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1日集粹:考公务员 "跟一个旅的人竞争"去做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1日16:18 人民网

  人民日报社论

  大河报:考公务员“跟一个旅的人竞争”去做官?

  47∶1,这还仅仅是一个平均的比例,根据有关媒体报道,报考“民革中央的基层组织管理”一职的,达到了2014人,而录取却只有1人。难怪一个考生感慨万千地说,“没想

到会有一个旅的人和我竞争,我的后背开始流汗了”。如果说,考生流汗还是惊恐于有些畸形的录取率的话,那么报考公务员的录取率不断创出一个又一个的纪录,恐怕就得让整个社会为之“流汗”了。

  南方日报:从两则新闻看卫生部否认医改不成功

  手边放着两条最近的新闻。一条是说广州一黑诊所接生,产妇命悬一线(见昨日南方都市报);一条是说药价降了17次,可是成效仍然不明显(见昨日新华网)。这两条新闻初看起来没有什么关联,一条是具体的人命岌岌可危,一条是已经被全国人民吐了不少口水的药价虚高问题。可是,研读两条新闻的细节,联想到近日卫生部否认医改不成功,却生出别一番滋味来。

  中青报:“为不是第一而高兴”值得我们反思

  如此对教育的目标进行表述,既难懂也不难懂。难懂在于,在我们通常的印象里,衡量一个学校的好坏,学术能力绝对是第一位的,而里特校长的话,显然与我们通常的观念是格格不入的;说不难懂,因为“人格健全的人才”之意,其实与我们常常听到的“先做人再作文”的意思是完全一致的。

  大河报:调离“××队伍”算啥惩罚?

  调离“××队伍”,似乎是近年某些部门常用的惩治手段。除了这位闻过则怒、将一线交警当作私家卫队的大队长,受此处分者还有不少。如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看守所所长陈某因为不愿向公路收费站交费,冲冠一怒耍威风,飞脚踹向怀有身孕的女收费员,被责令调离公安机关;湖南常宁市宜阳镇一名9岁小女孩在深夜熟睡中被歹徒抱走强奸,受害者家属和村民3次拨打110报警,可3次都没有出警,直接责任人派出所民警吴志刚被开除党籍、行政降级,并调离公安队伍……上述横耍特权的渎职者所犯错误性质之严重、社会影响之恶劣,都远远冲破了法律底线,把他们调离公安队伍,充实到其他队伍进行不痛不痒的岗位调动,实在是对其他战线声誉形象的玷污。老百姓眼看一拨拨执法犯法的执法者调离执法队伍,毫发无损地“空降”到其他领域,心里实在是不服气。

  齐鲁晚报:专家,请不要误导教育改革

  有专家说:“在我们中国人看来,似乎只有从小就进好小学、好初中、好高中,再到好大学,然后才能找个好工作,有好的生活。”这位专家似乎不知道,如果我们的公立学校没有重点、非重点之分,所有的学校都很好,家长们就不会择校;如果孩子不上大学也能找到足以维持生计的工作,家长们恐怕也不用逼着孩子拼命学习了。

  大河报:啥“情况”四年都“摸不透”?

  我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明确规定,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房地产开发的,须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动工开发期限开发土地。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一年未动工的,可征收相当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20%以下的土地闲置费;满两年未动工开发的,可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现在,这块处于黄金地段的土地,已闲置了6年,也就是说,按照法律规定,这块地皮的使用权早在4年前就该收回,可现在,直到记者追上了门,土地部门才表示“摸透情况后依法处理”。面对这样的搪塞,人们不禁要问,本在4年之前就应该摸清的情况,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摸透”呢?这到底是个啥情况呢?

  晶报:“教育局长两难困境”的硬币反面

  这便形成了中国教育界特有的奇观:一方面“教育理想主义者”在价值冲突中凭着自己的良心做事;一方面是个别教育蛀虫,借着制度漏洞推动和制造各种乱收费,教育问题在破窗效应下日益严重。“我个人能做的只是保证相对的公平”——一个理想主义者发自良心的善意话语中,让人更多看到的是可怕的另一面:在“凭着良心办事”的教育管理体制下,一些人可以保证的却是绝对地不公平,绝对地滥用教育权力。

  半岛都市报:教育改革的最大阻力是家长?

  表面上,家长是教育改革的“最大阻力”,其具体表现多多,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为孩子设计的人生路线是:从小就进好小学、好初中、好高中、再升好大学,然后才能找个好工作。所以,不管孩子有无天赋,“千军万马”一起挤高考这座“独木桥”。但仅凭这些表现,能说明我国教育改革的最大阻力是家长吗?我看不是!依笔者愚见,导致教育改革不成功的阻力首先是高考这根“指挥棒”没有变;二是学校的应试教育模式没有变;三是用人单位畸形的用人观没有变。

  新京报:刘心武上电视也需要“准入资格”吗

  在今年夏天关于国学院与国学的讨论中,人民大学国学院一位教师因为提出了国学讨论中的“准入资格”问题而受到批评。现在胡文彬的提法,与这个“准入”又是何其相似。按照胡文彬的观点,这样的文化猜谜活动想必也是不适合在各地方电视台、各地纸媒、各级出版单位,乃至网络上的门户网站进行的。因为,借助这些传播媒介,类似的不正确的学术信息一样可以接触到数以万计的读者,传递出错误的信息。最终像那些靠飞沫传播的疾病一样,让大家受到不良的感染。

  半岛都市报:文化能成财富的“女婿”吗

  一掷千金的罗女士确实有着“首富”的排场和气度,但其“挑女婿的眼光”却暴露了她心底的虚弱:坐拥“金山”的她,正在迫不及待地寻求“文化光环”的照耀。这个时候,与其说她是在嫁女儿,不如说是在炫耀财富;与其说是在招女婿,不如说是在向文化“招安”。

  四川工人日报:歹徒追着警察跑是一种社会尴尬

  看来,在警察逃跑的背后,有更多尴尬值得我们深思。面对日益复杂的犯罪,公安部门要在警力不足、装备不足与不可能迅速改变的现实困境中寻找出一条出路,“人民战争”或许是个选择。不管怎样,提升治安水平、增强警察公信力已是不容延误的现实问题,警匪“优势倒挂”的现象不该再度重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