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科举是如何被废除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02:56 人民网-江南时报

  科举活动自汉代启蒙、唐朝将其正式确立,一直到清末,走过了1300多年的历史。在封建社会里,科举对统治王朝的人才选拔、改变社会构成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到了清末,这一制度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死亡。但它被取消的前前后后到底发生过什么?

  科举废除前,有力保科举与力废科举的争论,也有清政府在维持中央集权和抗外族保疆域之间抉择的隐痛。力废者的逻辑是:抗外敌,救中国,必须建立新式教育,教授实用

知识。科举障阻新式教育,也障阻中国图存。

  力保者的逻辑是:他们并非不知晓科举弊病——八股取士,导致政府实用人才匮乏。然而若贸然废止科举而无精妙制度顶替上来,儒家思想渐被搁置,朝廷抡材力弱,精英阶层远离中央控制,也会危及政权和国家。

  随着激烈反对废除科举的徐桐、刚毅、赵舒翘相继死于非命,清政府高层权力极大倾斜向力主废除科举的官员———荣禄、刘坤一、袁世凯、张之洞等人。

  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等实权官员递呈《请废科举折》称:“危迫情形,更甚曩日,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以分其砥砺实修之志。”所谓“危迫情形”,指两次鸦片战争战败,甲午之战中国战败,1900年庚子事变,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离北京,1904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胜出之后,趁机入侵中国东北,国事危亡。

  无论力保者还是力废者,其最终目的都是:保安政府,救国图存。所以受废保争论影响最大的,并非论争双方,而是清朝政权本身。纽约市立大学东亚系教授李弘祺说:“中国社会阶层是一个闭合金字塔结构,皇帝、贵族、官员和平民分别铺就金字塔的每一层砖,儒家思想成为砖块之间的黏合剂。若无外力入侵,这个体系相对和谐、稳定。”若废止科举,教授实用知识,将挤压儒家思想走向考试边缘。“黏合剂”干涸之后,砖块之间会否滑脱?若“黏合剂”被固守不放,能否抵挡西方国家坚船利炮?清朝政府身处二难境地,难以抉择。

  抉择犹疑者中,首当其冲是慈禧太后。1898年10月9日、11月1日,慈禧太后发布谕令,中止维新变法中对于科举制度的改革。

  仅仅两年之后,庚子事变发生,为挽救清朝政府,1901年8月29日,慈禧太后发布意旨决然相反的谕令:“(我朝科举)行之二百余年,流弊日深,士子但视为弋取科名之具,剿袭庸滥,于经史大意无所发明,宜讲求实学,挽回旧习。”最高统治者的一声“讲求实学”之下,一场声势浩大的改革科举的运动似乎已然无法停止,四年之后,科举废止。然而在这之前,是一场横亘历史的改革与保守的论争。

  历朝历次论争最多不过废而再立,不如清朝末年来得激烈、彻底。

  清初,康熙皇帝已意识到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空疏无用,实于政事无涉”,并于1663年废止八股文考试。1665年,礼部侍郎黄机说:“先用经书,使阐发圣言微旨,以观心术。不用经书为文,人将置圣贤之学于不讲,请复。”康熙于是在1668年恢复八股文考试。

  1738年,兵部侍郎舒赫德上书乾隆皇帝说:“科举之制,凭文而取,按格而官,已非良法,况积弊日深,侥幸日众。应将考试条款改移更张,别思所以遴拔真才实学之道。”

  乾隆组织讨论之后,发现没人能提出替代科举之方,这次提议暂且结束。

  等到鸦片战争到来,炮弹逼迫着要改革。李鸿章提出建议:设立洋学局,教授格致、测算、舆图、火轮机器、兵法、炮法、化学、电器等科目,若学生学有所成,则和科举出身获得同等地位。战争的失败让人们在渴求军事等实用技术的同时,向科举制度伸出了矛头。

  李弘祺对此不禁有所感慨:“科举制度是因时代而失败的制度,并不是因为其本身而失败的制度。”

  各种声音对科举废止的评价不一。美国学者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说道:“废止科举划时代的意义超过了辛亥革命,其意义不亚于1861年沙俄政府的废奴和1868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废藩。”美国学者威尔·杜兰特说:“当这个制度以及由这个制度而带起的整个文化,被无情的进化和历史破坏推翻时,这实在是最大的不幸。”

  钱穆在《中国历史上之考试制度》中说道:“清末人却一意想变法,把此制度也连根拔去。民国以来,政府用人,便全无标准,人事奔竞,派系倾轧,结党营私,偏枯偏荣,种种病象,指不胜屈。”

  孙中山在民国建立后,曾于《五权宪法》等演说中赞扬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的以选拔真才的最古最好的制度。”孙中山还指出:“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孙中山的观点导致了后来民国考试院的建立。

  100年后,当今学者仍然借鉴科考公平精神,反思当代考试招生制度。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潘懋元认为:“近20年来,由于自学考试制度的建立、公务员考试的开展,尤其是高考制度的改革,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科举考试制度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科举制度的价值及其兴废原因、科举考试的管理方法,尤其是防范作弊的方法,力图从中获得一些可资借鉴的信息。”

  柯任达在他的研究中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改革者废除了科举制度,他们让国家和公民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西方教育制度根本就不适合当时的中国,当时的中国人根本就不接受这套。现代教育体系需要大量的

  经费,税收落到县里农民头上,他们的钱办起来的学校却远离他们的家,远在县城、省城或者一些贸易中心城市。农民此时哪里还有钱让孩子跑那么远上学?那个时候中国人口90%都是农民,科举被废除了,新式教育他们也享受不了。”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奇生在论文《民国时期乡村权利结构的演变》中做了更进一步的分析:“中国传统社会,约有90%的绅士居于乡间。由于他们耕读在农村,关心的事务也是农村,包括意识形态教化、精英分子的养成都以农村为中心。这因1905年科举制度的取消而改观。新知识分子的生活场所和活动空间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农村青年知识分子向城市单向流动,农村智力资源大量流失和衰竭,农村文化生态不断失衡与蜕化,乡村社会失去重心,其自治性和自主性亦不复存在。在这种背景下,乡村权势被土豪劣绅和无赖恶霸乘机僭取和窃夺。这是中国乡村社会千年来所未有之大变局。”

  “为维持基层统治秩序,抽取乡村人力和财税资源,国民党仍不得不借重和仰仗土豪劣绅势力,以对乡村社会进行控制。国民党政权愈深入,土豪劣绅僭取国家权力的机会愈多,队伍愈庞大,农民所受的压迫愈强烈。国民党惟有听任他们恣意分掠地方社会的权力和资源,以至于出现县政府对之‘防不胜防,撤不胜撤’的无法收拾的严重失序状态。农民赋税负担日益苛重,政府权威失坠,社会动荡混乱。正是这种恶性膨胀的无组织力量,最终吞噬了国民党基层政权的基础。”

  1300年沉积的负重,清政府希望一举卸下,后世又需多少时间来消化它的影响?

  《江南时报》(2005年11月08日第二十一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