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美国教材进小学课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2日10:35 上海青年报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小学科学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决定,明年秋季,浙江、深圳、北京、武汉、吴江、重庆、天津等地的10所小学一年级新生将要试用美国版本的科学教材,其中浙江占了4所。据悉,试用的美国版科学教材课程叫面向儿童的科学和技术,简称STC课程。该课程是一套小学科学教材系列,为1到6年级的学生设计了24个单元,每个单元有若干活动组成。24个单元覆盖了四大主题领域: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物质科学和技术设计。

  (11月1日《现代金报》)

  观点一

  我们差的仅仅是一本美国教材吗

  □盛翔在我看来,把人家好的东西拿来为我所用,当然是没有问题的。我们不都吃着外国的洋快餐吗?我们不是被外国电影迷惑得神魂颠倒吗?为何到了教育就不行?但是美国教材能否与我们的教育体系和制度实现“兼容”?

  “就你那破盐碱地,移植什么优良品种也白搭。”———有网友引用黄宏小品里的经典台词来质疑引进美国教材之举。显然,教材只是一个死物,如同种子一般。这个死物要想活起来,需要阳光、土壤、水等方方面面地配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同一本教材也会有差别巨大的教法和效果。首先是社会体制,其次是教育制度,再次是教师认识与能力,然后还有学生的习惯与天性———不过是一本美国教材,放到这样一个大水缸里,很有可能马上被同化于一色或者被消化于无形。

  而且,教材的实验性改革,说到底都只是小打小闹,今后的学习和考试都还得按照老规矩来。实验成功,全国推广也还罢了;倘若实验无果而终,这些实验的学生们某种程度上正扮演了“小白鼠”的角色。美国教材培养出来的学生,假如不适合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最后在升学和学习方面吃亏,那几乎是一定的。

  一张白纸,今天这里涂一点,明天那里抹一点,总会有被全部涂黑的一天;可是画画不一样,必须先有通盘的考虑和设计,然后按照规划来涂抹,才有可能画出想要的作品。显然,我们的教育改革不是涂黑一张白纸,而是要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必须先有整体的构思才会有目标实现的一天。今天换一本美国教材,明天喊两句素质教育,收效恐怕永远都是有限的。

  观点二

  求学问于世界的教育开放

  □张国举在我国小学课程中,除了设置自然、地理课等以外,全面意义上的科学教育虽然不能说是一片空白,但还十分薄弱;在国民自主学习科学方面,也只是留在狭隘的“读科学书”上面,使得科学在儿童甚至成人中过于神秘。

  知名数学家、中科院外籍院士丘成桐曾说:“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基础科学的重视,就犹如一次长期的投资。”日本明治维新中的一条重要改革就是“求学问于全世界”。这样做的结果是:几十年后日本在工业和科学方面的成就足以媲美西方。100多年过去了,如今,日本本土已经培养出七位诺贝尔奖得主和三位菲尔兹奖得主,基础科学领域的成绩斐然。

  据悉,试用的美国版科学教材课程叫面向儿童的科学和技术,简称STC课程。该课程是一套小学科学教材系列,为1-6年级的学生设计了24个单元,每个单元由若干活动组成。24个单元覆盖了四大主题领域: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物质科学和技术设计。该教材的先进性除了由美国教师、科学家和评估人员共同开发以外,目前该课程在瑞典、智利、墨西哥等国家也逐渐扩大了影响。

  教育不能闭关自守,任何排斥先进和拒绝革新的做法都是愚蠢的。向世界学习,向高手学习,向强者学习,我们才能进步得更快。因此,无须关注教材的来源,只要它是先进的、有益的,我们就应该虚怀若谷地拿来,以求学问于世界的雄心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