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上海“骑士”王龙祥向楼兰文保站赠摩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11:17 乌鲁木齐晚报

  (乌鲁木齐晚报记者 吴志杰 包璇漪2005-10-14)

  10月13日上午,“新西游记”采访团在出发之前举行了向楼兰文物保护站捐赠摩托车仪式。

  看到中国楼兰文物保护站艰难的生存条件,随采访团开摩托车进入罗布泊的上海骑

士王龙祥将自己的备用摩托一辆及大量的配件以采访团、他个人和摩托车生产厂的名义捐献给了文保站,让他们可以有一辆稍微像样的巡逻工具。

  行路如同牛仔驯牛

  10月13日的目的地是罗布泊当中的楼兰古城。前往楼兰的道路上,到处是坑坑洼洼的浮土,土质松软让车轮不住打滑,车辆刚越过一个高坡马上陷入一个深坑,车身左歪右斜,在上面完全就像西部牛仔在驯野牛。好几次差点翻车,而许多驾车的志愿者没有见识过这样的路面,虽然号称自己已经行了万里路,照样傻了眼。新疆本地的几位志愿者都肩负重任,不但自己要安全驶过,还要负责把陷入大坑的其他车辆拉出“深渊”。全程居然拉断了3根钢筋,当绞盘和钢筋全部不灵时,就得人下去推了。

  如此走走停停,直到下午6点多,记者乘坐的车辆还在拉故障车,记者与福州晚报的记者决定结伴徒步行进,跟上前面的大部队,据说此时距离楼兰古城只有3公里了。而我们担心的是再等待就拍不到夕阳下的楼兰了。

  差点陷入生死险境

  不料,这3公里真是不容易到达。好不容易搭上了一辆前面的车,没行驶多久,发现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我们落了单。沿着一条岔路前进,却发现前面的一个高坡居然高到难于登天,我们走错路了。通过车载电台联络到指挥车后,发现除了指挥车到达目的地,所有的车都走错了路。指挥车很着急,在高处用柴禾点燃作为记号,但是在楼兰周围复杂的地貌里,我们张望不到火光。几次来回之后,指挥车终于找到了我们。

  深夜10点半到达楼兰保护区的门口,除了铁丝网上的“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之外,我们一无所见。

  但是,10月13日想想真是既后怕又幸运。要是在昼夜温差这么大的地方走丢了人,就可能是丢了一条命。现在记者深刻体会到,汽油消耗,车辆故障,食物和水的供给,哪一样在无人区发生任何一些小状况,都能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

  楼兰为何消逝?是乱伐树木的生态灾难,还是因为繁华引起战争?我们10月13日细看楼兰。:

  (责任编辑:高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