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品质优异的《第一时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14:07 人民网

  作为一个早间资讯节目,《第一时间》的收视率经常与经济频道晚间黄金段的节目相仿,甚至超过央视一套的同时段同类节目,这不能不令人佩服。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内有无数的读报节目,然而只有《马斌读报》目前成了知名品牌,当然也让马斌成了走红的主持人。不过《马斌读报》虽然是红花,《第一时间》的其他板块也是可圈可点,尤其是近一段出尽风头的“短信参与”——在全国多数的短信参与都口碑不佳(顶多是自娱自乐)的时候,《第一时间》用通俗大众外带些许娱乐,盘活了这个“难题”。由于“短信参与”是《第一

时间》近期的最大亮点,就从这个开始来分析《第一时间》吧。

  ●轻松有趣的“短信参与”

  《第一时间》的这个环节找到“感觉”也是最近几个月的事儿,比如某天的短信参与题目是“相亲的故事”:一位观众发来短信说:“我去相亲,结果我看上了姑娘,人家姑娘没看上我,回家正郁闷,忽然传来消息,姑娘的姐姐看上我了——后来我们结婚了!”。这个短信题目明显是个“大众参与性”的题目,轻松有趣,娱乐性十足,观众自然愿意参加。可以说,主持人所念的每条短信都是一个“微型小说”,打破了原来各栏目以“评论性”为主的短信参与局面,这样做内容具体有趣,可听性很强,大家自然喜欢。另外还有“婆媳之间”、“患难真情”等等,都不错。

  不过也有选的不太理想的,比如8月份某期的“我为车狂”,这是个败笔,因为这是个“有(参与)门槛限制的短信”,毕竟“有车族”是极少数,而且这个短信有某种“炫耀”的成分,会惹人反感。要知道,越大众性的,越会让大家愿意参加,也会同时让电视观众更能接受。象8月1号与2号的“我是一个兵”,尽管当兵的也是极少数观众,然而“当兵的”都是普通老百姓,自然让观众没有距离感。

  纵观各栏目的短信参与,几乎都是评论性质的(提供新闻线索的另计),然而三言五语之间,说出“精彩的妙语”,很难!因此多数都是空话、套话,成了摆设。其实,《第一时间》能让短信参与往“轻松、故事化”方向转变,正是跟这个栏目的整体追求息息相关的。

  ●“轻松、故事化”的整体节目风格

  看《第一时间》,会记住一个个生动的社会新闻,而且同一个新闻,在《第一时间》讲来,往往会更生动。

  目前的《第一时间》分为五个板块:新闻、昨日之最、超短新闻、读报、时尚。第一个是“新闻”,因为主要是以国内外重大事件为主,一般人会觉得难以施展手脚,不过《第一时间》还是做了一些努力,例如把解说词写的更平民化、更口语,总之,更不象《新闻联播》。同时更加关注事件中的人物,放大他们的行为与感受。在介绍新闻的时候,突出故事性和戏剧性。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经常有一些珍贵的现场画面,这就充分发挥了电视的特长,当然,这些多数都是社会新闻。

  比如8月份的一次,有个内容是“泰国交警值勤时,集体被撞,肇事者是醉酒司机”。画面非常震撼人,不但有交警被撞飞的画面,还有几个泰国交警激动的追打醉酒司机的画面。再比如国内新闻中有“小偷跳入水中逃跑,最终被抓获”,有完整的追捕过程。类似这样的展示过程的新闻,几乎每天都会有一个。

  电视新闻的价值在于现场画面,而上面提到的新闻,有些是无意中碰巧拍摄的,有些是DV爱好者有意识纪录的,但经过《第一时间》的重新编辑,就变成了一个吸引人的“故事”。

  在《第一时间》的网页上有这样一句话:以轻松的方式传播严肃的资讯。其实,这种追求并不意味着一定成功,毕竟真正严肃的新闻还是应该严肃的对待。问题是有多少“真正严肃的”新闻是观众感兴趣的?《第一时间》很少选用内容大而空的所谓“严肃”新闻,基本都是具体事件类,那么再用“轻松、故事化”的处理,自然让观众能接受。

