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加快文化名市建设 促肇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2日18:42 人民网

  同志们: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文化名市建设工作会议,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其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省文化大省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在去年10月底考察肇庆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我市建设文化名市的工作。刚才,文敏同志传达了全省建设文化大省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作义同志对《中共肇庆市委、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文化名市的若干意见》的起草作了说明。耀华同志发表书面讲话。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一、把握大势,与时俱进,增强建设文化名市的历史使命感和紧迫感

  当今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经济与文化相互渗透、互为支撑。经济增长中文化的推动力越来越突出,经济竞争中文化因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实力成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已经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强势经济的背后,是雄厚的文化实力,其经济及产品中凝聚着文化的基因,渗透着文化精神,具有附加值高、开拓性强、品牌带动效应显著等鲜明特征。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资本,人才成为最重要的资源。文化产业伴随着高新技术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而迅速壮大,已成为新的“朝阳产业”。比如,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已占GDP近1/4,而日本文化产品市场销售额仅次于汽车工业。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迫切需要文化支撑。知识经济,实质上是文化经济。包括科技、信息和人才在内的文化因素,正取代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成为决定经济发展潜力、后劲的最重要因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创新和人才素质的提高,经济竞争越来越依赖于文化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实力决定着一个地方的发展水平和后劲。一个地方文化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产业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越能够在经济全球化中把握主动,占据有利地位。一个文化落后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很难提高,即使获得一时的增长,也难以为继。在当前全面实行对外开放、发展硬环境相似的情况下,谁的文化发展好、文化实力强,谁招商引资就有优势,聚集人才就有优势,未来经济发展就有优势。著名作家曹禺说过:“文化是明天的经济,经济是明天的文化。”这个观点非常精辟。可以说,今后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将以文化论输赢。

  毛泽东同志说过:“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邓小平同志也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江泽民同志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必须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胡锦涛同志在考察广东时深刻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党的十六大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这些论述,使我们对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使我们对文化建设有了更深的理解。

  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建设文化名市,这是把握国内外经济文化发展大势,实现肇庆跨越发展的战略举措。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实现“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关键时期。高度重视文化的推动作用,建设文化名市,对于建设现代化新肇庆,实现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协调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去年以来,我们大力实施东进战略,扩大招商引资,在建设现代化新肇庆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基本实现了“一年打基础”的战略目标。要巩固当前心齐实干的大好局面,要保持去年以来的良好发展势头,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省委九届二次全会和全省文化大省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在建设工业强市的同时,努力建设文化名市,凝聚力量,增强后劲;必须把文化建设提高到促进肇庆经济社会发展,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竞争力的高度,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狠抓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不放松;必须统筹肇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包括文化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掘肇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促进我市经济与文化的融合互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必须促进我市文化与政治生活的融合互动,推动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提高依法治市水平,实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去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在我市考察工作时,对我市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品牌、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和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寄予厚望,要求肇庆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做出积极的贡献。这更加增强了我们推进文化名市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能否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能否实现文化创新的持久推动,能否促进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直接关系到肇庆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肇庆作为次发达地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张德江书记的要求,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善于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认真总结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加速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和发挥好先进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一发展大势,深刻领会省的重大部署和张德江书记的指示精神,按照“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抢抓“泛珠三角”发展机遇,切实加强文化建设,努力建设文化名市,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文化建设总体上还比较滞后,人才缺乏,设施不足,市场化和产业集约化程度低,文化产业产值总量不大。我市文化建设总体上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和要求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与省内先进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远没有发挥出来。在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大省的总体部署下,越来越多的地方把加强文化建设作为新阶段取得领先优势和实现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相继落实措施推进文化建设。在经济竞争群雄并起的背后,将是文化竞争的百舸争流。面对标兵遥遥领先、追兵步步紧逼的态势,如果不加强文化建设,我们在新一轮竞争中势必落后。我们一定要把握发展大势,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充分发挥文化对推动肇庆跨越发展的积极作用,坚定不移地推进文化名市建设。

