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通讯业]偏执狂时代的中庸之道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10:22 新京报

  中兴、华为VS思科

  英特尔公司前CEO安迪·格鲁夫在其自传《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中不停地指出偏执的重要性,他认为“企业繁荣中,孕育着毁灭自身的种子,你越是成功,垂涎三尺的人就越多,他们一块块地窃取你的生意,直到最后一无所余。”格鲁夫不惜冒“偏执”之名而整天疑虑,他担心产品,担心员工,担心竞争,也正是这种危机促使英特尔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

在存储器领域败于日本厂家后很快进入芯片处理器,并最终确立了“intelinside”时代,同时也确立了通信行业的“偏执狂时代”。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话说在神秘的东方文明古国———中国,在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通讯行业领域,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却凭借“全面分散企业风险”的中庸之道生存下来,发展起来,直至成为通讯行业偏执狂们的强劲对手。这,就是中兴通讯。

  20世纪80年代,正是中国通讯行业的“七国八制”时代(中国的电话网设备全部靠进口,来自7个国家的8种制式,故名)。诞生了本土的通讯设备制造厂商“巨大中华”(即巨龙、大唐、中兴、华为)。大浪淘沙,时至今日,昔日的“巨大中华”只剩下“中华争霸”。

  为什么是华为?为什么是中兴?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兴的中庸之道,是基于中兴对市场风险的认知。针对风险,侯为贵有言:所有市场都存在风险,企业就是在不断地面对风险、竞争和危机,在矛盾中成长起来。

  中兴在战略上没有华为的大赌大赢,中兴采取的是稳健为王的策略。《基业长青》一书的作者发现,那些实现基业长青的公司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将稳健经营作为一个基本方针,非常注意降低经营中的风险。

  中兴通讯在产品战略上坚持“多元化、多层次”的方针,出人意料地在小灵通市场上大展宏图,有惊无险地在CDMA市场上纵横驰骋,在柳暗花明的GSM海外市场上吉人天相。侯为贵在企业发展速度上则张弛有度:比市场整体增长速度快一些,比行业最快增长速度慢一些。不管在产品战略还是整体发展战略上,侯为贵的中兴通讯都颇有中庸之道的风范。

  尽管中兴和华为都是中国通讯行业民族产业的代表,且经常上演“德比大战”的好戏,但中兴明显不同于华为。华为狼性十足,攻击力极强;而中兴则显得温文尔雅,处变不惊。

  中庸与平庸,一字之差,两重境界。快速变化的通讯市场,一不留神,就可能面临死亡。比尔·盖茨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信守中庸之道的中兴,在温情脉脉的同时,也在引入竞争机制。他们知道,中庸只是一种文化,而不是制度。中庸只是一种境界,而不是作茧自缚的蚕丝。

  侯为贵,和为贵。一字之差,其实一脉相承。人如其名,在偏执狂层出不穷的通信行业,在所谓“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通信行业,侯为贵难能可贵地展现给我们一个低调、克己、宽容、果断、勤俭的年轻老人形象。年轻,是因为他42岁南下深圳创业的心态,更因为他领军的中兴通讯朝气蓬勃;老人,则是因为他生于1942年,比同时代的柳传志、倪润峰、任正非、鲁冠球略为年长,更遑论更年轻气盛、风华正茂的陶建幸、李东生。

  中兴之名,取自公司成立之初其两大股东“中方”之“中”和“运兴”(香港运兴电子贸易公司)之“兴”,略显平淡无奇。如果换个角度,解释为“中庸之道,兴盛之道”,也许更为贴切。

  倪仕水(北京新华信正略钧策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相关阅读

  

[通讯业]偏执狂时代的中庸之道

  《中兴通讯》 米周尹生著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3月版

  

[通讯业]偏执狂时代的中庸之道

  《华为真相》 程东升 刘丽丽著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5月版

  

[通讯业]偏执狂时代的中庸之道

  《思科风暴》 罗伯特·斯莱特著 中信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通讯业]偏执狂时代的中庸之道

  《钱伯斯的思科之道》 约翰·K·沃特斯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