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和谐发展带给百姓多少实惠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1日09:42 河北日报

  -从省委六届八次全会看构建和谐河北关键词

  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河北,需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

  这是社会殷切的呼唤—构建和谐河北,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前提。

  构建和谐河北,路途很远—它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理想,需要很长时间的奋斗,将始终伴随着燕赵大地的发展。

  构建和谐河北,近在身边—它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每一步前进,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认真审视我省新时期所处的历史方位,刚刚闭幕的省委六届八次全会,勾画出了和谐河北的美好蓝图。对此,谁不期待,谁不关注?

  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构建和谐河北的这一核心理念,怎能不令人温暖,怎能不让人鼓舞!

  1

  关键词:

  反哺“三农”词解: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事业向农村覆盖

  我省农村人口已达54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0%以上。2004年以来,全省农民人均收入不仅首次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农民的人居环境、生活质量也随着文明生态村建设有了很大改善和提高。然而,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仍有不小差距。

  农村稳,天下安。如果不下大力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这一突出矛盾,就谈不上构建和谐河北。省委六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给农村更多关注,给农业更多支持,给农民更多关爱。

  专家指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对农民的最大关爱。全会提出继续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眼于我省农民人均耕地只有1.3亩、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第一要素的实际,全会提出: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扶持中小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广辟农民外出务工经商渠道,巩固京津市场,发展沿海市场,开拓境外市场;增加农民培训专项经费,提高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和稳定就业能力等。

  目前,我省尚有52个县、7100多个村和200多万人口仍处在比较贫困的状态。全会强调,要在强化贫困地区自我发展和区域协作的同时,强化对贫困地区的政策扶持,“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定向培养急需人才”,“鼓励支持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和高级职称以上人才到贫困县工作”。

  在全力抓好农民增收的同时,我省将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文明生态村建设为重要抓手和载体,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保证支持农村发展的资金每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形成城乡衔接的交通、供电和信息网络;推进公共事业向农村覆盖,教育、医疗和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充分考虑农村的需要。

  2

  关键词:

  确保公平

  词解:妥善协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织好社会保障“安全网”,高度关注困难群众生活对于未来的生活,你最渴望的是什么?就此简单的问题在街头进行随机调查,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老年人说:我想老有所养,不给子女增加负担;下岗职工说:我想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年轻的“漂一族”则说:希望供职单位给我上好保险;城市贫困居民则说:房价太贵了,我们怎么安居?

  专家指出,和谐社会,应是一个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面对社会的转型,必须改变以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原则,妥善协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确保社会公平。

  鉴于当前“洋葱型”的社会阶层结构,全会提出,要注重分配调节,“更多地关注低收入群体”。健全个人收入监测办法;深化国有企业工资制度改革,把管理者与职工的工资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支持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建立面向城镇低收入家庭的廉租房制度……一系列的举措,正在拟议之中。

  社会保障被称为现代社会的“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全会强调,要积极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配套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保障范围,努力使贫困人群都能享受基本社会保障。据悉,我省将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加快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巩固和完善五保供养制度;完善对残疾人、无业人员和农村“五保户”、困难户等特困群体的救助政策;充分利用城市社区资源,为离退休人员特别是高龄、孤寡、残疾等生活困难人员提供就医、娱乐和公益性养老服务,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就业是民生之本。本次会议特别强调,要将扩大就业与经济增长放到同等重要位置———积极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就业容量大、吸纳能力强的作用;下大力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在自谋职业过程中门槛高、范围窄、收费多、服务差等问题,引导自主创业、灵活择业、竞争就业;对大龄失业人员进行特殊的就业援助,实行免费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和就业指导。

  3

  关键词:

  补齐“短腿”

  词解: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事业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我省社会事业仍然是一条“短腿”。

  如何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呢?在省委、省政府出台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建设文化大省规划纲要基础上,本次全会又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思路:

  ———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在重视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更加注重群众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切实把社会事业与经济建设一同规划、一同部署,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事业建设。

  ———认真落实我省关于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的重大部署,将各项工作做深做实。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完善各种教育救助和资助政策措施;建设活跃健康的和谐文化,抓紧实施“河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促进文化资源的开放与交流,以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满足群众的多元文化需求,弘扬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和基层,支持县级综合医院装备改造和乡、村两级卫生院(室)标准化建设,推广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和实施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大力加强体育设施建设,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共同发展。

