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学术史]进入历史,进入“五四”现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4日10:07 新京报

  

[学术史]进入历史,进入“五四”现场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陈平原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 定价:32.00元

  

[学术史]进入历史,进入“五四”现场

  《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陈平原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 定价:24.00元

  第一眼看见书名就觉得眼熟,果然,书才新出,但文章是逐年积累而来,部分篇章早些年我在报刊都读到过。国人多爱构建体系,陈平原教授则机智地退而求其次,不谈大道理,只做小文章。回到现场触摸历史,借此理解百年中国。

  回到现场,有人为我们致力于“无数细节的充实”,重现最接近真实的“现场”。因为时间流逝和立场而扭曲的“五四”场景,需要澄清。文科学术尤其以考证为本,概念不先整理清楚,下笔很难展开。这本书最先也是从“五四运动”入手,笔法熟练地进入历史的氛围,逻辑严密地开始“还原”。

  “进入历史”必须从“五月四日”那一天开始,回溯当时的场景、各色人物,以及人物的表现。陈平原避开各种文化人物容易失真的事后追忆,侧重真实的记者记录进行“追究”,那是《晨报》的报道。因为当日天气晴朗适宜集会,并且是星期天,美国公使并不办公。在这样情况下,学生们游说无门,激愤找不到具体对象发泄。

  历史事件的爆发,常常是各种元素一个都不能少的。

  光是对气候的考证,就引用了陈独秀的文章片段、鲁迅的当天日记、冰心的追忆、郁达夫的北京春天的往年情况记叙等。

  “同心同德”的学生们乱穿衣服,天又热,烈日下苦等,难免酝酿不满情绪。读来叫人再次感叹,历史就是这样的因缘际会。

  陈平原的考证与叙述,甚至细致到游行队伍的行走方向与飞扬的尘土上。再配上13所学校的地图,游行人数统计,“五四运动”的前与后、左与右、上与下,活生生地立于眼前。对这些丰满的印象,反复阅读,难免百感交集,叫人越走越深,恍惚已然站立在1919年的那个月。

  这种妙然的手笔,是学术与生动文笔的联袂演出。我在阅读时,找到一种阅读小说一样的“进入”,这一章节的叙事感太强烈了。密集的史料驾驭着文字,一入历史之门,往事就如海潮一般在他的笔下滚滚而来。场景已经是最大程度的再现,我们已经感受到当时的空气里的紧凑,以及社会各界的蓄势待发。他们很快就轮番登场,先是《新青年》杂志的立场,与灵魂人物陈独秀的形象,在细节里走过来,再是白话文论战,后期的新诗运动……次第扑面而来。如作者序中所写,他“小心翼翼地爬梳资料,细心体会文本的表里与内外,调动自家的生活体验与想像力”,只为“复原那些早已消逝的历史情景”。

  这本书里有个小细节,我以为尤其应该重视:“游行当天并无到曹家的计划。但当游行队伍经过东交民巷口以后,有人突然高呼要到赵家楼曹汝霖的住宅去示威。在群情激愤的时候,这响亮的口号得到了群众一致的拥护。”在陈平原看来:此等“神来之笔”,正是群众运动特有的魅力。说不清是谁的主意,你一言,我一语,群情互相激荡,一不小心,便可能出现“创举”,很难确定谁影响谁。

  日后追根溯源,非要分出彼此,弄清是哪一个首先喊出“直奔曹宅”的口号,其实不太可能,也没必要。也正因为如此,“五四”运动才是丰富的全息的一段历史,是可以满足历史求索者的一个事件。每个触摸者,都可以有自己的体验。

  相对开篇,全书的后半部分趣味少了,虽然细节也丰富,但叙事感顿减。涉及到“五四”先贤们的争字论句、文场事故,符号百出,罗列繁复,学究论文体气息浓了,不耐看。

  不管怎么样,就如同书里所说的,没有边角的细致研究,何来中心的确立?不如“还原现场”,读者会用自己的理性,参考书中的内容,做出自己的判断。

  我想起一句古诗:“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你想要体会“政治的五四”、“思想的五四”,以及“文学的五四”是何感受,你得进入其中。历史在那天转折,我们触摸着历史的那些皱褶,体会着质感进入“五四”。

  □书评人冯俊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