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首届广东诗歌节传出许多新鲜信息 粤诗歌有“十大优势”有自己品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6日10:32 南方日报

  本报讯(记者/蒲荔子 通讯员/张鸿)昨日在东莞长安举行的首届广东诗歌节传出许多新鲜信息,处处有诗人的身影和关于诗歌的声音。

  多项活动围绕广东诗歌举行

  诗人们在广场搞起了“诗歌社区”活动,诗人、学生、市民一起上阵。“百部诗集展

”吸引了很多普通市民的目光。虽然市民只是翻翻,但青年诗人唐不遇表示,接触是了解的开始,没有接触,就永远不会有了解的可能。而在“签名义卖诗集”活动中,学生、市民蜂拥而上,短短一个多小时里,卖出了几十本诗集。所得书款1500多元,全部捐给了当地的教育事业。

  当天下午,诗歌节举办了“第二届广东诗歌理论研讨会”,《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诗刊》等全国多家诗刊主编、评论家以及来自广东全省各地诗人代表近百人出席。会议着重探讨了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诗歌的关系。研讨会由谢望新主持。

  昨晚,诗歌节举办了大型诗歌朗诵晚会。多位全国知名朗诵艺术家和诗人朗诵了广东优秀诗人的代表作品。据悉,诗人们展览的“百部诗集”,长安镇图书馆将设专柜收藏;诗人和评论家们还将举办广东诗人方舟的作品研讨会,并在长安亲手种下“诗人林”。

  广东诗歌已有自己品牌

  在“高峰论坛”与“诗歌理论研讨会”上,领导、学者与诗人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对广东诗歌的理解。专家一致认为,广东是一个诗歌大省,自古以来曾出过张九龄、屈大均、梁启超等一代名家,当代的广东,也已经成为一片诗歌热土。

  著名诗歌评论家陈仲义将广东诗歌的优势总结为10条:拥有全国最旺盛的网络诗歌阵营,有最专业、全面的诗歌网站《诗生活》;拥有最有专题特色、最精美的诗歌民刊《诗歌与人》等;拥有实力最雄厚的移民诗人群;拥有内地唯一双语诗歌民刊《中西诗歌》,并有望办成广东的公开刊物;有坚持7年之久的《中国新诗年鉴》,培养、吸引了一大批新生诗人;有女性诗歌的重要阵地《女子诗报》;有在全国省级刊物中开风气之先的《作品》杂志牵头的“全国青年诗歌大奖赛”;出现了崛起的打工诗群,至少在题材上占据了一个品种;出现了一批描写都市生活的“新都市诗歌”,开拓了诗歌经验的领域;出现了“完整性写作”这一诗学概念,较好地概括了近年诗歌写作新的方向。

  广西《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对广东诗歌满怀希望,她说,广东的诗歌土壤十分丰厚,可以考虑将诗歌打造为一个新的文化品牌,让人们一说起诗歌、说起诗歌节,就想起广东。

  深圳文联专职副主席杨宏海表示,其实广东已经有了自己的诗歌品牌,那就是打工诗歌。他介绍,打工诗歌自萌芽起,已有10余年历史;现在的打工诗歌,无论是文本写作,还是理论探索,都已经不是当年的模样。很多打工诗人、评论者的作品已经进入主流文坛的视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