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她把一切献给了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5日04:43 人民网-人民日报

  

她把一切献给了党

  邓力群

  2005年10月14日是刘英大姐一百周年诞辰。《刘英自述》在这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对刘英大姐的一个很好的纪念。

  张闻天同志是我的老师,刘英同志是我的师娘。他俩是在我们党内受到大家尊敬的一对相亲相爱的夫妻。

  张闻天同志犯过大错误,也做过大贡献。在遵义会议上,他从教条宗派中分离出来,转过来拥护毛主席的路线、政策。大家推选他当了党中央总书记。从此,他同毛主席配合合作,领导长征取得了胜利,实现了从内战到抗战的转变,促使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我们的党和军队也在抗日战争中发展壮大起来。

  张闻天同志一生坎坷,长时间处在逆境之中。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刘英大姐和张闻天同志相亲相爱,感情始终不变,令人非常钦佩。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在瓦窑堡,刘英和张闻天结婚。这个时候的张闻天是我们党的总书记。按时下一些人的说法,是共产党里面最大的官了。我听说,毛主席常常在大家面前开刘英的玩笑,说这是我们的娘娘啊!在这种情况下,刘英大姐没有得意洋洋,照样上她的班,做她承担的一份工作。与人相处还是那么平易近人。

  党的七大以后,张闻天同志继续被选为政治局委员。可是实际分工,只负责一个政治材料室。这是中央各部门中最小的一个单位,只有四五个人。在这种情况下,刘英大姐并不因为张闻天负的责任很小,管的人很少,而感觉到自己脸面无光。她与人接触、交谈,依然落落大方。记得那时他们住在枣园,在窑洞前种了两小畦草莓,空闲下来,两人还下下围棋。可说是安之若素,怡然自得。

  丈夫做大官的时候,不得意忘形;官做小的时候,也不失意丧形。能做到这样,确实很难得。这点,给党内同志们的印象很好。大家感觉到刘英是个很了不起的大姐。

  “八一五”日本投降以后,张闻天同志赴东北。他是东北局委员和合江省委书记。领导剿匪,发动群众,都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他领导土地改革运动的稳剑当时东北和全国许多地方都犯了“左”的错误。所谓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在东北是搞“扫堂子”,侵犯中农,侵犯工商业。只有张闻天领导的合江省,顶住了“扫堂子”风,没有侵犯中农,也没有侵犯工商业。农村也没有宣传和实行“贫雇农打天下、坐天下”。合江省创造性地执行了中央的政治路线,在东北以至全国非常突出。这个时候刘英大姐同张闻天一起做工作,一起到农民中间去访贫问苦、调查研究,一起在农村参加群众斗争,一起进行各项政策的调整。工作很有成效,生活非常充实。回顾在东北这一段,刘英大姐说是一生中最愉快的日子。

  后来,张闻天到东北局当副秘书长兼组织部长。刘英大姐是哈尔滨市委的组织部长。她确实是做到了公私分明。不仅仅个人不占一点公家的便宜,就是在工作上,也不利用夫妻关系图一点方便。没有因为一个是东北局的组织部长,一个是哈尔滨市委的组织部长,而违反党内正常的工作秩序和纪律。有些事情走不通了,没有说我这个市委组织部长,可以找我的丈夫,东北局的组织部长,帮忙解决。没有那种事情,从来不搞那一套。

  在这一段,还应该提到的是,陈云、张闻天他们初到东北,就客观地分析了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和东北的情况,提出了东北工作的正确方针,得到毛主席和少奇同志的赞同。后来,因为贯彻了这个正确的方针,使得整个东北能够在全国首先解放。在这方面,张闻天确实是立了大功的。刘英大姐参与了东北工作方针问题的争论,深知事情的经过,可是她并没有夫贵妻荣那一类想法。丈夫立了那么大的功,我就应该分享果实。她没有那种想法,也没有那种做法。

  五十年代初,张闻天同志接替王稼祥同志当驻苏大使。1954年回国后当外交部常务副部长。进行大国外交,从事国际活动。在有些人看来,真是风光一时埃在这个时期,刘英大姐先后担任参赞、使馆特委书记和外交部部长助理,协助张闻天工作,各方面关系处理得非常好,该刘英出场时就有刘英,不该出场时就没有刘英,非常得体。

  1959年庐山会议,张闻天同志受到打击,一下跌落到最大的逆境之中。不是一般的受批评、受压制,是因为意见正确而受批评、受压制;而且不只是受批评、受压制,是罢了官,撤了职。这是多么大的冤枉!这时张闻天什么工作都没有了,只能到经济研究所当一个挂名的“特约研究员”。刘英大姐也受到牵连,离开外交部,在近代史研究所挂个名领工资。在这种情况下,刘英大姐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垂头丧气,照样到近代史研究所上班,仍然同张闻天相亲相爱,支持张闻天迅速进入经济科学研究的领域。

  1962年春夏之交,刘英大姐陪张闻天同志到江苏、上海、浙江、湖南三省一市进行社会调查,前后有两个多月。调查后张闻天同志向中央写了很有创见的发展集市贸易的意见书。这同刘英大姐的关心、支持是分不开的。

