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解决交通堵塞问题的症结在哪(本地事·本报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5日02:25 人民网-江南时报

  新闻背景

  日前,在2005年南京科学技术年会上,全国畅通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炜教授为城市交通堵塞问题“把脉”,他认为“交通供给的有效性不足,交通需求的合理性不足,交通系统的可靠性不足以及建设者、管理者、参与者的不足”是导致城市交通严重拥挤的“罪魁祸首”(详见本报9月4日报道)。此言一出,激起千层浪,引起广大市民的关注。

  除了交通,还堵塞了什么王炜教授的四个不足,我认为最大的不足是“建设者、管理者、参与者的不足”,而这三种角色的不足其实是信息沟通的不足,即堵塞的首先是有效信息。记得有媒体报道,国外一在建公园要建行人小道,征求意见时一位专家建议,所有通向公园中心的地段一律播种上小草,来年春天时让游客自己随意“践踏”。结果一个月后,凡是游客经常走的地方明显被踏成一条条小道,而公园管理者只需对这些小道略加修葺即可。所有的路都是让人们走的,而大多数人的意见综合起来也许是最中肯的,这个意见的缺席或者不足无疑是最大的遗憾。同时,这种意见在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逐渐发生着变化,如果有效的信息不能及时反馈到建设者和管理者那里,必定导致一连串的“堵塞”。无影之魅疏堵先得疏“心”城市化进程中一个显著标志就是交通问题,城市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带来的首要问题就是交通问题,因此疏通市民出行让整座城市“动”起来成了城市规划的首要命题。城市交通的堵,宏观的规划上的弊端多于微观程序上的滞后,具体来说,是城市发展的盲目性导致了城市的堵,比如私家车的盲目上牌,社会大力鼓励发展的私家车,据了解在香港,市民上下班的主要工具是公车,只有外出才会使用私车,而在我们身边,拥有私车成了一种身份和荣耀,私车的无限扩容无疑给城市加堵,而不必要的私车出门也是给城市交通“添堵”。十运会期间,南京社会车辆出行按单双号实行交通管制,效果就相当不错。这从另一方面表明,疏理城市堵车绝不是建路问题,而是如何改变观念,每个人都设法使自己快一点。城市交通运行才能畅一点。一言交通大讨论的社会意义在我看来,南京制订科学的交通规划,比建路更为迫切,而交通大讨论还有着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每到上下班高峰,笔者走在南京的主干道上,川流不息的大小车辆都将原本宽阔的马路挤得水泄不通,不少司机遇到塞车都在大骂交通部门,认为路堵都是交通部门道路建得太窄所致。其实,这几年南京的道路修得真不算少,什么经四、什么纬八,很多新路名比比皆是。路宽了、路多了,但路却是更堵了,这其中的原因值得让人寻味。一般人都认为,车辆增多是造成像南京路堵的主要原因,但其中的深层次问题很少有人去探究,一些有识专家表示,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立体交通构建工程进展缓慢都是造成南京大塞车的深层原因。就拿河西地区来说,不少专家已经对其住宅密集度过高提出警告,认为河西大卧城的功能定位将会为上下班大塞车埋下隐患。此外,私家车无节制发展、自行车如何高效管理等棘手问题仍然在考验南京城市管理者的神经。笔者认为,在目前城市建设布局加快的情况下,全民都来讨论城市交通问题不仅有着现实意义,更说明南京市民正越来越关注自己生活的城市,自觉参与管理城市的意识在不断提升,从南京市民为城市规划设计提出建议,南京举办市民论坛,再到这次城市交通大讨论,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南京人热爱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更说明了社会文明在不断发展。大可

  《江南时报》(2005年11月05日第二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