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关于《郭沫若致林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31日10:18 今晚报

  鲁迅和郭沫若都是新文化运动的风云人物。鲁迅年长于郭沫若,又相对早逝,所以并世的时间不长。他们生前,皆有相见的愿望,但几次都失之交臂,终生未谋一面。后来,两人因为思想、气质等等原因,也因为文人的敏感所造成的误会,彼此交恶,笔墨相讥。

  倘若我们对历史人物———尤其是鲁迅、郭沫若这样的贤者———也采用“宜粗不宜细”的原则,我们就不难看到,他们之间的冲突,主要是围绕“革命文学”论争和“两个

口号”论争这两次,虽然这之前鲁迅、郭沫若也并不是一无纠葛。

  1986年6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林辰先生的《鲁迅述林》,收长短有关研究鲁迅先生文章25篇。在第二组14篇文章的第一篇文章就是《鲁迅与韩愈———就教于郭沫若先生》,此文写于1940年冬,原载1941年10月15日出版的《野草》3卷2期。这可能是在20世纪40年代林辰发表的第一篇研究鲁迅论文。

  当时,郭沫若在《抗战文艺》6卷4期上发表了《写在菜油灯下》,郭文说:“考虑到在历史上的地位,和那简练有力、极尽了曲折变化之能事的文体,我感觉着鲁迅有点像‘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的韩愈,但鲁迅的革命精神,他对于民族的荣誉贡献和今后的影响,似乎是过之而无不及。”

  对郭沫若的论点,林辰提出商榷。林文认为,韩愈是卫道者,他既没有“革命精神”,对于民族也没有“荣誉贡献”,韩愈“根本就不能和鲁迅相比”。

  这篇驳难文章发表后,林辰曾寄请郭沫若指教,郭沫若当时回了信。在《鲁迅述林·后记》中,林先生摘引了郭的回信。上世纪80年代,我在读《鲁迅述林·后记》时,翻阅过《郭沫若书信集》,此信未收入,在《郭沫若年谱》里也未提及。现在这段重要史料———郭沫若致林辰的信,全文公开发表,对研究郭沫若、林辰和对读者都是一种参考和帮助。

  该信中有一段话相当重要,林辰在《鲁迅述林·后记》并没有引述,现在我们得见全文:“在余之意,似宜视鲁迅为让大众共巢共饮之深林与大河,不必圣之神之,令其不可侵犯也。”

  这一段话里隐含着对林辰文章不完全赞同的意思,郭沫若的真实想法,是不要把鲁迅当圣人、神人。鲁迅是人,不是神,由于历史的局限,也存在着缺点。

  说鲁迅高深广大,郭沫若自己的认识狭窄,是谦虚之言。他声明自己并不是有意贬低鲁迅,应该说是诚实坦白的,从这篇文章中的确看不出来他对鲁迅的有意贬低,林辰的文章中也肯定了这一点。

  林辰在1942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此前后与郭沫若相识,或晤面交谈,或书信来往,友谊甚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