  “新闻”板块后面是“昨日之最”,这也是最能体现《第一时间》”轻松、故事化”特色的板块,比如某期的“最热辣的市长”、“最吓人的“美女””、“最可怜的猛男”等等,几句话,有些是电视画面,有些甚至是资料画面(跟新闻没有直接关系),而有些干脆就是几幅照片,配上轻松的音乐,依然做得有滋有味。这个板块的娱乐性明显强于新闻性,但非常好看。其实娱乐跟新闻有很多相互关联之处:你不知道的,对你就是“新闻”,大家都感兴趣的的非政治非灾难事件,一般就是娱乐。

  “昨日之最”后面还有“超短新闻”,也多是一些轻松的社会新闻,如“悬崖跳水”、“动物奥运也疯狂”等等,有一些猎奇的成分,不过也属于新闻啊。

  在这之后就是著名的“马斌读报”,下面单独分析。“读报”后面有“时尚”。每天都会有一些“养眼”的新闻,要么是模特大赛,要么是新上映的大片,或者是著名乐队的演出,这个段落更是充分展示过程,节目充分展示绚烂与魅力,完全以画面为主,经常连续一两分钟不加解说的“全真展示”,到这个板块,节目的娱乐性达到顶峰!

  ●个性十足的“马斌读报”

  两年前,在《第一时间》刚开播时,我注意到马斌在读报时经常喝水,每天换一个杯子,这当然是在展示随意(请参见拙作《由马斌要水喝说电视随意秀》),现在他已经很少这样做了,因为节目的内容已足够吸引人,不需要玩这些“小伎俩”了。

  “读报”节目在内地兴盛,应该说受到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的影响,然而许多节目只是学到皮毛,并没有把节目做好。“读报”节目当然不是简单的念报纸,这里的整合筛选非常重要。《第一时间》的“马斌读报”每天都有一个“头条”,这也是当天的重点,而他们的头条总是很能出彩。“头条”在操作上,首先是介绍新闻,然后介绍各家报纸的观点。这种节目最考验编辑的眼光,也最能看出功力。

  8月10日的“马斌读报”,堪称经典:这天的头条新闻是“针对北京的人口迅速膨胀、环境资源不堪重负的现实,许多北京市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其中,就有“外地人买房子的应该缴纳建设费”;“应该恢复对来京人员收取城市增容费。”“家政服务及餐饮服务应由北京市下岗人员承担,减少低素质人员进京。”“减少学生毕业留京指标,提高留京门槛”等等。”

  在介绍完新闻之后,马斌首先引用的却是一个“有趣”的观点,“导演孟京辉提出了一个颇有意思的解决办法,外地来京人口能种100棵树就给他发一个北京的居住证,北京人只需要种80棵树就可以了。如果种不够就取消他的北京人资格。这个建议显然有开玩笑的成分,但是很多事实表明,外地人和北京人在很多问题上的起点是不平等的。孟京辉认为,应该建立的不是一道针对外来人口的防火墙,而是公平的流动政策。”

  接下来,马斌的口气就“硬”了,引用了大量深刻乃至尖锐的评论,如“《中国经济时报》评论说,人口膨胀的背后是“市政建设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需求”。一味地“控制人口”,实际上是试图让人服从于市政和城市,而不是让城市和市政服务于人。”

  接下来还有:“《中国青年报》则评论说,禁止低素质外来人员进京,是个不折不扣的馊点子。新增的外来人口不只是挤占了北京的部分公共资源,同时也为北京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样“先软后硬”的安排既是一种个性化的安排,也是为了“淡化尖锐的矛盾”(导向意识强),如果一味强硬,恐怕会失之偏颇,采用“有趣些的”观点,更会意味深长。

  “马斌读报”的头条基本都是社会热点新闻,而且都配以至少三条以上的相关评论,这些评论的角度互有不同,有些甚至是观点各异,然而都很有分量。配上马斌个性化的表达,总是很有感召力。

  在头条之后的那些读报,首先是国内新闻部分,隔段之后是境外传媒的新闻与评论(有报纸版面的画面),最后是一封读者来信。

  为什么马斌的“读报”观众愿意看呢?其实秘诀在于每条新闻后面都有一个简单而个性化的评论,而这些评论往往都是非常中肯,让人信服。我们常说某某主持人有个性,某某主持人没有个性,那么个性从哪儿能看出来?当然是从评论上。一个只会念稿子的、张嘴就是官话套话的新闻主持人怎么会有个性?一个虽然有评论,但总是说得跟大家的看法相左或者是理解力都不如大众的主持人,谁会愿意看?而一个几句话就能说到大家心里去的主持人,经常说出代表大家看法的甚至经常有发人深省妙语的主持人,这不就是个性么?一个优秀的新闻主持人,往往是价值观、理解力跟绝大多数观众的价值观相符的主持人,一个让人信服的主持人。

