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新闻周刊:剖腹产分娩——自由的娇气与羸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10:14 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尽管医生普遍地相信,自然分娩对产妇和新生儿都是有益的,但他们却慷慨而热情地为产妇们准备手术

  ——这是一种多么令人惊诧的同情心

  中国,尤其是中国的大中城市,已经进入了剖腹产时代。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剖腹产分娩率仅为15%,而在中国,来自各大医院产科统计表明,各医院的剖腹产率基本都超过了这个数字,有的城市竟然能够达到50%。也就是说,在城市,相当大一部分婴儿,不是通过母亲的痛苦努力,而是由手术刀送到这个世界的。

  这一现象固然与现代女性生育年龄逐渐推迟有关,尤其是城市白领女性大幅度推迟生育。但国外妇女怀孕年龄也在提高,因而,仅仅生育年龄推迟,远不足以解释中国的剖腹产比例如此傲视寰宇的原因。

  医院的不负责任要承担部分责任。医院被卡在了体制转轨的中间状态中,它是公立的,但却要自谋收入。于是,医院埋头挣钱,用经济效益指标考核医生。在权力与商业的双重冲击下,医学伦理在我们的医院中是一件很稀缺的东西了。尽管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医生建议产妇自然分娩,尽管医生普遍地相信,自然分娩对产妇和新生儿都是有益的,但他们却慷慨而热情地为产妇们准备手术——这是一种多么令人惊诧的同情心。

  当然,医院的生意之所以火爆,还是因为他们迎合了产妇的心理。那些在医学规则之外自愿选择剖腹产的人,是为了躲避痛苦、追求快乐:第一,产妇普遍害怕自然分娩的痛苦,相比于分娩时在清醒状态下那种连续数个甚至几十个小时的痛苦,麻醉下的那一刀之痛,简直不值一提;第二,产妇们普遍害怕自然分娩会影响体形,而保持体形是很多女性生存的惟一目标;第三,还有一些夫妇担心,自然分娩会使产妇产道松弛,减少未来行房的快感。

  躲避自然分娩的痛苦,追求自己未来的快乐,这种欲望是如此的强烈,因此,尽管所有的医学、与公共卫生权威都建议,最好自然分娩,自然分娩有利于孩子未来的生理发育和身体健康;但那些在产前仔细研究过怀孕、育儿大全的产妇们,仍然有相当大比例选择了剖腹产。

  恐怕得承认,准妈妈们不会缺乏对孩子的爱,事实上,这是一个母爱泛滥过度的时代,大多数母亲对孩子的爱已经畸变为溺爱。但是,准妈妈们仍然选择了逃避那本来对孩子有益的身体痛苦——也许,恰恰是因为她们由此而生出某种内疚感,所以才会在孩子出生后给他/她过剩的关爱。

  这样的选择,也许只是新一代人中的某些群体的精神写照:娇气而羸弱,尤其是在所谓的白领群体。但似乎有很多信息可以证明这种精神气质的存在。他/她们失去了寻找配偶的能力,甚至丧失了这样的冲动,因此,当他/她们的父母忙着帮他们相亲,他/她们自己则在玩无性婚姻等等新花样。医生除了建议妇女自然分娩之外,也建议母乳喂养,但是,白领妈妈们似乎普遍存在“分泌无能症”,这也许是因为,她们一直被身体变形的恐惧控制着,这种心理暗示,再加上现代城市紧张的节奏,使不少妇女丧失了哺乳的意愿和能力。

  现代城市生活肯定会导致人的生命力的退化,国外经验显示,城市男女的生育能力、妇女的哺乳能力都在退化,这似乎是一种文明的宿命;但这种退化在中国似乎来得太快了。这也许是因为传统的规范和教条早就被彻底打碎了,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任何束缚的社会,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自在地放纵自己:医生不受医学职业伦理的约束,可以自由地为医院追求手术收入;未来的父母们也不愿承担对孩子的责任,而自由地选择剖腹产。

  但这种“自由”的环境,培养出的却是一些群体性格的娇气与生命力的羸弱。本来,自由会让人的创造性得以尽情地挥洒,也使人的生命丰富而强壮。但是,要做到这一点,自由必得与责任、与道德感同行。假如一个人具有责任感,尊重孩子的权利,她就会接受医生的劝告,毫不畏惧地选择自然分娩,她也不会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过分地溺爱孩子。不幸的是,在中国,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几乎很难听到认真而有效的精神与道德教诲。于是,人们只学会了追求自己的快乐与幸福。

  每个人确实都应当拥有这种自由,但这并不意味着,仅仅拥有这种自由,生命就圆满了;更不意味着,人人享受这种自由就是一个好社会。

  在古典作品中,母亲的形象似乎总是与“坚韧”的品质联系在一起,对于任何一个部落、一种文化的命运而言,这种精神品质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而这种精神品质更多地与母性有关,源于十月怀胎的艰辛和一朝分娩的痛苦。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秋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