么一座博物馆非常必要,对杭州以及西湖的文化将是一个极大的补充和宣扬。此外,西湖边上的古树名木伴随西湖和杭州走过了多少沧桑岁月,已成为一种活的文物,在博物馆里有它的一个位置,是对自然文化的一个尊重,也是一种历史的见证。

  89岁高龄的郑孝燮,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他说,杭州现在已经有这么多专业博物馆,再加上西湖博物馆,完全可以朝“博物馆城”发展。

  国际博协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专家组组长吕济民说,给湖、河建博物馆,在中国还从来没有过,希望西湖博物馆是第一个,也是最好的一个。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巡视员、中国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秘书长郭旃说,建造西湖博物馆也可以与申报世界遗产结合起来,其中尤其要突出西湖文化带给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以及国外公园文化的深远影响。

  专家们的真知灼见,让杭州的同志们更加心明眼亮。

  西湖博物馆的规划大纲拟定,面向全国招投标。工程设计方案在西湖边的林霭漫步茶楼公展,前三天,就有千余名杭州市民前来观看。为了满足杭州市民的热情参与,公展又延续了四天,绝大多数参观者都对西湖博物馆的建筑设计方案大加赞赏,许多人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今年5月15日,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西湖博物馆的施工现场,他说,建设西湖博物馆是传承西湖文化的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的夙愿,具有丰富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西湖是“主人”,建筑是“丫环”。西湖博物馆的建筑典形式符合西湖特色,要进一步坚持“浓抹自然、淡妆建筑”的理念,把西湖博物馆建设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品工程,使西湖博物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园地和具有特色的旅游引领性博物馆。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见那株百年银杏树,主干挺拔,枝叶婆娑。原先设计时,这里的地面建筑形成一条直线,正与银杏相撞。为了保住这株古银杏,特意修改了设计图,专门留出一个区域。古银杏与西湖博物馆从此相伴相生,古意盎然,生气勃发。

  突破了传统博物馆的模式

  “西湖博物馆四分之三隐于地下,大面积采用钢架玻璃结构,利于采光。整座建筑现代,简洁,富有动势。”现场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作为中国第一座湖泊类专题博物馆,可谓匠心独运,卓尔不群。西湖博物馆位于钱王祠南侧,西临西湖,总占地面积2255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920平方米。为求其自然,求其协调,去其突兀,地上面积仅仅占到1980平方米。

  西湖博物馆的地上层,有展厅、西湖文化研究中心,有旅游服务部、休闲茶座等。地下层设置了主展厅、游客服务中心、文献资料中心、设备用房和文物库房。

  记者在地下层的主展厅观望,这里人来人往,正在紧张地进行布展前期工作。陈列展厅作为西湖博物馆的主要功能区域,由序厅和四个主展区组成,分为“天开画图”——杭州的山水、“钟灵毓秀”——西湖的人文、“浚治之功”——西湖的浚治、“明珠璀璨”——西湖的影响。

  偌大的西湖模型沙盘,立体地显示了“一湖两塔三岛三堤”的全景。三维全息电影《西湖沧桑》,让人直观清晰地感受西湖亿万年沧海桑田的变迁。漫步于“西湖四季桥”上,数秒之间即可领略西湖的春夏秋冬、斗转星移。置身于“泛舟西湖”的环幕影院中,头顶上是280度的环幕,坐在状如小舟、时而轻晃的座位上,令人大有身临其境之感……

  西湖博物馆突破了传统博物馆庄严凝重的色调和单一的展陈手段,综合展品、文字、模型、场景、音像等多元性展示手法,声、光、电等各种高科技的介入,虚实结合,动静相宜,不仅仅从历史,而且从地质、自然、人文、物产、民俗诸多方面,全方位地展现西湖的历史文化内涵。那模拟场景中的云山碧水,秀木奇葩,飞禽走兽,楼台轩榭,孕育于西湖的鲜活生命和灵动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杭州市民竞相献宝

  木制封面的《禹航胜迹》十八景册页,为清乾隆年间的精品。轻轻翻开来,绢绫质地犹显高贵,每页分图、文两部分,工笔画里带些许写意,一丝一画都勾勒得极为细致,所用颜料是上好的矿物质,至今没有一点退色。“禹航”为“杭州”旧称,此册页描绘了当时的十八景:“法云寺”、“虎跑寺”、“大佛寺”、“蕉石鸣琴”、“玉带晴虹”、“双峰插云”、“龙井寺”、“天竺香市”……

  “这《禹航胜迹》十八景册页向我们讲述了200多年前的杭州名胜,记载了杭州的古地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献价值。原主人王先生从香港嘉士德拍来的,他得知我们征集西湖文物时,便忍痛割爱。过几天,杭州市民就可以目睹昔日杭城盛景了。”西湖博物馆征集部副研究馆员赵剑平对记者说。

  这件商代青铜云雷纹直內戈,为国家一级文物,是在西湖里出土的。收藏者为杭州市民王玉,听说西湖博物馆征集文物,他就把这心爱之物捐献了出来。他还捐献了1000多枚从战国到清朝的钱币,这西湖水下出土的历代古币,有着沉甸甸的分量。

  这26件玉项饰、玉戒、玉针,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收藏者为杭州珍宝堂店主程裕安。他这次无偿捐献了这批良渚玉器和八件新石器时代的石器,他说:“把这些藏品留着给自己看,还不如放到西湖博物馆给大家看。”

  上世纪初以雷峰塔雪景作背景的都锦生织锦,孔凤春香粉盒,方正大西湖藕粉包装盒,毛源昌眼镜,舒莲记扇子……杭州市民忠诚将自己收藏的这些“最正宗的老字号产品”,悉数捐献给了西湖博物馆。他说:“研究和关心杭州的历史文化,是杭州人的责任。我搞这些收藏,希望藏有所用。只要能展示杭州、展示西湖,我都愿意捐出去。”

  到今天为止,西湖博物馆已经征集到近3000件文物和文献资料。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苏东坡当年在杭州的感叹,如今的人们可以在西湖博物馆里作出回答了。

  作者:人民网记者袁亚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