  为什么发达国家的新闻主持人都要从老记者中挑选?当然是因为许多优秀的老记者熟悉社会百态,既对新闻事件有敏锐的判断力又有一定的城府,或者干脆称之为“阅历成熟者”,在长期的采访工作中,他们非常熟悉老百姓的喜怒哀乐,理解老百姓们的价值观,知道他们的需求。当然,客观公正不偏颇也是老记者的“职业性格”。

  我相信,马斌的精彩评论后面,有节目组的智慧,肯定有一些“老记者”在撰稿,然而看着马斌挥洒自如的表达,我们可以认为马斌是认可这些评论的,而且这里也会有他的看法——马斌时而即兴的“添油加醋”足可以证明。

  ●何谓“糟糕的读报”节目

  我看过这样一个读报节目,都不明白应该“读啥”,读报节目的目的是什么?难道是指导大家今天应该读哪些报纸么?当然不是,应该是“用最快的时间检索出最有用的信息,用最简短的时间告诉大家”,不是吊大家胃口,也不是替那些报纸做宣传。记得某个读报节目中,对一条热点新闻,主持人罗列了多家报纸的报道,然而只有标题罗列,却没有画龙点睛的“观点”(文章的主要内容,一句话就可以概括的),那么你读这个“报”为了什么呢?一味贪多、量大,却没有品质的上升,而且常常是简单的罗列报纸的文章题目。这样的读报节目,怎么会受欢迎?

  这就好比你说:“广东出了一件大事儿,100多个人啊,真惨——今天的《工人日报》报道了,题目是“人命关天岂能当儿戏””。然而是什么事儿呢?却不说,这不找骂么?做记者的都知道新闻导语很重要,也就是提纲挈领的报告主要事实,让大家知道宏观的信息,至于具体的在接下来的内容中详细告知。“读报”节目很多时候做的就是编辑导语的工作,外加几句画龙点睛的评论。但你总不至于故弄玄虚啥都不说吧?如果没有具体的信息量,那你又让观众看什么呢?

  我觉得有两种情况造成这样的局面,一是没明白观众对读报节目的期待点在哪里(期待简明扼要的主要内容或观点),二就是编辑自己没有认真去读,自己没有消化,更别提有什么“画龙点睛的评论”,这怎么能让观众愿意看?

  ●珠联璧合的主持人

  《第一时间》的成功,应该归功于一个极具战斗力的团队,不过观众看到的却是优秀的主持人。马斌红了,欧阳夏丹与谢颖颖也光彩照人。马斌的走红,除了有前面说到的在“读报”中的个性化与中肯到位的评论。他在整个节目中也是挥洒自如,很有个人魅力,尤其是随着节目的臻于成熟,他也越来越自信,甚至偶尔的“放肆”也成了娱乐看点。比如在8月份的一期,他跟谢颖颖主持,念到“女人撒娇”会有好运气,他就扭头坏笑:“撒个娇——”。这种即兴的“个性化展示”并没有损坏他的形象,毕竟这是个轻松的资讯节目。而一个机智幽默的男主持人是最讨人喜欢的。再比如有一次,他说:“央视中秋晚会的网站已经开通了——由谢颖颖发布!”谢颖颖反应过来了,说:“屏幕上不正打着呢么!”马斌得意的咯咯笑。

  我注意到,马斌尽管有时很放松,但他的分寸感非常好,再举个例子,有一次念短信留言,他刚要念一个,却马上说:“这个不念了吧——婚前男人象恶狗——算了,换一个。”看,在直播节目中,既有适当的玩笑、放松,也有把关意识,令人佩服!(编辑应该被批评)

  值得一提的是,马斌还具有一个难得的优点:自嘲。因为一个只会嘲弄别人却不会自嘲甚至不允许别人开他玩笑的主持人,是令人讨厌的。举个例子,一次说到中学生活,马斌说:“我上初一时数学不好,上初二时数学物理不好,上初三时数学物理化学不好!”令人捧腹(因为初一开设数学,初二加开物理,初三再加开化学,他等于理科方面都不咋地,新学啥,不会啥。)马斌在节目中更多体现的还是一个睿智、有正义感、幽默的形象,而且他身上的书卷气恰到好处——感觉到是有文化的,但不迂腐。马斌的本职工作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学院的教师,研究生毕业,据说也有过坎坷的个人奋斗经历,幸被伯乐发现。