  建设文化名市,是我们立足肇庆实际、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战略选择。肇庆是广东省五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至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2200多年。肇庆既是岭南土著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西方文明与中国传统文明交汇最早的地区之一,曾经是西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重镇。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在今肇庆封开设管辖岭南各郡的“交趾刺史部”长达375年;明清两代肇庆为两广总督府驻地长达183年;被誉为“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肇庆居住6年,建成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天主教堂,绘制出版第一幅中文世界地图。悠久的历史给肇庆这片广袤的大地留下了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民间风俗、民间艺术,全市有360多处重要文物景点,其中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个。厚重的历史积淀,丰沛的文化底蕴,使肇庆文化成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们大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后获得了首批省文明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的荣誉,高要、广宁、德庆、封开、怀集还分别被评为全省文化先进县,其中广宁、德庆、封开还分别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建设文化名市的宝贵资源和坚实基础,为我们开发利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我们要倍加珍惜,深入挖掘,大力弘扬。做好建设文化名市的各项工作,既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既是增强肇庆发展后劲和综合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肇庆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我们要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影响力、渗透力、凝聚力和感召力,顺应形势,把握规律,做好“文化经济”这篇大文章,全面提高肇庆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二、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加快文化名市建设步伐

  我市实施新的文化发展战略,基本思路是:围绕“一个战略目标”,建设“两条文化走廊”,突出“三个重点”,促进“四个转变”,实施“五方面推进”。

  围绕“一个战略目标”,就是建设文化名市。这个目标,符合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决策,符合民意,符合肇庆的实际。肇庆文化本来就有名,或者说历史上的肇庆就是文化名市。我们要重振辉煌,让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我要倍加珍惜这笔弥足珍贵的财富,进一步深入挖掘、保护、开发、弘扬,让其独特的人文个性、风格情调在新的历史时期得以凸显。文化名市的主要内涵:一是传承历史的。弘扬深厚的西江传统文化,反映肇庆的自然和人文特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二是融合创新的。坚持继承借鉴和改革创新相并重,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对我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科学的整合规划与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广泛吸收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传承、重构、创新具有鲜明特色的肇庆文化。三是紧跟时代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适应世界文化发展潮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适应当代高新科技发展要求,是与时俱进的文化。文化名市的基本要求:体现肇庆文化底蕴和时代发展要求,体现经济、民主政治与文化相互交融、互动发展,体现科技进步与文化创新相协调。文化名市的基本框架:建成博采古今中外文化所长,开发与整合文化资源能力较强的文化创新基地;建成人才辈出,文化精品荟萃的文化汇聚基地;建成有独特品牌,呈现蓬勃生机和活力的文化旅游基地;建成扎根广大群众,富有地方特色和生命力的地方特色文化基地。

  建设“两条文化走廊”,就是在区域布局上打造西江、绥江文化走廊。西江流经我市230公里,绥江贯穿怀集、广宁、四会。西江(包括贺江)、绥江哺育了世世代代肇庆人,是肇庆人的“母亲河”。打造这“两条文化走廊”是建设文化名市的应有之义。首先,要以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以发展宋城文化、包公文化、广信文化、生态文化、革命文化、民俗文化、科普文化为重点,以资源存量为依托,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科学整合规划,精心设计包装,加快开发建设,广泛宣传推介,建成集旅游、益智、娱乐、健身、养生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景观,使之点面结合,成线成网。其次,要以经营为出路。将经营的理念贯穿于“文化走廊”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发展的全过程,吸引各种经济和社会组织、社会力量,采取多种形式投资发展和经营文化项目。再次,要以特色为生命。文化个性是一个地区文化的象征,是一个地区形象的重要标志。打造“文化走廊”,要努力在“特色”上下功夫。一是挖掘历史传承特色。深入挖掘肇庆作为岭南文化发祥地、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交汇处、中西文化切换点等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人文遗迹遗产,通过“端砚文化节”、“龙母诞”、“燕子节”、“竹子节”、“柑桔节”、“孔庙年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风俗节庆活动,推陈出新,挖掘提炼,广为弘扬“春牛舞”、“鱼龙舞”、“采茶调”、“麒麟白马”、“五马巡城”、“贵儿戏”、山歌对唱、赛龙舟、醒狮、舞龙、武术等经久不衰的传统文化艺术,延续肇庆文脉,凸现肇庆文化的“百姓特征”。二是强化优势发展特色。端砚、木雕、玉雕、吉他、竹藤编织等工艺品制作精巧、艺术精湛,远近闻名。要利用这些独特优势,扶强做大,打造品牌,形成产业群体,彰显肇庆文化的“精品特点”。三是开放融合创造特色。充分运用肇庆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相辉映,展示肇庆文化的“多元特色”。

