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共产党人胡社生:老百姓眼中的“一个好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0日10:26 红网

  

共产党人胡社生:老百姓眼中的“一个好人”

  (山村到处宣传胡社生的功绩)

  

共产党人胡社生:老百姓眼中的“一个好人”

  (胡社生用过的破旧办公室)

  

共产党人胡社生:老百姓眼中的“一个好人”

  (胡社生的办公“专车”还是别人的)

  

共产党人胡社生:老百姓眼中的“一个好人”

  (胡社生的妻子至今还是个代课老师)

  二个小时的山路颠簸。

  终于可以远远望到倚山而建的川口中学,有如一座丰碑矗立在风雨之中,无言的诉说着胡社生,一个模范共产党员、衡南县优秀山区教育工作者的功绩。而当地老百姓都是这样朴素而深情的评价他-----“一个好人”。

  500元钱启动山区教育的希望

  川口,山区面积大,山多地少,人均收入低,是衡南县最偏远的一个乡镇。

  山里居民有句民谣是这样形容川口的:川口洞,山连山,山对山,巴掌大块田,难见半边天。2003年6月,在教育战线工作了25年,时任花桥学区副主任的胡社生,却选择到这里发展教育事业。

  当时有人劝胡社生:川口经济落后,交通不方便,学校危房多,师资少,设备缺,教育资源非常薄弱,难有所作为。妻子也劝他:你已经四十五岁了,身体又不好,那个苦你背不起。但胡社生仍然踏上了征途。

  上任之初,川口教育办还只是一个名词,办公场地,无启动资金,无工作人员,是个典型的“三无”教育办。在川口中学校长肖志荣狭窄的办公室里,在没有任何仪式的“迎新”座谈会上,胡社生对大家说:“组织派我到这里来,给我的不是一份权利,而是一份责任。”

  没有办公场地,他们就租间不足40 平米的民房办公。夏天酷暑难挡,树阴下就是他们的办公室。没有办公桌,他从川口钨矿劳动服务公司丢弃的废旧办公桌里挑了两张背回来。没有办公经费,胡社生把他上任时花桥学区同事送他私人的500元钱入了帐,作为川口教育办的第一笔经费。

  川口教育办管理着1所初中、9所小学,在校师生1200多人。这些学校大多数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中,从川口教育办到最偏远的初级中学有3个多小时的车程,学校之间平均距离达1.5小时车程,有许多地方根本就不通车。据与胡社生一起到川口创业的教育办教学专干谢建元回忆说:他们经常徒步到学校检查工作,学校之间距离甚远。为了赶时间,他们就翻山越岭走那荆棘丛生、崎岖不平的小路。有一次谢建元开玩笑:“这哪里有路哇,我们简直就是‘开路工人’。”胡社生接过话茬:“是为川口的教育开路。”

  经过大量的听课、访谈、调研,2003年,胡社生和同事们推出了《川口2004—2008年教育规划》、《川口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一场教育教学变革的春风吹进了大山中的每一所学校,川口教育办如同火车头带动着川口教育开始运转,川口的教育也如枯木逢春,孕育着新的希望。

  要发展川口教育,首先得进行危房改造!这是胡社生经过反复调研后得出的结论。

  但截至2003年8月,在川口这个仅10所学校的教育行政区域竟然还有危房3500平方米,这个数字实在有点惊人。胡社生毅然决定以将军小学危房改造为突破口,同时启动川口初中拆危建新的工作,以此带动白水、敏东学校的危房改造。

  将军小学座落在边远偏僻的将军村,与衡东县、攸县毗邻,俗称“一校座三县”。学校的学生来源于将军、高堰、莲花三个村,危改资金筹措十分困难。胡社生先后多次来到这三个村,做村民们集资建校的思想工作,常常深夜才归家。风里来,雨里去,再难也不言放弃,他的热忱终于感化了村民。将军村村民以“将军”的气魄,捐款9万余元,高堰、莲花村的村民也相继捐款建校。

  县委书记李荐国得知将军学校危改情况后,将创作县歌歌词所得1万元奖励捐给了将军学校,县委主管教育的领导到学校察看后,规划建校,并从危改经费中解决7万元。众人拾柴火焰高。2004年8月,一栋8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屹立在将军村的青山绿水之间,现实的山民眼瞅着焕然一新的将军学校,亲切地称“老胡”是个办实事的人。此时,川口初中的教学楼也拔地而起,像山里的竹笋一天天地长高,敏东、白水小学的危改也拉开了帷幕。

  “抠门”校长抠钱不抠外人

  在川口教育办和学校老师口中,胡社生的“抠门”是非常有名的。对此,他却说:“这个‘门’必须要‘抠’,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川口教育最缺的就是钱。”

  唐修利是2004年调入川口教育办的,他有辆摩托车,自从他调入川口教育办后,下基层学校时,胡社生舍不得租车,把唐修利的摩托车作为专车,再从其余三人中派两人去,刚好塞满一车,这样便省下了租车的钱。他们就是坐在这样的“专车”上憧憬和规划着川口教育的现在和未来。

  2003年8月下旬,刚刚挂牌的川口教育办拿不出钱购买教材,开学在即,胡社生和谢建元到书店买教材,他们请县教育局作担保,向书店承诺交款时间,好说歹说,终于把买教材的事情办妥了。走出书店时已是中午时分,口干舌燥的谢建元建议买两瓶矿泉水解渴,胡社生却说:“算了吧,我们去吃盒饭,那里有汤喝,既可解渴又省钱,不是一举两得么1

