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孙伏园与林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09:52 今晚报

  孙伏园(1894-1966),原名福源,字养泉,浙江绍兴人,鲁迅任职的绍兴师范的学生。孙伏园1921年北京大学毕业,先后担任《国民公报》副刊编辑,《晨报副刊》、《京报副刊》及《语丝》主编,后随鲁迅南下在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任教。

  孙伏园上个世纪40年代初到新中国成立前在四川工作,1942年林辰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认识了当选为“文协”理事的孙伏园。孙交际广,朋友多,林辰是当时往来最多

的文化人之一。林小孙十八岁,两人属于“忘年交”。从孙伏园致林辰信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孙伏园的信中除了为林辰答疑之外,谈得较多的是他委托林辰编辑的《伏园文集》与《呐喊谈丛》。那时,林辰常拿一些剪报或抄录文章去找孙伏园,“孙先生,这篇文章是你写的吗?”“这篇文章的背景是什么?”或者询问鲁迅生平著作中的某件事某些人。

  最初拟编辑出版而没有完成的《孙伏园文集》,编者就是林辰,内容为《伏园游记》与《鲁迅先生二三事》,以及散见于报纸杂志的文章和新写刚发表或拟写的包括《呐喊谈丛》在内的研究鲁迅作品的文章。后来这部《伏园文集》书稿编讫,因故未出版。

  林辰是鲁迅研究方面的专家。在五十多年前的旧中国,还没有设立专门的纪念、研究鲁迅的机构,鲁迅研究资料尚未得到系统的整理,《鲁迅日记》也未公开发表,林辰依靠自己深厚的考证功夫,解决了鲁迅生平史实中若干重要问题,受到许寿裳、郭沫若、台静农、曹聚仁诸公的一致好评,并公认他是一个会写出有价值的《鲁迅传》的人。孙伏园对林辰也是格外器重的。

  孙伏园不但关心林辰的鲁迅研究工作,而且在生活上也做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建国前林辰多次失业,1944年8月在没有找到工作时,孙伏园得知急忙介绍到梁漱溟创办的北碚勉仁中学任教。1947年林辰又经孙伏园推荐,被聘为北碚乡村建设学院讲师。这样,林辰在生活最困难的时期,有了工作和稳定收入,研究鲁迅事迹的劲头更足了。

  解放后,虽然孙伏园和林辰都在北京,只在1951年6月他们和王士青同行,去杭州、绍兴访问游览过。以后都因双方工作忙,联系反而少了。

  1966年孙伏园病逝后,林辰精心收藏的孙伏园的《白光》、《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兔和猫》、《鸭的喜剧》等五篇文章,陆续刊发在1998-1999年的《鲁迅研究》月刊上。足见林辰对孙伏园的友谊深厚。

  致林辰

  孙伏园

  林辰同志:

  多时不见,想念得很。

  两个多月前,奉上《呐喊谈丛》中的《社戏》一篇,这只是口述笔录方式的初步尝试,不知道能不能供你斧削。

  现在回想起来,这里面或者有前后矛盾和重复的地方,你一定会给我改正。至于思想的肤浅和说到事实的边缘,却因语汇不够,不能达到真理的深处的,也只好求你附带注意。

  有两点当时没有明确的:

  (一)罗汉豆即胡豆,为普通话蚕豆的别名,这是汉张骞通西域时由大月氏(就是现在的阿富汗王国)传入中国的。

  (二)谭叫天生于1847年,死于1917年,作者第二回看京戏,正是他虚年69岁的时候,所谓“不可不看的大法要”,或者有“来日无多”的意思。此点如有必要亦请加入。

  如承蒙改好,请赐示,以便托人前往领取。

  我病体进步不大,但还算不走弯路,现在室内两间,勉强能走动,下台阶得人一扶,也能在院内走走。

  老兄如能在下班后或星期日光临,不胜希望。

  敬礼。

  孙伏园 57.11.19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