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落实科学发展观:首钢抓住搬迁机遇提高创新能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5日19:18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5日电(王文韬、邓靖)面对堪称“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史无前例”的企业调整搬迁规划,首钢人紧紧抓住机遇,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不断加快发展步伐。

  搬迁为首钢自主创新带来机遇

  10月22日,作为承载首钢实施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方案的新载体--首钢京唐

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曹妃甸港宣告成立,这标志着首钢搬迁、曹妃甸钢铁项目建设进入了实质性阶段。根据规划,首钢曹妃甸钢铁厂(一期)生产规模将达到年产铁989万吨、钢970万吨、钢材905万吨。静态投资668.06亿元,年销售收入443.3亿元,税后利润为80.79亿元。新厂建成后,将会生产我国目前急需的造船板、桥梁板、锅炉板、汽车板、硅钢板等长期依赖进口的高附加值产品。

  “这些规划都为首钢的自主创新提供了更大的平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继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首钢搬迁调整,作为我国“十一五”规划期间最重要的项目之一,也是首钢乃至中国钢铁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首钢将抓住搬迁调整的发展机遇,力争全面提高首钢的自主创新能力。

  “来一次大的、彻底的技术改造,提高装备水平、调整产品结构,提升我们各项管理的综合水平,打造一个属于21世纪的新首钢。”

  既要“原始创新”又要“自主集成”

  朱继民表示,曹妃甸钢铁项目的技术水平定位是国际前沿技术,在初步设计方案中采用的当今国内外最前沿技术就有160多项。他说,“我们5500立方米的高炉将是中国钢铁业中最大的,是世界上第14座。高炉系统从上到下就有40多项专有技术,首钢在这方面已处于国内领先位置。其中有一项重大专利--大型高炉的‘干法除尘’技术,是首钢专有的技术,在国内首例采用。”“干法除尘”具有基本不用水、无污染、能耗小、运行费低的优点,属于环保节能项目,位于国家钢铁行业当前首要推广的“三干一电”(高炉煤气干法除尘、转炉煤气干法除尘、干熄焦和高炉煤气余压发电)之首。首钢人认为,要加大自主创新能力,不仅要抓好原始技术创造,还要抓好钢铁领域新技术的消化吸收。“自主集成是我们这次组织设计队伍的一个指导思想。”负责首钢曹妃甸项目工作的首钢设计院总设计师助理周颂明说,“曹妃甸钢铁项目要在原始创新的基础上,立足于集成创新。在能体现优势和发挥潜力的方面,由我们自主来把国内外先进技术集成在一起,构成整个先进的流程,既降低了投资成本又提升了技术水平。”

  “自主创新决不能闭门造车”

  首钢近年来整合科技力量,构筑了由技术研究院、子公司研究分院、厂矿技术研究所组成的三个层次、联合协作的自主创新体系。近几年来,首钢还不断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高等院校合作与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国家的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据介绍,首钢将和中国钢铁研究总院联合组建硅钢研究中心;和北京科技大学建立未来的流程研究和新型材料研究(尤其是汽车钢的品种)研发中心;和东北大学合作打造船用钢、管线用板等宽厚板的研发平台;和清华大学共建包括未来的钢路、钢结构建设和新型材料等方面的研发中心;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构筑面向民用钢固体系的合作平台等。

  周颂明表示,这次首钢设计院联合了国内钢铁行业处于最顶尖水平的五家设计院,投入到曹妃甸钢厂的具体设计工作中。原来我们都是自己组建队伍,这次是“走出去、请进来”,广泛吸取社会有效资源,通过招标竞争的方式择优选择,从而造就整个曹妃甸钢铁大厂设计队伍的高水平。

  “我们不但要利用好自身资源、国内资源,和重要的研究院所、知名院校联合加强科技研发,在国内实现我们真正的自主创新。同时我们还要提高开放程度,充分利用国际智力资源,并把这作为中心和关键环节。因为自主创新不是闭门造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