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小笼和汤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6日10:17 上海青年报

  ■文/沈嘉禄

  小笼和汤包是一对孪生兄弟,只不过,哥哥的名气盖住了弟弟,弟弟几乎隐姓埋名,退出江湖了。在二十年前,金陵东路上的那家老字号天香斋还是吃客盈门,上午供应小笼,下午供应汤包。小笼每两八只,个儿大,皮儿薄,肉馅儿足,一咬一口汤。汤包也是一两八只,也是半发面的皮子,韧而有劲,不同于它哥哥的是,折裥打在底下,上面光溜溜的赛

过和尚头,吃的时候还配一碗清汤。每天,天香斋的老师傅踏黄鱼车到某肉松厂拉一桶煮猪肉的汤来,撒点盐就很鲜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桶肉汤使天香斋驰名遐迩。有些老吃客喜欢把汤包浸在汤里吃,以为正宗,其实纯粹是多此一举。如此看来,小笼是旱鸭子,汤包是水鸭子。

  后来,天香斋关门了。不少老字号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下退出历史舞台。此后我再也没有吃到过汤包,江湖上只剩下小笼独往独来的矫健身影。

  城隍庙的南翔馒头店是大大的有名,所谓馒头,是旧社会不分大小的叫法,如今大家讲究生活品位,称谓就也不可马虎。馒头特指大的那种,比如巴比馒头,两只落肚,一顿管饱。小笼的身份确认,特指一两六只以上的袖珍肉馅包子。南翔小笼的历史悠久,来头不小,这里不说也罢。但说现在,在游人如织的九曲桥边想吃一口小笼,就会知道“钱不是万能的”这句话确实是很有道理。你兜里有钱是不是?但小笼面前,人人平等,要吃就得排队。你耍大款,上楼吃去,那里价格翻一番,但也还是要排队。衣冠楚楚的男女,就像在医院里候诊那样,正襟危坐在走廊里,伸长脖颈期盼服务小姐的那一声落座指令。

  这三年里我与太太至少七八次专程去吃南翔小笼,每次都被长长的队伍吓退,拐至左近的点心店叫两笼来煞一煞馋虫,味道自然与想象中的相去甚远。而南翔馒头店门口,从早到晚,无论寒暑,老百姓买了小笼当街吃,其中老太太与老头子争来吃,美眉要男友喂着吃,此一和谐社会的温暖情景为都市新风尚作出了形象的诠释。

  上周,我与太太再次来到南翔馒头店,可能是下午三点左右的空当,总算在二楼吃到了心仪已久的小笼。但令人不解的是,每人的消费额不得低于二十五元,于是只得点了几个品种。吃下来,自然是鲜肉和蟹粉的最具特色。在楼梯的拐弯角,一个半平方米的小房间里,挤了三四个姑娘在低头拆蟹粉,以示货真价实。

  听说南翔馒头店已在东京、新加坡和香港开了分店。在东京银座做小笼的师傅每年还有二三十万的进账,早知如此,我还不如改行做小笼算了。爬格子在一年里要赚到二十万还不口吐泡沫翻白眼?

  1986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访问上海时游玩城隍庙,就在南翔馒头店厨房外被师傅们包小笼的飞快动作所吸引,陪同人员事后说:“老太太看傻眼了,居然停留了三分钟。”1994年,来上海访问的加拿大总督纳辛蒂也乘兴游玩城隍庙,在经过九曲桥时看到一群人围着南翔馒头店,问陪同什么事,陪同就跟他简单地介绍一下南翔小笼的来龙去脉。此时正好出笼,热气蒸腾,好客的服务员将一笼小笼送到总督大人面前,他也不客气,挟起一只送进嘴里,虽然烫得他龇牙咧嘴,但从事后的照片看,还是相当满足的。

  所以,站在街上吃小笼不算丢人现眼。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