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火焰山下 有一面鲜艳的旗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12:04 乌鲁木齐晚报

  (新疆日报记者刘枫2005-11-07)

  2005年10月1日,太阳刚刚升起,在吐鲁番火焰山下的戈壁深处,正举行一场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全体红连采油班的工人们,身着橙红色工装,整齐地站在作业区的小广场上,在雄伟的《国歌》声中,将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高高升起。

  吐哈油田吐鲁番采油厂红连采油班的76名员工们,在“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戈壁沙滩上,以“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豪情壮志,连续9年保持稳产高产,累计生产原油219万吨,创下了我国边底水砂岩油田开发的高水平采油班也相继荣获中国石油“百面红旗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光荣称号。

  “红连形象”

  1996年,红连油田在建成的时候,就创造了当年探明、当年设计、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奇迹,成为中国石油勘探开发史上一面旗帜。如何使这面旗帜永远飘扬,党支部坚持开展“创党员先锋岗位,建红旗责任区”的“党员工程”活动,要求每个党员叫响“我是红连形象”的口号,使党员成为油田生产建设中的中坚力量。他们提出:一名党员是一面旗帜,必须要保持三高,即:思想素质高、业绩分值高、技术水平高;每一名党员用自己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影响每一位员工,永葆旗帜鲜红的本色。

  共产党员赵永忠是采油班专职安全员,几乎天天都在高油压高油气的现场工作,每次动火作业前,他都是第一个到现场进行安全监督,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别人。在他严细认真的工作下,采油班连续9年安全生产。一次,他为了疏通排污管道,像当年王进喜一样,跳进三米深的化粪池中,一桶一桶地把污物从池中提出来,直到清除干净,而他却从头到脚沾满了污物。今年春天,班里的3座700立方米的储油罐消防管线急需刷防腐漆,党员焦启彦看到人手不够、任务急,就一个人爬在10米高的大罐上干了十多个小时,蹲着干累了就跪着干,双膝都发紫了。

  生产中,党员们还是解决问题的高手。黎卫东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采油班地面和地下的活没有他不会的,哪里有毛病他就会出现在哪里,员工们称他是“油田医生”。前年,进口的轻烃炳烷压缩机出了问题,如果请专家来,就需要一大笔费用,他带领班上QC小组成员,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修好了。今年,红南区块2-25井卡井,影响了正常生产。他又和班上的同志依靠技术,使油井很快恢复了正常,光修井费用就节约了40多万元。

  党员以无声的行动,影响、带动了周围的群众,激励着员工们爱岗位如家。

  “红连课堂”

  针对采油班工种多、岗位复杂、工作地点分散的实际,采油班党支部有意识地推出了“红连课堂”,提出了建学习型采油班的目标。他们将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红连课堂”的课题,及时组织员工进行攻关研究、解决。共产党员、团支部书记唐富强,是班里QC小组的发起组织者,他常常带领一帮青年人,利用业余时间搞技术革新。去年,班里建一个现代化原油集输站,他积极参与设计、制定方案、现场施工,确保了一次开车成功。他又利用计算机在班里推广信息化,自己研究开发了一个系统,设计了一个网页,组织了一帮“发烧友”,专门讨论解决生产工作中的难题。今年,由唐富强组织的一项技术革新,获得采油厂QC成果一等奖,他本人也荣获“技术能手”称号。

  在党员们的影响下,采油班学习风气浓,人人学技术。

  几年前,红连采油班党支部与时俱进,提出了“一人多岗”的思路,利用工休时间牞对员工进行了广泛的生产基础知识和岗位操作技能培训,在油田率先实现了“一人多能”。目前,采油班的70多名员工们,都能够集采油、巡检、发电、锅炉、车辆驾驶等5个工种于一身。“红连课堂”也成了吐鲁番采油厂人才成长的摇篮,为后续建成投产的葡北、雁木西等油田输送了一批技术人才。:

  (责任编辑:高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