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老子养儿”养到何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14:12 红网-三湘都市报

  娄底市张女士向本报反映:她26岁的儿子张伟(化名)已结婚生子,他两年前下岗,妻子工作也不稳定,一家三口吃住全靠父母。张伟不出去工作,整天玩电脑游戏,她看不顺眼就忍不住唠叨几句,为此他还与母亲大吵过几次。他父亲没有办法,只得把自己经营的门面交给他打理,但是张伟觉得站门面丢面子。她伤心地告诉记者,“我儿子自己已为人父,看到他这么不争气,我和老伴就急呀!”如今,张伟仍未找到工作,继续在家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啃老族”并不鲜见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省失业人口中,30岁以下者占失业总数的41%,失业人群年轻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在这类年轻的失业人群中,有不少是大学毕业生,他们因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整日赋闲在家,靠父母养活;还有一些人主动放弃就业机会,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在时下流行的说法中,这类人被称为“啃老族”。

  去年从长沙某高校毕业的小陈也属于“啃老族”的一员。她是岳阳人,所学的专业是旅游管理,至今还没有找到工作。据了解,毕业后的一年时间里,父母在岳阳给小陈联系过几份工作,但她都以“不喜欢”、“不适合”、“不干伺候人的活”等理由推掉。她告诉记者,“我来长沙读书以后,根本没想过要回岳阳工作,但是要在长沙找份稳定的工作也不容易。”直到现在,小陈还在人才市场上徘徊,靠父母每月接济度日。

  会拖累整个社会

  对于“啃老族”现象,市民的看法也不一样。湖南师范大学大三学生许同学认为,能过上“啃老族”生活的人,证明其父母有能力养他们,家庭条件好,做个“啃老族”也无所谓。

  作为“啃老族”家长之一的刘先生也表示,孩子有理想有抱负,做父母的只能支持。更何况现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找工作难,找一个好工作就更难,总不能强迫孩子委屈自己做一些辛苦的工作,找工作本来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是,绝大多数人对“啃老族”都表示不满。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吴同学就对此现象非常不认同。他认为,为人子女长大成人,主要任务就是应该孝敬父母,都二三十岁的人了,身体健康,怎么能让年迈的父母养着。长沙市民陆女士则认为,“都说养儿防老,但是现在有不少年轻人还事事靠家里。很多都是眼高手低,好的工作找不到,差的工作又不愿意做,这样下去,不但会造成父母的负担,将来更是社会的负担。”

  折射家庭教育弊端

  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法学研究所方所长认为,“啃老族”的出现反映了我国传统亲子观念的弊端。这一代“啃老族”大多是城市的独生子女,而他们的父母刚好是“上山下乡”吃过苦的一代,父母自己吃了苦,就特别怕子女再受苦,什么都为子女做,包长大、包上学、包结婚甚至包带小孩。而最令人担忧的是,一部分“啃老族”对自己的“啃老”行为不以为耻,反而认为理所当然。如果这个观念变成一个普遍观念,那我们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动力的社会。而从家庭道德来讲,孝敬父母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在丢失,这将对整个社会风气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方所长建议,家长应该抛弃为子女包办一切的传统观念,狠下心来不要给子女过多的帮助,更多注重对子女独立意识、责任意识的培养。

  省心理教育辅导中心副主任黄振芳教授表示,“啃老族”之所以会普遍衍生于城市,是因为这些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溺爱,从来没有受过大的人生挫折,从而导致他们怕吃苦,对父母过于依赖,以至于长大后无法自信地面对社会。他们以各种理由来逃避工作。此外,还有一部分“啃老族”特别是大学毕业生是因为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过高,过于理想化,不愿面对现实,从而逃避不理想的工作。针对“啃老族”,黄振芳教授认为,可以从学校和家庭两方面进行教育,学校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父母则不要溺爱孩子,以免让孩子对父母过于依赖。

  本报记者 董可可 实习生 罗燕 刘惠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