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新闻周刊:中国自我“个人表达”渐入佳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0日10:12 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个人叙事是与社会联系在一起的,不存在孤立的个人表达。

  中国传统专制时代是农业社会,大家基本上生活在传统观念之中,就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在文化价值方面谈不上什么自我表达,个性意识很弱,所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是知识分子

的事情,而知识分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做了官,为社稷担忧,另一种就是失意士大夫,所谓隐士。

  许多知识分子在仕途这条路走不通时,才借琴棋书画饮酒赋诗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趣味,个性的表达没有多大的社会意义,成为纯粹的自娱自乐。但值得一提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一大批信奉“文以载道”的知识分子,奔走呼号,著书立说,极力宣传和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与治国之道,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百家争鸣”,孔子就是那个时期的杰出知识分子。

  “五四”时期是所谓个性解放时期,那个时代的反传统、反权威带有解放自我和解放社会(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的双重意味,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比如青年人反抗传统婚姻、争取婚姻自主,这既是解放自我,也是社会革命和社会运动的一部分——个人是社会运动的一分子。

  “文革”时代可以称为“全权”社会时代。全权社会的特点一是日常生活高度政治化,没有自己的私人领地,连选男女朋友、结婚都是政治问题,要经过组织批准,还要早请示晚汇报,每次吃饭前后要对毛主席表忠心;二是根本没有自由和自我,连娱乐的自由也没有,唱的歌曲,看的电影,穿的服装几乎全部是自上而下计划好的。自我表达更谈不上。那个时期虽然人们都参与政治活动,但这种参与是没有个性的参与,带有极大的盲目性。

  上世纪80年代,中国进入了文化的新启蒙时期。改革开放使得后文革时期的禁锢在那时得到了释放,并带来了空前的繁荣。那时的报社举办了各种主题讨论会,邀请读者来参加,与专家学者共同谈论问题,还在报纸上开版面,发表诸多读者意见。

  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描述平凡人生活的作品,开始大量出现,新写实主义作家和导演将叙事的内容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化的痛楚以及先锋话语的尝试转移到了平民生活,这类作品的主人公不再是英雄劳模,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擦肩而过的人,平凡甚至庸俗。

  90年代到现在这个时期是非常特殊的时期,被人认为是“后全权社会”,这个社会的特点是各种异质因素的混杂、拼贴和分裂,与全权社会不同,现在人们在文化娱乐、文化消费方面已经有相当程度的自由空间,越来越多的曾经封闭的公共空间开放了,很多公共问题可以讨论了。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孙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