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记忆重回激情燃烧的岁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14:33 新民晚报

  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上海共组织规模不等的围垦62次,其中以60年代初的围垦最为壮观。“文革”期间,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段历史给人们留下难忘的记忆。“知青”一词也由此而来。

  昨天,位于奉贤五四农场内的上海农垦博物馆知青馆正式开馆迎客,当年奋斗在地处两省一市七县的上海国营农场部分老知青闻讯赶来。看到那些真实记录了当年生活的老照片

和旧物品,他们百感交集……

  意外发现自己照片

  一个瘦弱文静的姑娘,稚嫩的双肩挑着沉重的担子,这是当年农场寒冬腊月开河挑泥的一个镜头。来此参观的知青们都驻足观看,一位中年妇女看了照片,惊喜地对一旁同伴叫起来:“这不是你吗?!”

  照片中的姑娘原是崇明前哨农场五七战斗连的战士,叫郑安梅;一旁叫出声的高个子妇女是当年该连的指导员杨步秀。开河挑泥和“三抢”是最苦的活,杨步秀讲了一个故事。那时她的饭量特别大,有一次食堂烧面疙瘩,她吃了不够还要加,炊事班班长周鲁卫(现为复旦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惊讶地问:“你没吃饱啊?”杨步秀反问道:“我吃了多少啊?”周鲁卫告诉她——已经吃了一斤二两了!她听了自己都吓了一跳。

  1962年下乡,如今已63岁的刘菊珍惊喜地发现,自己18岁时当拖拉机手的照片也在展馆内,同伴赶紧把她拉到老照片前又拍了一张新照片。刘菊珍是上海新成中学毕业生,本来让她留校的,她却要去新疆,结果没去成,最后参加“上海青年农业建设队”,来到崇明跃进农场。

  艰苦岁月乐在其中

  那段岁月,大家吃住在一起,战斗在一起,没有森严等级,这也是知青们后来乐于回忆的原因之一。

  反映当年知青工作、生活的500张老照片弥足珍贵,近百件看似“破旧”的实物,更是往昔峥嵘岁月的真实写照。

  橱窗里陈列着一本列宁哲学笔记。透过玻璃,新海农场五七连队知青徐永炘娟秀的字迹依然清晰,他用钢笔抄录了斯诺的《同毛泽东的一次交谈》,还有海涅赠奥多叶夫斯基的一首诗。

  向大海要田,向荒滩要粮,艰苦的劳动岁月,于今回头再看依然令人动容。钢精面盆(铝制品)、蛤蜊油(俗称蚌壳油)、凯歌牌收音机、蚊帐、铁架床和凭知青录取通知书才能买的毯子,几乎凝聚了那个时代所有的苦和乐。

  壮志已酬创业不息

  生活是苦的,但是革命的乐观主义弥漫整个农场。被誉为“崇明岛上小豫园”的长江农场职工俱乐部,一池水,几曲桥,成为知青们闲暇时的乐园。还有一个连队,60对知青结为伉俪,成为当时的美谈。

  峥嵘岁月壮志酬。许多当年的知青,如今已成为国家的栋梁和人才,有些即使退休了还依然活跃在建设岗位上。上海前卫农场的孟建柱、上海海丰农场的李源潮、崇明跃进农场的杜家毫、崇明长江农场的胡延照等,一大批知青后来都走上了领导岗位。王小鹰、孙、王周生、蒋丽萍等一批知青作家,则长久地活跃在文坛上。

  曾经是新海农场场长的叶杏珍,退休后又回到崇明东旺沙搞苗木生产,她称自己是再度创业。当年的知青,如今依然斗志昂扬,这真应了一句“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歌词。

  本报记者 朱全弟 特约通讯员 陈春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