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太仓港争做长江第一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02:56 人民网-江南时报

  记者昨天从太仓港口部门获悉,太仓港发展再次加速,根据有关部门规划,“十一五”期间,太仓港将争取尽早建成年吞吐量达300万标箱的亿吨港口,争做长江第一港。

  太仓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中心两翼型”组合港口内翼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称浏家港,是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1996年11月,国家口岸办批准原太仓港为一类口岸,1999年9月,国家海关总署批准原太仓港为集装箱中转港。

  它拥有长江岸线38.8公里,有可供连片开发的优良深水岸线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建设第三、四代集装箱船深水泊位的自然条件,是长江临近入海口的天然良港。其中可供建生产性的码头岸线19.19公里,可建生产性泊位114个(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61个),可形成年吞吐量1亿吨的生产能力。目前,已建成码头泊位21个,其中万吨级以上9个,千吨级泊位6个;辟有至台湾近洋航线1条,集装箱内贸线4条及长江内支线9条。

  2005年以来,太仓港的生产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各项指标均呈现高速增长。据港口部门的统计,前三季度全港口已完成货物吞吐量982万吨,同比增长23.6%;集装箱吞吐量16.5万标箱,同比增长147%。

  今年,靠泊太仓港的国际国内船舶明显增多,随着台湾、香港和其他内支航线的开辟,使太仓港的航线总数超过了10条,现在太仓港码头每天都会有班轮挂靠,有效地拉动了港口生产,同时,其他进出太仓港的国际航行船舶也越来越多。截至到10月8日,所有靠泊太仓口岸的国际航行船舶数量达到了725艘,已超出2004年全年总量,据预测,年内太仓口岸靠泊国际航行船舶的数量可近1000艘。港口部门负责人分析认为,港口生产的快速增长有多方面因素,一是港口功能的逐步完善,目前太仓港已基本具备了现代港口所需要的各项功能设施;二是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的逐步体现,吸引了周边地区的一大批货源;三是太仓港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客户对太仓口岸高效的通关环境给予肯定;四是省市各项优惠政策的相继出台,极大地刺激了港口生产。严俨张晓成

  《江南时报》(2005年11月08日第二十五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