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吴稼祥《果壳里的帝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8日11:34 新京报

  敲打霸权的黄昏

  □本报书评人文琼

  

吴稼祥《果壳里的帝国》

  《果壳里的帝国》

  作者:吴稼祥

  版本: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6月版

  定价:22.00元

  国际政治是历史性的。既然今天人类的个体权力成为决定霸权寿命的关键因素,我们也能够理解,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无论是洲级还是国家级,并没有什么绝对的意志。这也是吴稼祥高看了欧盟意义的地方。

  国家有局限,人类个体的局限更重,这种有限性使人类永远处在一种“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状态里,权力的平均化永远是一个理想的状态。“轴心时代”的国际关系就那么几种,今天的人类真的会创造出新的文明国家体系吗?

  ———余世存(学者)

  在吴稼祥的眼中,2002年9月7日是一个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日子。围绕伊拉克战争所出现的西方世界的裂痕在这一天走向表面化,以美国为首的倒萨联盟和以法德为首的反单边倒萨联盟彻底分道扬镳。吴稼祥认为,伊拉克战争的号角,吹响了“西西冲突”的序曲,这一事件也成为他质疑各种国际政治理论范式的起点,无论是摩根索和肯尼思·沃尔兹的现实主义,是约瑟夫·奈和罗伯特·基欧汉的自由主义,或是亨廷顿的建构主义,他认为,都面临着“解释的困境”。

  作者进而提出了第四种战争状态理论,即在霍布斯的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洛克的个人与绝对权力的战争状态、摩根索与沃尔兹的一切国家与一切国家的战争状态之外,所谓的其他国家与霸权国的战争状态。

  事实上,书中处处使你感受到作者的雄心,他力图推翻以往所有的国际政治理论分析框架,重构自己的一套新的理论体系。作者诠释了国家权力平均化的趋势,传统现实主义者摩根索和进攻现实主义者米尔斯·海默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他的批判对象,他的结论是,这种趋势将导致霸权的终结与洲级国家时代的来临。

  在国际关系领域,他提出了人权高于霸权的原则,从联合国有关文件和公认的国际准则来看,这一原则似乎无可厚非。

  可是,我却时不时地感到困惑,显然,不由分说闯入我脑海里的这些新的理念,与我的既有观念发生了激烈的交战。作者宣称,自己是个泥瓦匠,试图将民族主义的砖块与自由主义的砖块砌在一起,以构筑中国新意识形态的基矗然而,这些诱人理念的结合却推导出了一些我至少在部分上无法认同的结论,比如,作者给反霸权国家提出的建议是推行反轴心化战略,即外部的一体化和内部的联邦化,他甚至明言,中国未来战略的成败,在于能否在被轴心化和反轴心化之间保持恰当的平衡。

  引发我困惑的主要问题则是,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能否做简单的类比?作者宣称,“一国政治与国际政治是一个统一体”,而国际政治的行为体,甚至包括霸权国家在内,它们在国际政治中拥有的权力与一国政府在国内所拥有的权力是否能等同,还是有待商榷的,即使是国际机制论的倡导者,也无法否认霸权国家和世界政府的质的区别。其次,不可否认,作者对霸权理论的批判和分析是相当深入的,但人权和霸权真的能相互消长吗?这种敲打能让霸权走近黄昏吗?

  在由这本书引发的我的观念的冲撞与混战中,似乎能瞥见作者自身理念的游离与其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