  突出“三个重点”,就是在工作内容上抓好三个重点。

  (一)高扬宋文化的旗帜,打造“宋文化之都”。底蕴深厚的肇庆历史文化中,最具代表性、最有特色的是宋文化。我们建设文化名市,就是要以宋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以挖掘包公文化为突破口和切入点,打造宋文化之都。为此,要精心组织制作一系列包拯在端州为题材的文艺精品,塑造真实感人、栩栩如生的“包公形象”,使包公文化传之久远、名闻遐迩。同时,开发好砚洲岛,利用好包公祠,建设历史博物馆,修缮保护好宋城墙,再现宋街历史风貌,恢复包公府衙,把宋城文化景区建成宋代建筑艺术的展示基地,建成宋代名人史迹的展示基地,建成宋代民俗文化风情展示基地,使之成为肇庆人文景观的核心。

  (二)弘扬中华文化瑰宝,打造端砚文化品牌。肇庆是中国的“砚都”。作为肇庆的一张城市“名片”,端砚以其天然石纹奇特、造型丰富多彩、雕刻艺术巧夺天工而驰名于世,位列四大名砚之首,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早在唐代就成为“贡品”。要大力挖掘、开发端砚文化资源,切实保护端砚遗址和砚石资源,介绍构造特殊的砚石地质科普知识,以历史典故、名人轶事、民间传说为题材,配以现场实景展示,再现独特而又神秘的端砚千年开采文化景观,形成端砚开发、生产制作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旅游;优化制砚专业队伍,扶持端砚科研及砚艺创作,开展设计创作大师的评比和名砚评比,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推动端砚的艺术创新;举办端砚文化节和艺术博览会,开展对外端砚艺术交流,以砚会友,以友引商,培育市场;以端砚为龙头,拓展延伸产业链条,拉动“文房四宝”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建设端砚文化村和端砚展览馆。

  (三)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文化。在人口剧增的喧嚣都市,多一点空间,多一片绿色,多一些新鲜空气已成为大众的追求,回归大自然的生态文化旅游方兴未艾。肇庆山水兼备,地形地貌多姿,境内阳光四季充足,雨量常年充沛,植物种类繁多,生物多样性丰富,绚丽多姿的大小瀑布和生意盎然的茂密丛林,构成了肇庆自然景观的一道亮丽景色。肇庆被誉为“北回归线的绿色聚宝盆,”发展生态文化大有可为。我们要以鼎湖山为中心,延伸辐射广宁“竹海大观”、怀集“世外桃源”、封开“贺江九曲十八湾”和“黑石顶”、德庆“盘龙峡”和高要农业生态园,着力营造山幽、林绿、水碧、气清、景美的特色,打造品牌,丰富生态文化的内涵,使其成为休闲、养生、健身、增智的好去处。

  促进“四个转变”,就是在工作方式上要实现四个转变。一是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文化资本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文化资本的形成和发展,为一些经济资本相对较弱而文化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或者说提供了新的出路。我市的文化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存在着市场分割、配置散乱、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建设文化名市,就必须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调整经营结构,优化配置,最有效地整合文化资源,降低使用成本,发挥最大效益,使其实现从资源向资本的转变,做大做强,形成支柱产业。

  二是从单一的文化投资主体转变为多元的文化投资主体。要进一步放开、搞活,打破垄断,降低门槛,鼓励外资、社会资金以及文化部门以外的其他国有资本参与文化产品生产,开发经营文化产业,努力形成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培育多元化的经营主体,形成社会办文化的格局。