  特别令人敬佩的是在“文革”中间,张闻天和刘英被流放到广东肇庆。那时的处境非常孤独,实际上同外界隔离了。朋友不能见,亲戚也不能见。连自己的名字“张闻天”三个字都不能用。派到身边的警卫,名义上是保护,实际上是监视。只有他们夫妇俩,朝夕相处,互相安慰。在这样的困境中,买菜、烧饭、洗衣服等家务事,都由刘英大姐来做,让张闻天仍然能够专心致志地看书学习,研究学问,思考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问题。刘英大姐真是忠实的伴侣。她不仅同张闻天交谈和讨论问题,在张闻天同志写文章的时候,她还在外面“放哨”,让他安心秘密写作,不让监视的人发现。这时,张闻天的视力校正后才达到零点二,但仍夜以继日,毫不懈怠,写下许多文章,达到了他一辈子政治上、理论上的最高水平。如果没有刘英大姐的扶持、照料,张闻天进行科学探索不知会遇到多少困难,高水平的理论著作也难以产生。

  1975年,在毛主席、周总理支持下,小平同志主持中央工作。张闻天得到毛主席批准移居江苏无锡。这时环境、待遇都有改善。可是,张闻天同志年纪大了,身体差了。他虽然还坚持做调查研究,但他的病接连发作,使他的研究工作难以继续。他自知不久于人世,把刘英叫到床前,对刘英说,我们两人还有三四万元钱积蓄,死后全部交给党。刘英大姐说好。可是张闻天还要刘英写下来,签上两个人的名字。刘英大姐强忍着眼泪说,你还信不过我吗!她不是不愿意签字,是舍不得张闻天离开人世,不忍心张闻天感觉到就要离开人世。后来,她还是遂了张闻天的心愿,写了字据,两人都签了名。什么叫无私奉献?什么叫把一切献给党?刘英大姐和张闻天同志做了一个很好的注解。

  张闻天同志去世以后,作为张闻天的妻子和战友,最使我们感佩的是,刘英大姐把张闻天同志晚年在流放生活中写成的文稿,收藏整理,带到北京,找到了他最信任的战友王震同志,把这些著作交给王震同志,说出版张闻天的遗著是她唯一的愿望。

  在1985年8月30日张闻天八十五岁诞辰的时候,经中央批准,《张闻天选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时,刘英大姐应约口述,经整理发表了《身处逆境的岁月》一文,记述从1959年庐山会议张闻天受打击,到“文化大革命”遭迫害,直到1976年7月1日含冤去世,十七年间,她同张闻天相濡以沫、自强不息的生活经历;记述张闻天无私无畏坚持真理,竭忠尽智撰写理论文章,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

  此后,为了给撰写《张闻天传》提供史料,刘英大姐同传记作者详谈了她亲身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在长征胜利五十周年的时候,整理发表了《难忘的三百六十九天》。把她参加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经历和见闻,特别是遵义会议前后的变化,毛主席军事领导确立的过程,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毛主席、张闻天、周恩来等对张国焘的争取和斗争等情况,如实地记录了下来。在建党七十周年的时候,又整理发表了《在大变动的年代里》,记叙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至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近两年间发生的巨大变化。着重讲述张闻天同毛泽东配合合作,领导党和红军从濒于被消灭的困境中走出来,经过瓦窑堡会议、东征、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在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战争中发展壮大,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由于刘英大姐长期在党中央领导层工作,她的记忆力又特别强,她的回忆和讲述,为党和红军的历史留下了宝贵的史料。领导同志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体现性格特征的生动细节,也是不可多得的珍闻。刘英大姐的回忆文章,经《人民日报》、《瞭望》周刊发表,在年轻人和老同志中都引起了热烈的反响。认为这样的文章对青少年有益,对干部、党员有启发,也可以供党史研究参考。在一些同志的鼓动和一些单位的邀约下,刘英大姐把她在长征前的生活道路和革命经历,把她同张闻天结合后命运与共的历程,作了比较完整的讲述,经记录整理,成为现在出版的这样一部比较连贯的自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刘英大姐不平凡的经历和高尚的品格。

  刘英大姐九十二岁那年,回顾人生道路,曾经做过这样的总结:“我今年已经九十二岁了。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艰难曲折而宽阔光明。我领受过老校长徐特立的教诲,得到毛主席、周总理和闻天、弼时、稼祥、陈云、李维汉等同志的指点、帮助,受到为革命而献身的先烈王一飞、郭亮、林蔚、夏明翰、周以栗、陈潭秋等的鼓舞。我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确实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献出了自己的心,尽了自己的力。如果说我有些许贡献,那也完全是在大时代的影响下,接受了党的教育、经过了实践锻炼的结果。”

  刘英大姐确实是一位站在时代前列的杰出女性。她为革命出生入死,历经磨难,但百折不挠,依然英勇奋斗。在张闻天同志接连遭受打击,含冤受屈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无怨无悔,理解并支持张闻天同志继续进行理论创造。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在刘英大姐身上,确实集中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品德和坚强党性,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人民日报》(2005年10月15日第六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