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学者新论:对于小泉,用“参拜”一词有何不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5日21:38 人民网

  自2001年以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多次参拜供有甲级战犯亡灵的靖国神社,以致引起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有关国家人民的强烈不满和严重抗议。2005年1月17日,小泉纯一郎不顾各国人民的反对,第五次参拜靖国神社,再次引起各国舆论的强烈关切。

  不料,朽木先生于10月24日在人民网上著文称,我们再也不要把类似小泉这样的人到靖国神社去“拜鬼”说成是“参拜靖国神社”了!对于小泉的“拜鬼”行为,人们不应再

使用“参拜”一词!

  原因是什么呢?

  朽木先生作了解释和说明。他说:我始终对用“参拜”一词不以为然。何为“参拜”?只要稍稍查一下各类辞书,就可一目了然:“以一定的礼节进见敬重的人或瞻仰敬重的人的遗像、陵墓等”。我真的弄不明白,日本小泉之流可以说参拜,那是他的立场所致,我们为何要照猫画虎、鹦鹉学舌般一字不动照抄照搬照转过来?!换句话说,他小泉自认为做的是参拜的事,一些日本右翼分子,世界上一些新纳粹之流认为去靖国神社拜鬼是参拜,而我们中国人怎么就不动动脑子,也在一口一个“参拜”?……这是一个大是大非问题。老是说中国语言意蕴丰富,我们怎么在这类问题上这么漫不经心,这么幼稚和随便?我们千万不要被类似的问题给绕进去,我们的语言不能为虎作伥!

  看来,实在是有必要对朽木先生的上述见解辩证一番,否则,谁用了“参拜”一词,说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谁就是“不动脑子”,跟在日本右翼分子后面,“照猫画虎”、“鹦鹉学舌”、“照抄照搬照转”,谁就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漫不经心”、“幼稚和随便”,甚至在语言上“为虎作伥”!这还了得?!

  且慢,这种看法不对。朽木先生,谬矣!

  朽木先生的谬误,“谬”在哪里呢?谬就谬在,人们使用“参拜”二字只是叙述某种事实而并没有犯什么“是非不分”的错误;相反,倒是朽木先生自己起码是在思维的严谨性上犯了“漫不经心”的毛病。

  何为“参拜”?参拜,就是“以礼进谒”,也就是“以一定的礼节进见敬重的人或瞻仰敬重的人的遗像、陵墓等”。小泉之“参拜”,那是表明小泉的政治态度,他对于战犯的“敬重”或“尊崇”;而人们说,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这只是“陈述”一个客观事实,即小泉“参拜”了靖国神社,这里的“参拜”是小泉的政治信仰,而决不意味着陈述者也对战犯抱有“崇敬”的心理,这是不言而喻的。这就好比张三说,“李四心情痛苦地出走了”,在这里,真正“心情痛苦”的,是“李四”,而并不是说陈述者张三本人也是“心情痛苦”者。因此,当人们说,日本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时,这里的“参拜”一词,并无不当,它准确无误地表明小泉对于日本军国主义亡灵的迷恋态度。

  朽木先生说,“拜鬼就是拜鬼”,他主张用“拜鬼”取代“参拜”,并“呼吁”:“我们再不要将小泉之类的拜鬼写成‘参拜’了!”——依我看,作为口头语言,用“拜鬼”来描述小泉的“参拜”行为,当然没什么不可以。但是,作为严肃的政治用语,“拜鬼”之说,在某种场合反倒显得不够严肃,并不见得好。

  其实,无论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讲话中,还是我国外交部人士在许许多多正式场合,例如,胡锦涛会见小泉希望日本妥善处理参拜靖国神社问题(2004年11月22日),外交部:参拜靖国神社已成中日政治关系症结(2004年11月23日),2005年10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在例行记者会上答记者问,以及其他各国有识之士,在谈到日本“靖国神社”问题时,也都是用的“参拜”一词,几乎已成国际惯用语。这是很自然的,并无不妥。

  毫无疑问,朽木先生“咬文嚼字”的精神是可取的。然而,即使是在国际关系问题上,在某些词语上过于“敏感”,也大可不必。

  相关文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