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藏品不多,引进展览少,展览信息公布不及时 博物馆以何广“博”人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9日09:15 南方日报

  公共文化设施与公益服务之③

  深圳市博物馆

  1988年11月正式开馆,占地面积约3.7万平方米。馆内现有文物藏品二万余件,32个展室中有亿万年前的古生物化石标本,有展示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古代历史和艺术珍品,也有近

现代深圳发展历史上意义重大的历史资料,是深圳文物收藏和历史研究中心,也是深圳市重点文化设施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本报讯(记者/洪奕宜)在车水马龙的深南大道上,坐落着深圳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深圳博物馆。这座在深圳初创时的“八大文化设施”之一的建筑,在前不久又被评为本市“十大历史性建筑”。值得关注的是,一方面博物馆每年都会花很多精力引进国内外大型的文物展览;另一方面,很多市民和青少年在对展览更新情况了解甚少的同时,不免抱怨“没什么好看”。对于一个只有25年历史的年轻城市来说,深圳博物馆是如何去展示一个城市的历史厚度和时代变迁?作为面向大众开放的公共文化设施,博物馆对青少年魅力究竟有多少?

  实地探营

  手机也成藏品

  博物馆展楼的一楼展厅是流动展厅,这里经常会有流动性的大型展览,另外三层展厅各有主题,在三楼的“改革开放史展”,现代通讯工具的手机也被堂而皇之地摆上了博物馆的展示橱窗,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手机都是深圳本土民营企业生产的手机,如中兴通讯;四楼是“古代深圳”、“近代深圳”及“今日深圳”陈列馆。记者惊奇地发现,前不久深圳两位横渡琼州海峡创下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世界纪录的孩童胡淙泰和郭思妤,他们所用过的泳衣、泳帽和泳镜也都成了展品。

  周五免费入馆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988年开馆之初只有700余件文物藏品,目前藏品已有两万多件。

  作为公共文化设施,博物馆周二至周日对外开放,每天开放的时间从上午9点至下午5点。门票每人十元,青少年只要出示学生证就能免费参观;对于学校组团的一律免票。此外,每周五所有参观者一律免费入馆。

  学校调查

  功课紧,没时间参观

  记者探营当天是下午3点多,博物馆里人并不多,各个展厅里,零零星星地有人站在橱窗前驻足欣赏,但现场的青少年并不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学校大多以组团的形式组织学生前来参观,而一到周末和节假日,更有不少家长自己带着小孩前来。

  尽管如此,博物馆现场似乎还是显得有些冷清。作为深圳市重点文化设施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对青少年的魅力究竟有多大?博物馆杨馆长告诉记者,目前进馆参观的青少年约占参馆人数的三分之一,虽然对青少年团体免票参观,但是学校组团前来参观的也不算太多。有一中学的老师向记者坦言,现在学生功课紧,没有时间组织学生去参观展览。

  文物展“流动”到学校最好

  而最重要的原因则是博物馆藏品不够丰富多样,而展览消息也未能及时广而告之。上步中学的李老师提出,博物馆能主动与学校联系是一条途径,但是要让更多的学校及时获得展览信息,可以通过更为便捷的方式,比如在相关媒体、网站上发布信息之类。

  部门对话

  焦点一

  博物馆这个“第二课堂”可有可无?

  深圳市博物馆杨馆长告诉记者,博物馆有针对不同年龄层青少年而开设的展馆,比如“海洋和野生动物展”,小学生比较喜欢看;一些地方史展览,更受中学生群体的欢迎。但是,杨馆长也承认,针对青少年的展览和藏品还不够多,题材不够广泛,种类也不够丰富,这是导致青少年不太经常到博物馆的一个原因。而另一方面,学校、老师也需要配合。“都说博物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但是实际上,这个第二课堂却变得可有可无。”虽然博物馆不时也会主动到学校去做宣传推介,特别是当有一些知识性的展览展出的时候,但是有的学校却以“学生功课紧、没时间”或者“没有场地”为理由而婉言拒绝。“老师作为引导者,其实他们的认识对学生很关键。”杨馆长说。

  焦点二

  逾百万外国展买得起吗?

  尽管每年可供支配的资金不多,但博物馆每年都会举办4至6场国内外展,每次展览一般为期2至3个月,这样看来也不算少。

  据了解,引进一场国内展,文物借展费、包装运输费、保养费……这些费用统统加在一起,八到十万元不等。至于引进外国展就更奢侈了,几十万元甚至高达100多万元,这对于一个每年用于文物展览所得财政拨款还不到50万元的博物馆来说,简直不敢想。“最近有一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展,大概需要180万,已经在南京、上海等地展出,我们很犹豫,可能最终都办不了。”

  图:

  本地民营企业生产的受机也进入了展厅。 何俊 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