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45年的坚守:田间院士刘更另为贫瘠红壤镀金(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9日22:33 红网
  编者按:

  1960年春,中国农科院的一批热血青年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怀着科技报国的心情,远离首都北京和故友亲人,来到了湖南省祁阳县偏僻的官山坪村安营扎寨,建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官山坪农村基点,扎根红壤丘陵区农业增产新技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验示范。

  到2005年,祁阳红壤实验站已经走过了45年的风雨历程,而他们也先后取得了23项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平均每2年就有一项!但那密密麻麻的奖状、奖杯已经不能说明他们成就的全部,深藏在这些嘉奖之下的,是他们给农民、农业、农村所带来的更长远的影响,是农民增收,农村富裕,农业产业结构变革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并为湖南乃至整个南方地区的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区域化的发展提供的科学技术平台。红网从11月7日始推出《45年的坚守》系列报道,今日推出第三篇《45年的坚守:田间院士刘更另为贫瘠红壤镀金》。

  刘更另,一名50年代归国的留苏博士,原本可以留在科研、生活条件都好得多的北京,朝着美好的仕途发展。然而,在祖国“改良低产土壤”的号召下,他却毅然选择了去一个偏僻的山区开拓研究基地。1994年,在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时,他说:“当选院士是对我基层工作20多年的肯定,在红壤实验站的工作经历让我终身受益。”

  从一名普通科研人员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3年,刘更另28岁,血气方刚,怀着科技报国的抱负,远离首都北京和亲人,扎根湖南祁阳,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科学研究、示范、推广。这一干,就是整整28年。
45年的坚守:田间院士刘更另为贫瘠红壤镀金(组图)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刘更另扎根农村,1994年被评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这28年里,他扎根农村,最长的一年驻点时间超过了342天,春节的晚上还是在火车上过的。村民们形容他:“晴天一顶帽,雨天一身泥,赤脚一双走田间,春夏秋冬不得闲。”更有村民们心疼他,把家里母鸡下的蛋,自己不曾舍得吃一个,却硬是要塞给他。

  28年里,他率祁阳站的科技工作者,走访农户,召开调查会,做实验,写报告,丝毫不得马虎。在他严谨的科研态度带动下,28年里,他先后培养出了11名硕士研究生,12名博士和3名博士后。

  同时,在20世纪世纪60年代,他率祁阳站首次解决了水稻“坐秋”问题,揭示了磷肥防治“坐秋”的机理,并提出种植绿肥,发展双季稻,提高资源利用率。70年代又首次研究出钾肥,提高绿肥田稻谷产量。80年代研究提出硫酸锌防治水稻“僵苗”,揭示亚砷酸银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为改良“砷中毒”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90年代提出“水平浅沟、沟沆相连、分散蓄水”的工程措施,解决了红壤地区汗坡地季节性干旱缺水问题,为发展果业、草业,恢复植被,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祁阳站这块土地上,刘更另逐渐从一名知识分子,一名普通的科研人员,成长为我国土壤肥料和植物营养科学方面德高望重的专家,成为祁阳红壤实验站第一代创业的专家代表,也成为祁阳红壤实验站第一任站长,更成为从祁阳“鸭屎泥田改良”中走出来的第一名院士。

  “我从没见过刘更另穿皮鞋,脸晒得黑黑的,我们笑他‘镀了层金”

  “我从没见过刘更另穿皮鞋,经常是穿着双草鞋在地里,脸晒得黑黑的,我们百姓都开玩笑说他‘镀了层金’。”原官山坪大队团支书邹石生告诉记者,对生活不甚讲究的刘更另,对科研却异常地严谨、扎实。
45年的坚守:田间院士刘更另为贫瘠红壤镀金(组图)
  (桌子上摆放的,是刘更另院士曾经使用过的煤油灯和收音机,他激励着后来的科研人员刻苦钻研。)

  “在我们眼里从来都是绿色的水稻,在刘更另的眼里,就硬是有了7种颜色。他每天都到地里坚持观察,他说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光照,施不同的肥料,水稻颜色都会有所不同。”

  刘更另扎实、苦干的精神在农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已经62岁的祁阳县官山坪村村民王立勋给记者描述了当时的状况:官山坪的“鸭屎泥田”占了全部土地的55%还多,这种地在冬干后,来年插下秧苗就坐在田里不转青,不发根,也不分蘖,一直坐到秋天才生长,当地农民称之为“坐秋”。“坐秋”的田产量低,通常只有一、两百斤。

  记者了解到,这种田南方各省都有,湖北叫“发僵田”,云南叫“发红田”总数有好几千万亩。1963年,刘更另来到这里后,改造“鸭屎泥田”就成了摆在他面前的第一个攻关项目。看着田里的那一片片不转青的秧苗,刘更另直伤脑筋:“我仿佛就听到了禾苗叫救命的声音,真是急死人!”

  白天,刘更另带着科研人员在试验田里忙碌在观测数据;晚上,他又召集科研人员开总结会议,写归纳总结、分析材料,刘更另屋里的那盏煤油灯通常是彻夜未熄!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经过三年无数次的实验研究,刘更另找到了鸭屎泥田坐秋的原因:土壤缺磷!在实验中,他还发现,施用磷肥,鸭屎泥田的水稻能够增产一倍以上,最多可增产三到四倍,单产从过去的一百来斤一下子提高到了四、五百斤。

  紧接着,他又带领科研人员在田里种紫云英,使田中的泥巴由硬变软,泥团变少了,泥脚也变浅了,有效磷多了,终于,“鸭屎泥田”不再“坐秋”了。

  四百六十斤、五百六十斤、七百一十斤……鸭屎泥田的产量不断上翻。据1964年不完全统计,仅在湘南、湘中六个地区推广面积就达295万亩,增产稻谷3.6亿公斤。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离96岁,我还有20年!”

  2005年,祁阳红壤实验站迎来了建站45周年纪念。在纪念大会上,曾经并肩作战的科研人员聚集一堂,昔日的小伙子,如今都已是白发斑斑,然而,刘更另却还给大家鼓劲:“我今年才76岁,前阵子电视上还报道南京一老太太已经是96岁高龄了,坐在轮椅上还不忘认真学英语,我离96岁,还有20年呢!”
45年的坚守:田间院士刘更另为贫瘠红壤镀金(组图)
  (在祁阳红壤实验站45周年庆典上,大家纷纷与德高望重的刘更另院士(左二)合影留恋。)

  他说:“我还想回到祁阳红壤实验站去看看,去看看乡亲们,去给站里的年轻人一些鼓励,还想把未做完的实验再做下去。”

  28年的扎根农村,刘更另的心里已经习惯了装的全是农民。在跟记者谈话的过程中,他的话里话外,也全是农民:“要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就要坚定地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子,要按照生产发展的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教会农民用科学种田,增强农民的自主创新能力,想尽办法增加农民收入。”

  刘更另说,“没有28年的基层工作经历,我就没有今天的成绩,科研能力、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身体素质都在基层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他希望青年一代要能够有勇气和信心,到基层,到最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去干一番事业:“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的发展,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这就需要我们的科研人员能够沉到一线去。也只有在一线,你才能够看到更鲜活的东西,更容易看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稿源:红网)(作者:李慧芳)(编辑:易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