  为破解政府对社会事业的投入难题,全会提出,要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投入机制,确保社会事业财政投入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经常性增长幅度;健全社会事业公用经费监管机制;把社会事业发展状况纳入领导干部政绩和部门目标考核体系等。

  4

  关键词:

  民主法治

  词解:推进依法行政和司法公正,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使大家有话能说、有理能讲、有情能诉

  有关人士形象地指出:“从字面上看,皆言才能和睦。和谐社会,不就是要确保人民群众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吗?”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可以更好地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出来。为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全会认为,应建立健全民意表达、批评建议、协商对话等利益诉求机制,拓宽不同利益群体的意愿表达途径,使他们有话能说、有理能讲、有情能诉。据悉,我省将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红白理事会等群众互助组织,积极推进社区建设,同时,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架起群众与政府直接沟通的桥梁。

  法治是民主的保障。全会提出,要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廉洁高效政府、诚信政府,积极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不断提高办事效率,维护、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诚信度。

  司法不公是最大的社会不公。英国著名学者培根曾说:“一次不公正的判决比多次不法的行为为祸尤烈”。全会对推进司法公正做出了部署:以公开促公正,以监督促公正,以制度促公正,以素质促公正。

  5关键词:

  安定有序

  词解:推进“社会安全工程”,增强群众安全感,有效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矛盾问题社会学家指出,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安定有序的社会。

  安全,对河北的意义尤为重要:如果说首都是心脏,那么,河北就是胸膛。

  在社会安全度总体提高的同时,我省也经受着一些不安定的因素的困扰: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影响社会治安的案件时有发生,基层矛盾纠纷难以杜绝。

  如何进一步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据悉,我省今后将大力推进“社会安全工程”。

  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我省将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构建现代化治安防控体系;积极探索公众参与和市场运作的治安管理模式,注重科技含量,提高防范水平;及时向社会发布治安预警信息;研究把握犯罪发展规律,完善长效打击机制。

  妥善化解社会矛盾,需要突出重点。征地拆迁、企业改制过程中容易侵害群众利益,全会指出,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出台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举措,既要考虑使多数人受益,又要考虑得到多数人认可,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的矛盾;基层邻里纠纷、宅基地问题容易引发纠纷,全会强调,要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充分发挥其化解纠纷、弥合矛盾的独特作用;为妥善化解社会矛盾,我省将建立有效的矛盾预防机制和排查调处机制,尽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为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全会要求,要认真落实领导接访和干部下访制度。

  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安全生产,是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多发的根本原因。全会指出,要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增加安全生产投入,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为此,我省将落实企业提取安全费用制度,加大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罚力度,并严查事故背后的失职渎职和腐败问题。

  6

  关键词:

  环境友好

  词解: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强生态建设,建设宜居家园有河皆干,有水皆枯;植被减少,人沙争地,城市越来越热;水污染、大气污染、农药残留……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人们回过头来却发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比眼前的利益更重要。

  今天的发展,不能影响明天的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基矗着眼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全会强调,一定要树立“人均”意识,使人口政策与经济发展和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河北是人口大省,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据悉,我省将坚持依法管理和政策引导并重,落实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扶助政策,通过多种形式帮助仍处在贫困状态的计划生育家庭脱贫致富。

  我省水资源严重短缺;一些地方还未摆脱资源型经济的发展模式,高耗水、高耗能式的发展,是对资源和能源的巨大浪费;重复建设和投资,也耗费了大量资源。为此,全会强调,要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乡建设模式。

  建设宜居家园,是不少人的梦想。今后,我省将加强对大气、水和固体废物等污染的治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环境监测、环保执法检查和监督,加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和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按照优化环境、适宜人居的理念建设城市,注重协调生产与生活、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合理布局功能分区,增加绿化配置;继续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

  到2020年,力争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0%;建设15分钟城市生活圈;到2010年,力争40%左右的行政村进入文明生态村行列……天蓝、地绿、水清、气爽、景美的宜居家园,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本报记者 史文通 牛海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