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景观水域找到毒藻生长克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03:21 东方网

  不断入侵的绿藻已经成为破坏景观水水质的头号公敌。记者昨天获悉,复旦大学预防医学研究所采用“覆盖控藻法”进行控制绿藻生长实验。近日,这种新方法已经取得初步成功。

  记者了解到,由于上海地处长江下游,上游大量富营养物质积聚在这一地区,水源中所含的氮、磷、碳和钾等元素偏高,很适宜于“绿藻”的生长。近年来,不少分布在全市

区域内小型天然湖泊、人造湖泊、人造景观湖都出现了“绿藻”生长过盛的情况。

  “绿藻”的繁殖速度极快,约每20分钟就可繁殖一代,这种藻类死亡后,它所含的蛋白质很容易分解,并能产生有毒物质,当这些毒质浓度过大时,不但能毒死鱼类,就连家畜饮了这种水也会被毒死。研究表明,同样纯度的微囊藻毒素的毒性甚至与眼镜蛇的毒性相当。藻类毒素不仅具有神经毒性,损害肾脏、对胎儿造成影响,而且会严重损伤肝脏,是肝癌的致癌和促癌因素之一。

  为了防止“绿藻”通过食物链循环危害人体健康,我国曾经尝试用氯化、臭氧等手段来控制藻类过度增长,但是,藻类毒素耐热,不易被自来水的凝聚、沉淀、过滤等破坏,这些方法收效甚微。

  去年5月开始,复旦大学预防医学研究所研究人员运用新型的“覆盖控藻法”,在青浦区两个水塘展开试验。所谓“覆盖控藻法”就是通过在水面覆盖物质,减少绿藻的光合作用,降低局部水温、加速局部水流,抑制藻类细胞的生长。

  一年后,运用“覆盖控藻法”的水塘内藻细胞数、水质透明度、叶绿素A等都明显改观。过去暗绿色的塘水,如今变得清澈荡漾。覆盖的材料是不透光、不透水、不易老化、经久耐用的塑料。

  复旦大学预防医学研究所专家表示,覆盖控制藻类毒素方法的有效性虽然得到了初步证实,但是目前这种不透光不透水的遮光板材在国内没有生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