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考是对招考“神话论”的嘲讽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14:31 信息时报 |
东方愚研究生 国家公务员招考现场确认报名的最后期限截至了,工作人员统计发现,原本需要在广州进行报名确认的50246名考生,实际上只来了3.6万多人,1.4万多报名者“临阵脱逃”。 面对公务员招考热浪连年不减的事实,许多仁人志士发出了各种忧虑的声音,今年这种呼声特别高涨,比如有人称公务员报考热是一种“非正常现象”,凸现社会非理性元素;还有人称许多高校学生把前途寄期于养尊处优的公务员职位,是一种畸形的人生观等等,诸如此类。这样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却有些以偏概全与杞人忧天的味道。 笔者身在高校,也曾参加过公务员考试,对周围大学生与研究生报考公务员的心态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一部分学生确实将从政定为自己的职业规划,他们报考公务员,抱着一种非常虔诚非常慎重的态度。然而还有一部分学生,是抱着“试一下”或“玩一把”的心态,这些学生的比例几乎超过报考总数的一半。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与公务员招考的特点不无关系。公务员考试的“准入门槛”相对比较低,《申论》考的是文笔,《行政能力测验》考的是智力,两门科目与专业技能没什么关联,即使不加准备,直接参加考试,分数也可能不低。如此低的“机会成本”,能让人不喜欢吗? 而弃考也是一种最正常不过的现象了,如今报名确认中有30%的人放弃,到最后的正式考试中,照样还会有一定比例的考生弃考,因为在从报名到考试这一个月中间,一部分人出于低录用率的压力放弃,一部分人找到了自己青睐的工作———由于报考的时间、精力等成本比较小,弃考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也不足为怪。相比之下,硕士、博士招考弃考者也有,但因为报考成本大等因素,弃考率也比较少。 我常听一些大学生说,“最近闷的慌,考个公务员玩玩”,其中的游戏色彩与调侃味道表明公务员招考不像有些人想像中那么神圣。简言之,报考公务员不过是“价值多元”与“选择多极”时代高校广大学生与基层工作者极其平等、平常、普通的选项之一,把它提升到社会理性与前途命运的层面,就有些夸大其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