  就是为了省下别人毫不在意的这几元钱,胡社生经常要吃许多别人难以想像的苦,受许多常人所不能承受的累。每学期初,去衡阳拉教科书,他们总是8、9个人挤在同一辆双排座的汽车里,为了避免交警罚款,到城边时再下几个人坐公交车。胡社生给自己定下一条铁律,进城办事一律吃盒饭。

  很多时候,胡社生进城办事,只要有公交车就一定要赶回去。有一次,他与会计唐修利一起到县教育局办事,局里告诉他第二天还有个会要开,唐修利便劝他在衡阳住一晚,省得往返奔波劳顿之苦。胡社生算的却是另外一笔帐:“往返车费只要花15元,住一宿少则五、六十元,多则上百元,多不合算呀1有时办事误了时间,赶不上公交车,他就使绝招:借宿。他的同学、朋友经常要为办公事的他贴吃贴住,但大家也都理解他,谁叫他们都是大山里吃苦长大的呢。在他的倡导和带头节约下,教育办全年开支不到8000元,尤其是车费开支一年不及别的同类单位一个月。

  对待钱“抠门”,对待家人,胡社生也有点“抠”。

  胡社生的妻子1985年就当上了代课教师,他从来没有向领导提过任何要求,至今他的妻子仍未去掉那个“代”字。代课教师和在编教师待遇上差别极大,他的妻子年工资仅3000元,而一个正式教师的年工资在7000元以上。他的家庭债台高筑,儿子治病,女儿上学,但他从没乱花也从没多报1分钱。山里冬天特别冷,早几年他一家人搬入花桥学区的套间住宅时,儿子和女儿看到别人家都装上了热水器,便也要求父亲买一个,胡社生没舍得,为此,儿女和他闹了许多天的别扭。最后,胡社生请来自己的老朋友吴铭做女儿的思想工作,儿女们才对他近乎无情的艰苦朴素作风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至今,他家里仍未能装上热水器。

  “抠门”的胡社生对待同事和学生却是一点都不含糊的。

  2004年6月的一天,一位学生家长赶集时告诉胡社生高冲小学的陈秀英老师病了。胡社生立刻决定去看望她。陈秀英老师师范一毕业就分在高冲小学教书,一呆就是30多年。高冲小学位于衡南境内最高峰——天光山腰部,当胡社生和教育办的同志冒着凛冽的寒风,步行三个多小时,爬过15公里弯曲盘旋、乱石嶙峋的山路,出现在陈秀英老师的面前时,陈老师感动得泪如泉涌。

  今年春季,川口有51名特困学生面临辍学。胡社生得知情况后说:“庄稼耽误是一季,孩子辍学耽误一生。我就是去‘讨’也要为他们凑齐学费。”他返往10多趟,从百里之外的县林业局等单位“讨”来了7000多元资助金,把51个孩子的读书梦想延续了下来。在这51个学生中,有个名叫赵勇的同学,其父三年前不幸身亡,他的母亲去年又摔死了,生活雪上加霜,可怜的孩子流落他乡。胡社生与其伯父一道把他找回来,送到学校里,演绎“抠门”的另一种意义。

  倒下一个汉子立起一座丰碑

  2005年7月23日,这是个梦魇开始的日子。

  那天早上,胡社生刚刚起床,突然发现口鼻流血。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强撑着赶到川口开校长会,内容为“两免一补”。为了工作,胡社生总是向同事们瞒着病情。身体实在支持不住的时候,他就去打点滴。他的心脏病从到川口工作时就开始频频发作。今年来他就晕倒过3次。妻子心疼他,劝他到县里的医院住院治疗,并代他向县教育局写好了请假条。

  可他直至离开也没有拿出来。

  年初,胡社生曾经对唐修利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想休息两个月。”是啊,胡社生已经很累很累了。然而,他一天也没休息。据同事们统计,6月下旬至7月上旬,他一直为川口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学校布局调整奔波着。川口20个行政村,10所学校,1286个学生,63名教师,教育资源极其匮乏,而且资源配置也不科学。为此,胡社生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方案,最大程度地优化川口的教育资源。

  而在年初的时候,已经累得又黑又瘦的胡社生似乎预感到什么,他曾说:“我可能会死在川口,可我必须抓紧时间,我手里还有很多事要做呢1谁曾料想,这一语成谮,7月26日,在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时,因劳累过度,突发大面积心肌梗塞。

  一个坚韧不拨的汉子就这样倒下了。

  胡社生的一生,是短暂的一生,但他把全部热忱和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献给了他无怨无悔的教育事业。他死后,党和人民给了他高度的评价与光荣:

  7月30日,衡南县教育局作出决定,号召开全县教职员工向胡社生同志学习;7月31日,衡南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发出了向胡社生同志学习的号召。

  县委书记李荐国满含深情地说:“胡社生为人民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事迹催人泪下,他是矗立在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面前的一座丰碑和一面镜子。”

  县长周千山动情地评价说:“胡社生用自己对川口人民的深情,对教育事业的钟爱,用自己感人肺腑的言行,体现了一位‘模范共产党员’的崇高风范。” 很多人在约知胡社逝世的消息后泣不成声,都说胡社生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永恒追求,大力宣传他的事迹,必将激励更多的党员干部躬身为民,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川口人民朴素而非常有份量地评价他说:“一个好人啊1

  (稿源:红网)

  (作者:汤红辉)

  (编辑:汤红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