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学生“回炉”技校为哪般?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8日09:03 南方日报

  大学生”回炉”技校为哪般?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及大学生就业亟需改革转型

  一周聚焦

  一种现象

  为高薪大学生忙“回炉”

  一群身穿统一白色T恤衫的年轻人,从沈阳市铁西区齐贤街北三路的一幢旧楼里走出来,“第一机床厂”几个鲜红大字印在雪白的T恤衫上。

  这是沈阳市第一机床厂技校“大专班”的学生们入校以来第一次实践课——进厂参观。这些学生要由持工作证的实习老师带领,通过一道有保安值守的大门,才能进入厂区。

  在这些大学生们看来,选择上技校“回炉”,也正是要拿到一张“通行证”——一年后正式成为该厂一名技工。“回炉”对这些学生们来说,可以说为他们提供一个重新就业的机会。

  “现在技校毕业生基本都能找到工作,我们厂数控车间的技工,月薪最高能拿到近万元!”第一机床厂技校教务处孙主任说,虽然拿这么高薪水的人还是凤毛麟角,但在这些“回炉”的大学生心中,这是无限的动力和希望。

  据沈阳人才中心统计,从去年到现在,沈阳技工的工资普遍上涨20%以上,高级技工工资涨幅更在30%以上,有些工作岗位的工资竟然上涨了100%。沈阳黎明发动机、金杯汽车等大型工厂,普通技工月收入在1000元—2000元之间;沈阳机床、松下发动机等股份或合资企业,高级技工的收入在2000元以上,关键岗位的技工,月收入可达到4000元。而职称等级和学历“双高”的技工,收入已能与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持平。

  根本原因

  就业难催生“回炉”热

  拿到了大学文凭,还到技校念书,获取中等学历,这在过去,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沈阳市第一机床厂技校是沈阳机床集团下属的一所普通技校,它一年的学费与普通高校学费相当,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决定把已经拿到大学文凭的孩子送进来。

  记者在机床厂技校了解到,学校去年招收了一名大学生和一名大专生,出人意料的是他们仅学了3个月的时间,就干出了一手漂亮的好活,于是今年招收学员时,高屋建瓴地成立了全市首个技校“大专班”,并顺利地招到了想“回炉”掌握一技之长的50余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学生。

  当问及“回炉”的理由,不少学生表示首先是缘于“就业难”。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只有145万人,2003年达到212万人,2004年280万人,2005年已增长至338万人。与这串逐年加大的数字相伴而生的是,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手拿本科、专科文凭徘徊在用人单位门前,久久难以找到工作的机会。

  苦学十余载拿到学历,竟无法推开就业的大门,于是,不少大学生开始踏上继续教育之路——学习各种实用技能。在这些学生看来,技工学校的大专班最终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机会,毕业时用不着“一人找工作、全家都发愁”。

  各方争议

  资源浪费还是务实增值

  100名技校新生中,一半是攥着大专以上文凭的大学生。针对近两年来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回炉”技校的现象,有人表示这纯粹是教育资源的浪费,一些教育专家则认为,“回炉”表示大学生更加务实,是大学生自我完善和提升的进一步表现,值得鼓励。

  拿着大学文凭学技工,这让很多人接受不了。有人表示大学毕业了去当技工纯粹是浪费,倒不如中学毕业时直接报考职业学校。从上小学到技校毕业需要12年,读完大学却需要16年,普通大学生每人每年花费上万元,一年技校学费也就在4000元左右。这样算下来,大学生当技工将造成人力资源配置的不合理,造成各种层次的劳动力资源不和谐,也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但同时,这也是对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种警示(见本报10月6日04版)。

  沈阳市政协文教体卫委员会主任王利却认为,从社会的角度而言,大学生到技校“回炉”,值得鼓励。“一些高校以研究型为主,而不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这并不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回炉’是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增加竞争力的措施,是一种社会充电,是大学生更务实的表现。”

  沈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开发处的常青处长认为,技校的责任不是提升大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只是培养大学生达到中级职业技能的水平。不管大学生入校前拿的是什么样的学历,有什么样的水平,到了技校,跟初中生一样,都是从零开始学技术的。但其有一定的理论背景,“回炉”可以帮助学生把在高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充分结合起来,从而也有利于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这种情况在英国、德国等国家并不鲜见。

  专家提醒

  大学生不能被动就业

  有专家指出,大学生不能被动就业,不能盲目“回炉”技校。

  “即使技校目前普遍采用的订单式、定向式培养模式,也无法保证将来每个当技工的大学生都能就业。”沈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开发处处长常青认为。也就是说,学生毕业时,会有个别学生要被淘汰出来,因此“回炉”技校只为就业的想法绝对要不得。

  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对应,就业市场也正在出现“挤占”现象。即研究生开始挤占本科生职位,本科生又挤占专科生职位。把就业市场比做三角形,随着毕业生总数增多,大批人才必定将从三角形顶端往下移,只有小部分大学生能留在顶端的精英职位上,大部分毕业生将向下“挤占”,占据大众化岗位,这种现象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发生。

  虽然就业趋势如此,但不意味着大学生都要去当技工,孟庆伟建议,大学生“回炉”也不能盲目。他表示,所有的从业人员都需要有职业再生能力,应根据市场需求,或人才市场定期发布的区域岗位需求排行,适当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或重新选择职业。不要等该职业的人才饱和了,才被动地改行。就业后的大学生,应该为自己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即知道自己应该学习些什么、在哪些方面提高、在什么时间达到什么程度,才能使自己在本职岗位上得心应手地工作,永远处于主动地位。

  新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