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叫停“增刊”治标还治本?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2日18:12 人民网

  据新华社11月2日报道,近日,针对个别高校期刊滥出增刊、一号多刊等违反出版管理规定的行为,教育部进行了通报批评,并对高校提出遵守学术规范,抵制学术腐败,维护学术尊严的要求。

  在高校,学术性期刊出版增刊,并以读者交纳“版面费”为条件发表论文,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别的刊物都是编辑付钱给作者,惟有学术性期刊有“特权”,作者要发表文

章,费了脑力不算,还要花费金钱。尽管如此,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愿意花钱的仍大有人在,以至于有些期刊将一期增刊拆分成多期出版,多发文章、多收费。

  那么,到底是什么催生了繁荣的“增刊”市场?

  如今,大多数高校均对在校硕士生、博士生做出要求,只有在读期间发表若干篇论文才能毕业,并且对发表刊物的级别也有一定的限制或要求,更有甚者,包括奖学金在内的一些奖励也与论文的发表相挂钩。如何完成这些“指标”,以顺利拿到毕业证?如何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以增加找工作的筹码?将收取“版面费”的增刊作为救命稻草,可以说是大多数高校生心照不宣的秘密。另一方面,学术性期刊“曲高则和者寡”,因为专业性过强,读者有限,发行量上不去,许多期刊在保证论文质量的同时,却面临着生存的困境。其结果只能是依靠出版增刊,收取版面费来增加收入。

  这样的“以刊养刊”,既不能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也不能增加学术刊物的影响力、公信力,更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学术期刊的经营状况。事实上,并非大家喜欢用“版面费”换取不具备科研价值、社会价值的论文的发表,并非大家不愿意维护学术尊严,整个社会研究性人才培养、评估、选拔机制的标准简单化、机械化、唯一化,才是学术研究形式主义之风盛行的根本原因!它使学术论文的发表不再是提高科研水平的一种方法、一种手段,反而成为左右人们获取利益的重要砝码。在这种背景下,教育部叫停“增刊”难免有治标不治本之嫌。

  此外,再想想,这几年,高校扩招了,包括研究生、博士生在内的学生数量猛增。今年,我国在读研究生已达100万,而我国的学术性期刊加起来不过以“千”计,它们面向的,还不仅仅只是学术研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的在校生。如此一算,使买卖双方皆大欢喜的“增刊”市场的繁荣似乎是合理的,“不增”反倒有些奇怪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