  说完马斌说他的搭档,跟马斌合作最多的应该是欧阳夏丹与谢颖颖,值得称道的是,无论是哪种组合,都很有特色。欧阳夏丹更像是知识女性,而谢颖颖的可爱成份居多。我前一段做过小范围的调查,发现女性观众更喜欢欧阳夏丹,而男性观众更喜欢谢颖颖。在合作上,对于马斌的即兴式的玩笑,欧阳夏丹有时会“反唇相讥”,也“幽”马斌一默。而谢颖颖则多数是默默“承受”(男性更喜欢这样的表现吧?!),因此感觉有些“受欺负”,然而正因为这样,有些“大男子作风”的马斌在跟谢颖颖合作的时候,灵感也更多,表现的也更活跃,让节目的娱乐性也更强。

  ●别致的“观众来信”

  “观众来信”是“马斌读报”的最后一个小环节,每天读一两封来信,马斌做一下解答。通常我们在其他节目中看到的“观众来信”,主要是“称赞节目”的,这当然是不聪明的举动——《第一时间》偶尔也犯这毛病,过于沾沾自喜。

  马斌的“回答观众来信”,多数还是真实的跟观众互动,而且这种诚实的举动,往往让节目的形象更佳!举个例子,一次马斌念一位老同志的信,大意是嘱咐马斌开车小心些,注意安全。马斌说:“谢谢您老人家的好意,不过我每天上下班都是坐地铁的,没车!”看,这就透露了马斌的“平民”生活,这自然是观众愿意看到的。

  还有来“批评”的,一封信是“杯子不要总换,注意节约”。马斌有些尴尬的解释说:“我没浪费,其实就是几个杯子,换来换去,其实是为了——哎。”马斌当然不能说是“为了吸引眼球故意的”,因此很无奈。

  最让我难忘的是一次马斌读来信:“马哥你好,我是大四快毕业的,然而英语四级还没过,你说咋办?”马斌首先语重心长地说:“看在你叫我马哥的面子上,我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突然提高音量,大声说:“四年大学,几千个英语单词你都记不住,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呢!!!”

  这种个性化的评论,看着当然很过瘾,然而当我那天中午跟别人讲起这事儿时,恰好在座的有一位是马斌的大学同学,他诧异的说:“马斌怎么能这样说别人——他上大学时英语四级就没过啊?!”

  《第一时间》在业内的口碑非常好,然而我却不认为这是什么“独树一帜”或“创新”的结果,仔细想想,他们能做到的,其实每个栏目都能做到,只不过他们做的更认真更精细罢了,就拿轻松、故事化来说,这不是很容易做到的么?为何大家做不好?我看还是把本来应该简单的事情弄复杂了吧?!”我常听说“某某节目成功是因为创新”,这完全是外行话,甚至是别有用心,因为只有娱乐节目才强调创新,一个新闻资讯节目,或者谈话节目,创新通常意味着用一些“雕虫小技”,而其实,在尊重电视操作规律的前提下,扎扎实实作节目,就会让节目很好看。如果你真想把节目做好,就不要整天想着什么花花点子,把眼前的事儿做明白就很不错了。举个例子,央视十套有个谈话节目,形式是演播室谈话,带观众,本来这是个还不错的节目,但就是因为所谓的“创新”,让节目不伦不类。主要问题就在于那个“对对联”,一个教育谈话节目,非要画蛇添足的在节目开始“出一幅对联”(扣当天主题),然后在节目末尾让现场嘉宾或观众接对联,挺好的气氛全破坏了。而且这有什么用呢?如果你把功夫花在如何“谈出深刻有味道的观点”,那才是正事儿!围棋界有句话,一场比赛赢了,往往不是自己“赢来的”,而是对手“输”的。意思是对手出了重大的失误。《第一时间》的成长是耐人寻味的,因为它再一次昭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老老实实”的按照电视规律去制作,一个节目肯定错不了。还是那句老话,成功的节目各个相似(无非是策划细致、方向正确、制作认真),糟糕的节目却各有各的不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