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关于鲁迅研究的一封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1日12:32 今晚报

  致林辰

  许寿裳

  诗农先生:

  元月廿七始得廿二来示,敬悉一切。适值考试,诸务纷繁,又以旧历年关,难免有不少琐事,致稽作答,歉甚!

  写鲁迅印象记或回忆录一事,曾蒙茅盾胡风诸先生怂恿,弟自己亦久有此意,总想陆续写出,不计文字之工拙;又年谱因那时仓猝赶成,过于简短,缺漏甚多,亦颇想重新改编。但都因无暇、无书,不能着手,内疚于心,外惭诸友,奈何奈何!

  承询数端,逐一答复如左:

  (一)光复会会员问题:弟进会时,鲁迅尚未加入。1909年春,弟先返国,是年夏,鲁迅亦返国,同在杭州教书,始知其亦进了会,根据惟此而已。至于作人之否认此事,由我看来,或许是出于不知道,因为入会的人,对于家人父子本不相告知的。

  (二)从太炎先生学,时在1908,所询二点:

  1、同学八人的籍贯经历:(略)。

  2、章先生讲学情形:章先生精力过人,博极群书,思想高超而又诲人不倦。我们八个人希望听讲,而为校课所牵,只有星期日得空,章先生慨然允许于星期日特别开一班,地点在东京小石川区民报馆先生寓室,时间每星期日上午八~十二时,师生席地环一小几而围坐。师依据段玉裁氏说文注,引证渊博,新谊甚富,间杂诙谐,令人无倦,亘四小时而无休息。我们听讲虽不满一年,而受益则甚大。其说字之新颖,兹举一例以概其余:(略)。

  (三)计划出杂志《新生》问题:我确是参加的一人,其余大概为袁文薮(毓磨),陈师曾(衡恪),不大记得了。因为那时学文学的,除周氏兄弟外,根本没有一个人。连《新生》之名,取于但丁作品,亦不为人所知,但随意解释,以为取笑之资。

  (四)鲁迅与朱夫人之关系:结婚完全旧式,情好乖异,从无胤育。鲁迅常常慨叹地对我说:“这是一件母亲送给我的礼物,我只好好好地供养它。”

  以上各点,率而奉复,请 垂察。

  ……

  承 注附闻。专复,顺颂

  春祉。

  弟许寿裳 敬启

  卅三,二,四

  许寿裳(1883—1948),教育家、作家。浙江绍兴人。1920年留学日本,与鲁迅同学,结为挚友,曾共同筹办《新生》杂志。主编过《浙江潮》。1909年回国。1925年曾与鲁迅一起积极参加女师大学生运动。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女师大教授、校长等职。1946年赴台湾任省编译馆馆长、台湾大学国文系主任。1948年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台北寓所。著有《鲁迅思想与生活》、《亡友鲁迅印象记》、《我所认识的鲁迅》、《鲁迅年谱》等。

  上个世纪40年代,林辰写过多篇关于鲁迅的考证文章:《鲁迅曾入光复会之考证》、《鲁迅归国的年代问题》、《鲁迅北京避难考》、《鲁迅的婚姻问题》、《鲁迅讲演系年》等。为了把考证工作做好,写信给许寿裳,向他请教一些细节问题,因此获得许先生更为详实的函复。如关于鲁迅留学日本归国的年代,就有周作人的1910年说和许寿裳的1909年说的分歧,而同时许说又有或春或夏的两种回忆。林先生得许先生函复:“1909年春,弟先返国,是年夏,鲁迅亦返国。”这一宝贵回忆,经林先生细析鲁迅在《自述传略》和《两地书》中的文字,以其在民国前后的经历,断定鲁迅是在1909年夏回国。

  又如关于鲁迅是否入光复会之说,一直也有许寿裳的“入”与周作人的“没有入”两说。尽管当时胡风也回忆鲁迅曾亲言:“我加入的是光复会”,但仍嫌证据不足。对此,林先生却大胆认定是可信的。这是因为有许先生信中的答复,又参考当时鲁迅在日时期的言行,及当时鲁迅周围的朋友不少是光复会会员这一事实,把这一问题稳妥地解决了。在其后的二十年间,又有沈瓞民、冯雪峰、增田涉等人的回忆,证言鲁迅参加光复会。

  许寿裳先生是林辰的前辈,林辰在重庆时期和许先生的书信往来,许先生给他的亲笔信六封,珍藏到现在才发表,这对研究鲁迅早期的思想和生活都是很有史料参考价值的。

  林辰始终没有忘记许寿裳对他研究鲁迅著作的帮助和支持,在许先生逝世的当年作《对于许寿裳先生的感谢与悼念》,许先生逝世多年后的1983年写了《许寿裳与鲁迅的一次学术合作》。在许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时,林辰编了《许寿裳文录》,收许寿裳文章26篇,旧体诗33首。由湖南人民出版社于1986年出版,林辰还写了《许寿裳的生平与创作简述》作为该书的后记,文章写得情深意切,娓娓动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