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张其成教授为网友答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3日16:38 人民网

  人民网讯10月10日为世界精神健康日,今年的主题是"心身健康,幸福一生"。人民网请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其成教授来与我们谈谈关于现代人的身心健康的关系,尤其是利用传统的中华传统智慧来指导我们的身心调养。

  [网友]:家人患病,但是因为手术费用难以承受,我相信祖国中医宝库的神力。像这样的患者,张教授能不能给他一些精神上的指导,对待疾病我们应该什么态度?

  [张其成]:人得疾病或者说人的生老病死,这是人都会遇到的状况,对待疾病当然求助于医生,同时自我上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为人体都有一种自主能力,自调解能力,自愈能力,中医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等等这种手段,来激发人的自愈能力,自调解能力,而中国古代的那些修行的方法,比如我刚才讲的静坐的方法,实际上也是激发出自己自愈的能力,所以自己首先不能心理上紧张,或者恐惧,或者痛苦,这样人的自调解能力就会下降,拿下来的话就是说免疫能力反而下降,所以你要抱着乐观的,积极的这种心态,首先树立这种心态,然后再采用一些药物治疗的手段,当然有的病没有办法治,但是大多数病,很多病是吓出来的,是自己愁出来的,精神负担太大。所以心身健康,心放在首位。心理的忧虑、恐惧,那些东西先解决掉,才能积极地对待自己的疾玻

  反正有了病,与其你怕它,不如你不怕,这样,说不定这个病好了,好多癌症就是这样,那觉得自己反而得了癌症了,然后他自己到外面旅游去了,放开一切去旅游,享受一下人生,无忧无虑地去旅游,结果过了几个月回来之后,一检查好了。癌细胞没有了,这个情况是可能的。

  [网友]:想让您给他一些建议,比如说调解心智。推荐几种易于调解心智。

  [张其成]:这位网友说的读书、书法,这个读书的确有益于锻炼心智的方法,但是书千万不要多读,书一定要读经典,我们多读一些在文化史上流传了几千年几百年经典的书,那你肯定会获得你心智上面的一些启迪,改变心智模式。中国的书法的确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方法。写书法的时候,就是调神、调息、调神。除了这儿之外,当然还有我刚才讲的静坐的方法,还有回归自然的方法。我曾经在一次培训当中提到忍是这么一个过程,从零到一,再回到零的过程。从零到一标志着一个人的成功,而从一到零标志着一个人的成熟。有一位著名的企业家,他悟性极高,他就说,张老师,这个从零到一,再到零是不是这个意思,就是人都是从无产阶级再到资产阶级,最后还要回到无产阶级,我说对,这个理解的非常准确,人最终都是要这样的,归零的,所以人应该不断地归零,所以归零就是有益于心身健康的一种核心方法。儒家讲,一日三省吾身,每一天多次的反省自己,不断地清空自己,就像一杯水,这杯水已经很满了,没有办法加进新的水,你把这杯水倒掉,每天都清空,孔夫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把这句话改了,人有近忧,必无远虑。每一听都有忧患意识,你不可能有那些担忧的事情。中国几千年仁人志士都是这么去做的,结果他们的心态特别的平衡,他们物质生活很平衡,但是他的精神生活,他的心灵,他的这种心灵境界可以非常高,精神生活非常的丰富,所以这种人应该是健全的人。

  [健康频道]:您自己研究学问的你感觉的快乐,还有你是不是有一个健康的人生。

  [张其成]:这个网友提的问题非常有意思,我当然经常说人应该有三种人生,一个是健康人生,一个是快乐人生,一个是智慧人生。我是苦心地研究学问,但是从苦当中得到了乐,所以这个苦已经不再是苦了。因为在研究这些学问,研究古代的传统智慧里面,自己就得到了一种升华,是一种享受,不是快乐,不是苦,是乐。当然,这前面两种人生,健康人生,因为我一直是注重和谐,心生的和谐,应该说差不多,快乐人生我也比较快乐,智慧人生正在努力。

  [健康频道]:而且在传播智慧。

  [健康频道]:非常感谢张教授今天来人民网给网友传授这么多修心养性的智慧。由于时间关系,今天访谈就到这里。我们也希望请张教授再给我们网友提一些好的建议,归纳几点。在日常精神卫生方面,给我们几点建议。

  [张其成]:我觉得所有的人士包括成功人士,包括正在成功的人士要想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健康,有一点非常重要,首先要明确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的精神需求,精神支柱。其次就是要不断地每一天坚持放松自己,放空自己,不断地归零,这样人才能达到一种逍遥的状态,逍遥的境界。不要患得患失,要经常地用传统的智慧,来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