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通讯:塞外“不毛之地”变“绿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20:35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太原十月十四日电 题:塞外“不毛之地”变“绿洲”

  ——山西右玉县生态建设掠影

  作者 张墨

  有人说,西方发达国家就是中国上海的繁华加山西右玉的生态。一位曾经到过右玉的中国国家旅游局官员做出这样的评价:“右玉,冬天的白玉石,夏天的绿翡翠。”

  种草植树布密网,绿色屏障锁风沙。山西右玉五十多年除了自身发展外,同时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创造了很好的生态环境,也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做出了贡献,给北京“绿色奥运”遮挡了不少风沙。

  昔日风起黄沙飞

  右玉县曾经是一个即将被黄沙掩埋的“不毛之地”,然而经过五十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而今却变成了一个处处生机盎然的“塞上绿洲”。

  右玉县位于山西省西北端,处于“三北”地区长城沿线潜在沙漠化地带。全县国土面积一千九百六十七平方公里,辖四镇六乡,总人口十点六万,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也是朔州市唯一的贫困县。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白天点油灯,黑夜土堵门”是昔日右玉的真实写照。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之过去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人为破坏,解放初期,右玉县仅有残次林八千亩,风蚀、干旱形成的土地沙化面积达到二百二十五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六点二。

  面对恶劣的生态环境,历届右玉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不懈地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森林覆盖率由百分之零点三提高到百分之四十七,一张蓝图绘到底,使昔日遍地荒山秃岭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处处生机盎然的“塞上绿洲”。

  “十山九秃头,洪水遍地流,风起黄沙飞,十年九不收。”右玉旧城三丈六尺高的城墙,曾一度被流沙淹没。受风沙干旱、水土流失、早霜、冰雹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影响,长期以来,右玉县农牧业生产发展极其缓慢,人民生活十分贫困。

  植树造林五十载

  “右玉要想富,必须风沙住,要想风沙住,必须多栽树”的指导思想,五十年如一日,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并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指导思想。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哪里能栽哪里栽,先让局部绿起来”为原则,生态建设全面起步。

  六十年代,坚持“哪里有风哪里栽,再把风沙锁起来”,突出加强风沙治理。

  七十年代,坚持“哪里有空哪里栽,再把窟窿补起来”,狠抓“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八十年代,提出了“适地适树合理栽,再把三松引进来”,把林业建设的重点放在规模营林、集约经营和提高造林质量、增强经济效益上。

  九十年代,引入立体造林理念,提出了“乔灌混交立体栽,绿色屏障建起来”。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围绕生态畜牧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退耕还林连片栽,山川遍地靓起来”。

  解放以来的五十多年,右玉县十几任领导班子却没有为体现“创新”否定前任,更没有为求一时的政绩改换思路,而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锲而不舍地坚持植树造林。

  如今生态环境美

  经过五十多年的奋斗,全县累计营造大型防风林带三百多公里,完成荒山荒地造林一百零八万亩,封山育林十五点三万亩,全县有林面积达到一百二十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四十七;治理沙化面积二百万亩,占沙化总面积的百分之八十八点九。

  而今踏上右玉的土地,映入眼帘的是绿意盎然、满目葱茏。在营造防护林的同时,加大了经济林、速生丰产林和灌木林造林比重,增加了落叶松、樟子松、枸杞、山杏等优良树种的种植面积,先后引进和推广了柠条、大果沙棘、新疆杨等十八个新树种,全县在治沙造林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条“林多、草多、畜多、钱多”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00一年十月十九日,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来右玉视察工作,看到右玉的变化和发展后,号召老少边穷地区要把右玉的发展模式作为方向。

  截止到二00四年底,右玉县先后八次在生态建设方面受到省级以上表彰奖励。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前不久在右玉调研时指出,右玉处于阻遏沙尘的风口前沿,能够在这么一个高寒冷凉地区把树种活,而且成了规模、绿了大地,非常不容易,对全省、全国也是很大的贡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