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自主创新,还要跨过多少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02:06 大江网-江西日报

  随着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召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被提升到了国民经济发展更高的战略高度。然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创新”二字绝非易事,我国的自主创新之路还面临着种种困难和障碍——

  障碍之一: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缺失,既是我国自主创新要解决的高端问题,又严重制约着国内创新活动的展开。

  全国政协委员韩忠朝曾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我国发明专利授权中四分之三为外国人所拥有;申请专利数量最多的10家电子信息企业,5年申请之和仅相当于美国IBM公司1年申请的专利数量。

  由于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我国不少行业存在产业技术空心化的危险。我国虽然是DVD激光视盘机生产大国,但因不掌握核心技术,每出口一台价格40美元的视盘机,就要向外国公司交纳专利使用费20美元。而在电脑CPU芯片、操作系统及生物制药等领域核心技术的缺乏,则不仅仅是被人家赚走大块利润的问题,而是已经威胁到了国家、民族的安全。

  北京医药集团董事长卫华诚说,核心技术的缺乏使我国企业受制于人。以制药行业为例,我国化学药品研发水平落后世界先进水平50年,即使发源于中国的天然药研发水平,也落后20年。国外调查表明,每研制出一种新药,平均需要10年时间和10亿美元的投入。因此制药是一个“先行者”行业,先行者技术、市场等方面取得的优势,后来者是很难超越的。

  他主张,在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创新研发必须由政府主导,集中力量,整合各方面资源,力争取得关键性突破。

  障碍之二:产业链支离破碎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梁桂批评国内的科研-应用转化过程说,很多企业甚至院校,都把产学研一条链从头做到尾,这种“小而全”的模式分散了社会资源,难以产生重大突破和规模效应。而在一些发达国家,不同层次的机构专注于产业链上、中、下游某些环节的研发,分工明确,因而做得更专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今年较早时候发表文章指出,自主创新成败与否往往不是取决于单项技术的突破能力,而是取决于创新链的整体规划能力。我们不能等珍珠已培育加工好了才考虑如何串成项链,而是要按项链的要求加工珍珠。

  梁桂指出,尽管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中小企业创新研发的效率常高于大企业,但有研究显示,创新不仅仅是小企业在种子发芽过程中产生的,分工合理、结构流畅的产业链才是技术创新的温床。竞争者之间、采购商和供应商之间、产学研之间互相推动,发挥的效益远远高于一个孤岛式的企业。

  障碍之三: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

  缺钱——这是许多有创新愿望的民营企业最大的抱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郭励宏不久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企业自主创新急需大量资金,但无法及时便利地从合法的金融机构获取,因此一些民营企业只好通过地下钱庄来解决,这种做法合情、合理,但不合法。

  “让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如果不进行融资体制的改革,无疑是让企业做无米之炊。”郭励宏表示。

  他指出,现在我国的风险投资一半以上是外资,我们自己的风险投资搞不起来,就因为基金的形成机制还没有形成。国际上已证明最有效的“有限合伙制”,我们还没有。最后的退出机制,国外最基本的是股票的柜台交易,我们没有这样的规定,只搞了一个中小企业股票交易板块,小企业资产规模多是4千万元以下,而上市公司资本规模要5千万元以上,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用这种集中的股票交易所来解决小企业的融资。

  在国内资本市场面临诸多发展困难的前提下,财政部政策研究所所长贾康呼吁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一是构建一种商业银行对于科技研发、自主创新活动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二是用好财政贴息、财政支持之下的政府目标信用担保体系等政策性金融金融工具。

  障碍之四:竞争环境还欠“公平”

  当被问到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目前最需要怎样的外部支持时,吉利公司董事长李书福只说了两个字:公平。

  让李书福不满的是,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还有不少障碍和歧视。他说:“以汽车行业的研发为例,国有企业有人拿了国家大量资金,研发新型动力汽车。钱花光了,还没做出来,最后找民营企业商量,帮他们搞混合动力。像这样的情况,我们民营企业就很少得到支持。”

  贾康认为,要营造公平的企业创新环境,要注重按照科技含量的高低来确实政策优惠导向。可以预见,在实行企业所得税内外资企业并轨之后,实际上一些掌握着高科技的外资企业照样可以得到原来的优惠,但那是凭着自己的技术得到的,是和同等条件的内资企业在一个平台上运行。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李柯勇邢静(据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