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环境规划院王金南曹东陈潇君提出—— 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规划的构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11:33 中国环境报

  构想之一:绿色发展的目标和指标

  战略规划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我国的绿色发展应实现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使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体应实现以下4个方面的转变:从“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低经济效益”的“两高一低”发展模式,转变为“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好”的“两低一高”模式

;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的“黑色经济”,转变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同增效的“绿色经济”;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对资源掠夺式开发、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生态侵略”,向“自然和谐”转变;通过大规模的生态建设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从“生态赤字”向“生态盈余”转变。

  绿色发展指标

  物质消耗强度(TMI)即万元GDP物质投入,用原材料的消耗总量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表示。物质消耗强度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原材料利用水平,同时由于各种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归根结底都是由物质消耗产生的,因此也能间接反映环境污染的水平。

  能耗强度(ECI)即万元GDP能源消耗,用生产和生活消耗的能源(主要指化石燃料和电力)总量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表示。能耗强度主要反映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和能源利用水平,同时由于能源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要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因此也能间接反映环境污染状况。

  水耗强度(WRI)、土地资源消耗强度(RRI)以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土地资源消耗总量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表示,反映了经济增长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依赖程度和利用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经济增长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

  污染物排放强度(PPI)用污染物排放总量(主要考虑COD和SO2)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表示。污染物排放强度可以直观体现经济增长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水平,同时也能够综合反映出生产技术水平和污染治理水平。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如果保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变,则单位GDP的污染负荷需要下降4~5倍。

  温室气体排放强度(CO2I)用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表示。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的,因此,这一指标能够综合体现出化石燃料的利用情况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压力。

  能源消费结构(RER)用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消费的比例表示。可再生能源指风能、太阳能、小水电、生物质能、地热能、地温热源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由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过程中不产生有害物质,所以这一指标体现了能源利用的清洁化程度。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消费的比例越大,表明绿色发展的水平越高。

  构想之二:

  绿色发展战略规划的内容

  国家正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为使我国尽快走上绿色发展道路,关键是要把绿色发展战略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以及相应的地区和部门规划,形成绿色发展战略规划。

  *国土环境与经济协调布局

  主要是根据资源、人口、经济总量与生态环境的不同情况,对于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优化配置资源,对国土、环境和经济进行协调布局。对于开发密度较高、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容量已经很小的地区进行优化整合,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对于环境承载力较大、可以继续集聚人口和经济的地区进行重点开发,如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都平原、东北平原;对于环境承载力小、不适宜大规模集聚人口和发展经济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实行保护优先,低度开发;对于担当中华民族生态屏障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实行强制性保护。

  *资源保护与资源节约

  绿色发展强调资源的保护与节约利用,为此应制定国土资源保护规划、耕地资源保护规划、矿产资源勘查与保护规划、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重要资源再生和循环利用规划等。在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面,目前已经开始制定的专项规划包括7大江河流域综合规划、长江水资源环境保护规划、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节水灌溉与旱作节水农业发展规划等。

  *绿色产业与经济发展

  为了以尽可能少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应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这方面的规划内容主要有,能源工业发展规划(绿色能源)、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海水利用发展规划、环保产业发展规划、重点行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

  *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

  绿色发展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要重视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对于已经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要进行修复。规划的内容包括:全国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全国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全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修复规划、农村沼气发展规划、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异地扶贫搬迁规划、全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全国湿地保护建设实施规划。

  *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绿色发展是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绿色发展规划的一项重点内容就是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水污染综合治理作为“十一五”期间的重点任务,主要包括: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三河三湖,三峡库区,南水北调东线,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流域工业水污染治理规划、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和水土保持规划、渭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伊犁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珠江河口澳门附近水域综合治理规划、重点海域污染防治规划(渤海)、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和再生设施建设规划等。其他方面的污染防治规划还包括:全国酸雨污染控制规划、现役火电厂二氧化硫治理规划、重点行业污染防治规划、全国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核安全与辐射污染防治规划等。

  构想之三:

  绿色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

  绿色发展规划的实施应采用市场化机制,政府发挥引导作用,主要利用市场手段,辅之非市场手段,促进企业和个人根据绿色发展规划的部署,进行与环境相关的投资和环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政府与企业、社会、公民之间建立伙伴关系,将环境作为经济增长、就业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动力与机会,鼓励全社会广泛参与,进行综合的社会治理。

  *制定和实施绿色发展制度政策

  国家应加快制定和实施绿色发展政策,如绿色财税政策、绿色资源价格、政府绿色采购先行、绿色文化培育等。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将环境成本纳入价格结构内部进行消化,让使用环境付费成为调整消费行为的杠杆,引导消费者选择绿色环保产品,引导生产者追求环保的生产方式,促进全社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绿色发展理念要成为全社会奉行的价值观,还需要为大众提供一套是非判断标准和行为导向准则,要通过培育绿色文化,使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深入人心,引导大众以环保观念转变生活方式,建立绿色消费观。

  *加快建立新的国家绩效考核体系

  目前在中国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GDP增长率等指标还是被置于较为重要的位置,而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改善等经济发展质量指标还未成为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主体职能指标,因此,领导干部在决策中倾向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不计能源成本和环境损失。为此,我们必须加快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用一套充分体现环境与资源价值的综合指标来评价国家的真实发展水平,这对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具有十分基础的作用。目前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尚处于研究阶段,国家环保总局已经初步提出,要将以下环保指标纳入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标准,包括公众环境质量评价、空气环境质量变化、饮用水质量变化、森林覆盖增长率、环保投资增长率、群众性环境诉求事件发生数量等,还包括当地政府对中央各项环保法律法规的落实情况。

  *加快建立国家生态补偿机制

  我国的生态补偿政策还很不完善,生态环境的价值没有得到重视,助长了资源开发者把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的外部不经济性转嫁给社会。因此我们应加快建立国家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促使有害行为的外部不经济性内在化,重点突破西部地区和重要资源产业的生态补偿机制,用计划、立法、市场等手段来解决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的利益补偿。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应该把区域生态补偿作为重点,还可以考虑对生态脆弱地区实行特殊税收政策。我们还应建立国家产业补偿制度,解决末端产业对于源头产业的利益补偿,二、三产业对于第一产业的利益补偿,成品产业对于资源产业的利益补偿。

  *加快投融资政策的改革

  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全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灵活、公平的环保投融资机制,环保资金来源尽管已经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但主要还是依靠政府投入,市场化融资方式应用较少。环境保护资金仅仅依靠政府财政支持是十分有限的,还必须从社会、民间、企业和外资等方面拓展。有关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的设计应坚持污染者和使用者(受益者)付费原则,服务于环境保护目标的要求,注重资金效率,兼顾贫富差别和地区差异等公平问题。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加大环境法律法规的实施力度,增加对环保投资的需求,同时,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还要建立健全商业融资手段,通过设立国家绿色银行,融通社会资金,鼓励政府和污染者以外的投资者参与环保投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