  三是从“低”、“散”、“弱”、“小”转变为成群、成网集约发展。我市文化事业档次不高,文化产业分散、规模小、竞争力弱。要扭转这种状况,必须要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壁垒,以资本和业务为纽带,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风险共担为原则,发展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集团式经营,提升文化事业的档次,培育和发展有竞争力的产业群体。

  四是从低档向高品位、精品转变。要以名人名事为题材,努力创作出具有中国气派、展示时代风貌、体现肇庆特色、产生传之久远的精品名作。要以名胜为依托,加快旅游设施建设,开发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旅游文化内涵,着力营造旅游精品。要坚持继承创新,既面向市场,又培育市场,不断提高特色文化产品的品位。

  实施“五方面推进”,就是在工作措施上推进五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充分发挥文化的支撑功能,推进企业进步、优化升级。我市大部分企业属于资源开发加工型、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产品的文化含量不高,档次比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我们必须要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为第一经济增长点,加强产学研联合互动,把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增加产品的文化含量,让产品成为文化的结晶和载体,打造品牌,经营品牌。通过现代传媒,大力宣传名优企业、名优产品。同时,一定要强化“文化资本”的意识,积极发展企业文化,培育企业内部的文化精神,创新经营理念,提升无形资产的价值,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员工的文化素质,决定了企业把文化资源和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程度,决定了企业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水平,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采取多种有效手段,致力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第二,充分发挥文化的导向功能,推进旅游业的加快发展。游客到旅游景点游览,所获得的主要是感受和体验。实事求是地说,我市的旅游区对自然景观的开发做得比较好,但人文景观的挖掘还很不够。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充分开发、整合文化资源,丰富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全方位、多角度、系列性展示肇庆人文景观的历史悠久性、时代沧桑感、文化感染力,使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与璀璨多姿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使游客在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同时,能够增长见闻,获得教益。我们要大力借助传媒,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进一步加大肇庆旅游的形象包装和营销推介力度,提高肇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肇庆旅游业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第三,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推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建设文化名市,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建设,核心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努力培育和弘扬“现代肇庆人精神”,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为肇庆跨越发展提供文化基因和精神动力。要广泛开展科普教育,引导人们弘扬科学精神、学习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倡导科学方法。要大力繁荣文化艺术,加快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努力创作、生产、传播更多的文艺精品,推动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四,充分发挥文化的先导功能,推进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相互融合。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知识传播和普及,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导性产业,已经成为提供知识、教育、审美和休闲娱乐的重要载体。而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产业的渗透,精神文化产品借助信息技术才得以在更广阔的空间流动、传播,才能将大批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和财富。文化产业只有与信息产业相结合,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以产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产业化道路,才有可能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在建设文化名市的进程中,我们应当抓住互联网的兴起所带来的难得机遇,以加快发展为主线,以加强管理为保障,促进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达成战略合作,引导网络产业与内容产业实现交融互动,推进信息内容产业和网络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五,充分发挥文化的提升功能,推进城市建设。随着知识经济新时代的到来,一个城市的文化所产生的凝聚力、吸引力和辐射力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厚实的文化底蕴,在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中重视对历史街区与地段的整体格局和历史文化名城独特传统风貌的保护,重视对城市文脉的延续,妥善处理好工业商贸发展、城市建设与风光名胜维护,旧城区改造与文物古迹保护的关系,让悠久的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建设中得以弘扬。要以花园式、生态型、现代化大城市为目标,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精心做好山、湖、城、江这4篇大文章。构建凸显山、湖、城、江浑然一体的特点,与文化名市要求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城市绿地、文化设施以及标志性建筑物,努力改善人文环境、旅游环境、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着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具有鲜明时代气息、地域特色的都市文化形象,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展示现代城市的崭新风采。

  三、深化改革,锐意创新,为文化名市建设注入新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仍有不少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积极稳妥地搞好文化体制改革。

  (一)创新思想观念。必须在思想观念上实现“三个转变”:一是政府从直接办文化向主要管文化转变。二是从只注重社会效益向既注重社会效益又注重经济效益转变,力求必须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三是从只重视文化事业向既重视文化事业又重视文化产业转变,发展产业本身就是发展事业,没有产业就没有事业,谁拥有并控制实力雄厚的文化产业,谁就能牢牢占据思想文化阵地。

