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朱家角,不听好话只求真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3日14:35 新民晚报

  本报讯(记者朱全弟)昨天下午,建筑大师与著名作家沿着河边走在老街上,来到朱家角“江南第一茶楼”,参加“全球化视野下的地域化城镇”高端论坛,探讨在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如何摆脱“百城一面”的重重围困,寻找一条传承与创新建设小城镇之路。

  这是朱家角继去年11月首届“新江南水乡国际论坛”的延续,虽然本次冠以“全球化”的高端论坛似有勉强之嫌,但是朱家角的态度是认真的,尤其是青浦区副区长孙继伟开

场白“不听好话只求真言”的坦率赢得与会者的赞赏。

  朱家角已经在古镇区内完成了管道入户,污水不再直排河道,水面也变得日益清爽;三线落地,天空脉络也更加洁净。工厂、医院、镇政府等63家与古镇环境不协调的单位实行整体搬迁,这是上海乡镇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梳理。

  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著名作家冯骥才、韩少功,著名建筑师马清运在论坛上分别作了各自观点的阐述。令人称道的是,一直持尖锐批判态度的著名艺术家陈丹青也在应邀之列。他直言不讳地说“江南没有水乡了”,这一根本性的否定与青浦和朱家角的保护建设“新江南水乡”的观点完全抵触。

  作为朱家角项目的建设者、城市发展的管理者则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一个城市是一代又一代人心血的堆积,也是一代又一代人完美的拼贴。“新江南水乡”是朱家角城市化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是江南面临的问题。

  是给后人留下传世之作,还是留下大量建筑垃圾?作家韩少功对于城镇建设同质化潮流的批判给人以警醒,而马青运的“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是幸运的,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是不幸的”断论,更是过去人与现代人对城市把握的共同困惑。不过,朱家角更多的困惑无疑是一个“新”字,如何走出江南水乡雷同的“怪圈”,是他们目前考虑最多的问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