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人民日报: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和话语权的漂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6日05:14 人民网-人民日报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系主任马君潞

  “特里芬难题”: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死穴

  1944年7月,44个同盟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同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
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其核心内容包括:规定以美元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实行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即规定与美元的固定平价,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废除外汇管制等。由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是一次成功的国际货币合作,它重建了国际货币秩序,便利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国际金融环境。然而这个体系在建立之初就存在内在的不稳定性———它难以解决这样一个“特里芬难题”———既然美元成为了国际储备货币,那么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就必然导致对美元需求的不断增长;要满足这一需求,美国必须保持长期的国际收支逆差,以使美元持续流入外国,但是这又必然导致美元币值的不稳;如果美国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以稳定美元币值,又不能满足国际经济交易对美元的需求,那么世界经济将陷入

通货紧缩。最后,国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在1973年崩溃,国际货币制度进入浮动汇率时期。

  旧貌换新颜:旧瓶纵换签难再盛新酒

  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解体,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继续存在,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应该说,这两个机构长期以来,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信贷资金支持。但是时至今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加速。新的国际经济格局要求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也要求国际金融机构做相应的改革。

  第一,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趋严重,国际社会呼吁国际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需求。

  第二,随着各国金融市场日益开放,相应的国际金融风险也在加剧,国际货币危机爆发频繁,这对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需要从国际货币合作、各国宏观经济政策与金融监管协调的角度来维持国际货币制度的稳定。

  第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成立60年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增长的潜力,已经使国际经济贸易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伴随着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它们势必要求增加在这两个机构中的投票权和话语权。

  同时,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的成效和市场化的进程,及其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都对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基于传统自由市场经济至上经济学思维的经营理念构成了有力的挑战。

  “富人俱乐部”:话语霸权难应新兴国家诉求

  IMF和世行这两个布雷顿森林体系最重要的支柱能否适时改革适应新的形势,不仅取决于机构制度设计的公平和公正,还取决于它们能否随多变的国际环境与时俱进地调整。份额和投票权的分配是这两个国际金融机构决策机制的基础,其设计一直都遵循着同样的基于经济规模的分配原则。这就使主要发达国家在决策机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有效多数的规定又赋予了少数发达国家以否决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事实上的“富人俱乐部”,难以反映多数发展中国家成员的诉求。

  多年来,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成就早已使原有的“份额”不能准确反映目前的国际经济格局。为此,发展中国家多年以来要求改革两机构的治理框架,包括要求重新审核基金份额、扩大基础投票权、增加发展中国家投票权比重和话语权、废止少数发达国家事实上的否定权等。虽然发达国家也要求进行改革,但是又不愿放弃在投票权等问题上的既得利益,这就决定了布雷顿森林机构改革不易取得实质性进展。

  香河共论剑:改革声明预示话语权漂移

  就目前国际社会的改革要求而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侧重各有不同。10月16日在中国香河闭幕的第七届G20会议发表了《关于布雷顿森林机构改革的联合声明》,向国际社会表明了与会各方决定促进全球经济平衡有序发展的共同愿望和政策主张,为布雷顿森林机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政治推动力。应该说,改革的动力最终在于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保障自己的权益的要求,而这些要求的实现也能够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发展方向更接近符合全球发展的共同利益。

  综上所述,布雷顿森林机构改革的基本方向应是以多边主义原则指导全球经济治理,强化多边机制的职能和效率,促进世界经济平衡有序地发展。发展理念的创新和发展中国家声音的增强是改革的思想基础和制度保障。布雷顿森林机构的制度设计应继续坚持促进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经济增长和全球减贫的目标。在设计份额和投票权及其分配的过程中,除了反映已有经济规模的总量指标,还应前瞻性地考虑能够反映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的指标,从而保证制度设计的前瞻性和动态的公正性,体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及相应的话语权,从而有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人民日报》(2005年10月26日第十六版)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