  (二)创新管理体制。要理顺政事企关系,建立确保党委领导、政府有效管理、文化主体自主经营有机统一的管理体制。在理顺政事关系上,重要的是建立责、权明确的管理体制。对完全公益型的和单位中公益型部分,政府要保证重点扶持,保证财政的投入,使其充分发挥公益作用;对公益型和经营型融为一体的,一方面要加大扶持力度,另一方面要引导其走向市场;对完全经营型的按企业性质管理。在理顺政企关系上,重要的是建立资产授权经营机制,明晰产权关系,实行政企分开、管办分开,把企业经营自主权完全还给企业,政府主要做好引导、管理和服务工作。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好改革实施方案,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握好改革的力度,积极稳妥地进行改革。

  (三)创新发展机制。要拓宽投融资渠道,不管是文化事业建设,还是文化产业发展,只要是法律未禁止的,都可以大力引进民资和外资,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放宽政策,放手发展,该由社会办的交给社会办,鼓励国有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能发展多大就发展多大,繁荣壮大文化事业,催生一大批产业群体和企业集团,形成产业优势和龙头优势,增强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要建立公平竞争机制。文化事业单位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强化岗位考核,鼓励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实行绩效与职务升降挂钩,与岗位调整挂钩。通过建立新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发展机制,进一步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使主体活力充分迸发,文化资源充分利用,人才智慧充分发挥,文化事业充分繁荣,文化产业充分发展,形成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为建设文化名市营造良好环境

  文化名市建设是一项覆盖面广、牵涉范围大、关联度高的社会综合系统工程,事关我市发展全局,必须全市动员,上下一致,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形成千军万马推进文化建设的生动局面。

  要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高度,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对文化内涵的理解,深化对文化功能的认识,把文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承担起加快文化名市建设的重大历史责任。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部署,深刻理解和掌握中央和省委关于文化工作的方针政策,研究文化发展的新动态、新特点、新趋势,切实把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作为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发展文化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划。要牢牢树立抓文化建设也是抓经济,也是抓发展第一要务这样的观念,克服重经济轻文化、先发展经济后发展文化的倾向,克服就经济抓经济、就文化抓文化的做法,要像重视经济工作一样重视文化工作,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今后,评价一个地方的工作,既要看经济发展水平,也要看文化发展的水平;评价一个地方的综合竞争力,既要看经济竞争力的强弱,也要看文化竞争力的大小;评价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状况,既要看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也要看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和文化的含量;评价一个地方的城市建设,既要看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也要看城市建设的文化品位;评价一个领导干部的水平,既要看驾驭经济全局的能力,也要看领导文化工作的能力。

  要狠抓落实。这次会议对全市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市委、市政府又制订了有关的工作计划。通过前一阶段的工作,大家已经对文化建设有了进一步认识。这次的会议又将使大家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目标、任务和要求已经明确,关键在于狠抓落实。要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要努力增加对文化建设的投入。要创新文化投入的体制,按照“事业产业、分制分治”的工作思路,实行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分离,区别对待。要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方针,大力支持、切实保障文化公益事业,逐步增加对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

  要进一步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我们要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落实我市原有的在税收返还等方面对宣传文化事业支持的各项政策,把对文化事业的财政扶持列入政府预算。

  要加大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力度。实践一再证明,综合实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我们建设文化名市需要大批各类文化人才,包括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旅游、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等专业人才。当前特别要积极引进和着力培养一批既懂文化、又懂经济、善于管理的文化产业经营人才,促进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人才战略上,应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培养,立足于现有基础,制定培养措施,提高现有文化人才素质,同时要加大引进力度,充实我市文化专业队伍。各级党政领导要真正从政治上爱护他们,从业务上指导他们,从生活上关心他们,热情鼓励、正确引导,为他们潜心创作、奉献聪明才智,提供良好环境。

  同志们,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建设文化名市任重道远,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认清形势,明确任务,齐心协力,掀起文化建设的热潮,共同努力在肇庆这片古老的大地营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创造历史文化名城的新辉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