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东进,造就“活力上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4日03:00 人民网-华东新闻

  ●上饶,浙闽皖赣四省通衢之地,660万人口中绝大部分生活在农村,12个县(市、区)中5个是国家重点扶贫县

  ●2000年10月18日,国务院批准上饶撤地设市。5年来,上饶广大干部群众集中精力建设“赣浙闽皖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和快速发展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报记者近访上饶,发回连续报道,今日刊登首篇

  近日,上饶人载歌载舞,庆贺这座已有1700多年历史的城市“撤地设市”5周年。

  他们自有欢欣鼓舞的理由。

  从2000年10月以来,上饶迎来自1700多年前设州县以来经济发展最快、人民生活改善最快的上升期。5年来,上饶GDP增幅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贫困人口每年净减2万多人;财政收入从2000年的15.7亿元增加到去年的27亿元;主要经济指标都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计划目标。

  思路决定出路———

  “掉头向东”展现冲劲

  在总结近年来的发展时,江西人有句很经典的话,即“观念就是财富,思路决定出路”。上饶5年来的巨大变化,就是对此最好的印证。

  上饶于上世纪90年代初,曾提出“背靠大山、冲出夹缝”。“冲”的方向,瞄准省会南昌和深圳、香港。由于省城自身的带动能力有限,上饶“冲”得十分艰难。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上饶与毗邻的浙江衢州、金华的发展水平大体相当。但到2000年,上饶GDP落到只有金华的31%、衢州的64%。

  2002年,江西省第一条连接浙江、上海的高速公路———梨温高速公路通车。这条经过上饶7个县市、23个乡镇的高速公路,将上饶至上海的车程缩短为四五个小时,使这一地区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及接受经济辐射的区位优势凸现出来。为此,上饶果断提出“掉头向东、面向沿海、接轨浙江”战略。据统计,近两年上饶招商引资60%以上的项目来自浙江。

  日益清晰的发展思路,使古老的上饶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冲动和活力,招商引资对财政的贡献率也越来越大。2004年,全市新增收财税5.3亿元,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招商引资企业的新增税收。

  定位决定地位———

  建设热情如潮涌动

  围绕加快发展的定位,上饶人谋定而后动。

  鄱阳是江西省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县,也是有名的穷县。血吸虫病的流行和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连年洪灾,140多万户籍人口的鄱阳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

  “2000年之前,鄱阳的干部群众基本上是3个月备料防洪,3个月抗洪救灾,3个月灾后重建,剩下的3个月是农民忙过年。”鄱阳县委书记赵东亮说。

  2000年后的5年,随着防灾体系的完善和中央支农力度的加大,鄱阳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去年,基础设施投入完成8亿元,今年预计完成16亿元。“十一五”期间,每年还将完成20亿元的基础设施投入。

  “一个县城的投入就这么大,是不是太多了?不是。一是鄱阳的欠账太多,二是人口基数大。140多万人口,人均投入其实没多少。我们的加快发展,只是量力而行。”上饶市委书记姚亚平说。据统计,上饶市固定资产投入从5年前的32亿元增加到153亿元。

  全民创业致富———

  活力之泉源源不断

  “广丰从国家级扶贫县跃升进入全国百强县,关键是走出了一条‘全民创业、脱贫致富’的路子。撤地建市5年来,上饶的活力之源其实也来自全民创业。”上饶市政协副主席、广丰县委书记陈平认为。

  在江西省级经济开发区广丰芦林工业园,147家入园企业中的108家是该县通过外出打工者获取“第一桶金”后回乡创办的。江西绿源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衰象说:“在我老家广丰县排山镇黄狮村,和我同龄的,至少13的人在办实业。”

  做过挖煤民工的周衰象,23岁外出务工,33岁时拥有了自己的煤矿开采企业。2001年,他在芦林工业园投资2400万元建起了赣东北规模最大的乳品生产基地,如今还在老家拥有两个千头奶牛规模的牧场。

  5年来,上饶市工业占GDP的比重从27%增加到32%,凤凰光学、万年青股份等品牌企业相继涌现。一个个企业集聚成势,一个个品牌快速做大,汇成了上饶经济的蓬勃发展之势。

  如今,上饶以交通为纽带,以产业为龙头,在市内已形成上饶、广丰、玉山、信州、弋阳、横峰、铅山“半小时经济圈”,其他县(市)构成“1小时经济圈”,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活力初步显现。2000年,这里只有1个县财政收入过亿元,去年则只有1个县的财政收入没有过亿元。

  《华东新闻》(2005年10月24日第一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